大明第一能臣

第171章 回自己家还要敲门(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第一能臣》最新章节。

因此,朱元璋看着李洪丧气的样子,嘴上的笑容却一直没有停下来过,而是笑道:“日后还有机会的,相信我。”

“当真?”

李洪疑惑的问道,而朱元璋则急忙解释道:“据我所知,圣上如今被在甘肃府作乱的蒙元残部扰的心烦,如今剿匪一战,已经证明了你的实力,说不得圣上会将此次清缴蒙古人的任务交到你的头上。”

而李洪闻言后的反应,也果然没有出乎朱元璋的预料,连连摆手拒绝道:“不行,万万不行,元军和那些乌合之众可不一样,我怎么可能领军打的过,四爷还是再想想别的办法。”

“不行,万万不行,元军和那些乌合之众可不一样,我怎么可能领军打的过,四爷还是再想想别的办法。”

李洪拒绝的干脆,而李洪的反应也丝毫没有出乎朱元璋的预料,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朱元璋才会将丹书铁券之事暂放。

“没了,如今大明虽百废待兴,但你又不愿出仕,再想得到足以服众的功劳,唯有北伐蒙元残部一条路。”

李洪沉默少许,随后问道:“那甘肃作乱的残部规模如何?”

“不多,也就万余人!”

朱元璋不想看李洪打退堂鼓,尽量将王保保的势力往小了说,而且并没有说明军几次组织的围剿全部失败的事情。

李洪又是想了半天,而后问道:“圣上肯让我领多少兵?”

“六千人够不够?”

李洪闻言顿时苦笑道:“圣上是不是太看得起我了,这蒙古人即便是再不堪,那也不是那些贼寇可以比拟的,这六千人怎么会够!”

朱元璋则笑道:“又不是让你用六千人去直面蒙古大军,自有其余将领与你策应,你这六千人便当做一支奇兵,从中辅佐即可!”

“当真?”

朱元璋继续笑道:“我何时又曾骗过你?”

李洪内心腹诽,这丹书铁券一事,他帮着练了兵,阻止了球赛,还去剿了一趟匪,到现在依然没有将东西拿到手。

只不过明面上当然不可能将这些埋怨说出来,只是问道:“何时出发?”

朱元璋则拍了拍李洪肩膀笑道:“你才刚刚回来,自然是要休息一阵的,更何况练兵也需要时间,过几日会再给你的军营补齐六千人,等你觉得操练的差不多了,再出发也不迟!”

“还要我练兵?”

李洪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情愿。

朱元璋则笑道:“你所练之兵,即便是与边军精锐比之也丝毫不差,自然是要你自己练了,若是让你领别人的兵,指挥起来,难免也会有些不够得心应手不是么?”

李洪当然知道朱元璋说的有道理,领着别人练出来的兵,即便真是铁血的百战之军,李洪也要担心自己能否服众,而自己练出来的兵自然就没有这个担忧。

这一次剿匪便可看出来,无论李洪下达什么样的命令,即便是让那一千士卒们在满是蛇虫鼠蚁的密林中埋伏了整整一天,士卒们也无半句怨言。

而那些骑兵,李洪先要收复齐氏兄弟两个领兵的百户,再然后指挥起那些骑兵们依然会偶尔听见些抱怨,直到连着打了两场战绩离谱的胜仗,这个情况方才好转。

但问题是,让李洪练兵,是要花钱的,军饷或许会有朝廷负责,但是那营养均衡,顿顿有肉的饮食,即便是三千人,李洪都觉得有些心疼,更何况这又多了三千人?

“怎么?有什么难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关于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快穿+盗墓同人+空间+炮灰)欢迎来番茄免费小说阅读我的作品。第一个小故事,没写好,不想再改了,可跳过。作者私设如山,虽然是盗墓同人文,但是谁看谁知道~本文主角是一株小花仙,本身没有性别之分,以穿越后的本人为准。小花仙为体验人类七情六欲,穿越进盗墓世界,成为种种炮灰和配角,甚至是主角。第一个:王萌第二个:黎蔟第三个:白欢第四个:吴妤第五个:张瑞泽第六个:解涟环第七个:
一览众山河
在火凤凰当私人纹身师
在火凤凰当私人纹身师
关于在火凤凰当私人纹身师: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爱吃酿菜的红尘六道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王阳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大乾,而且稀里糊涂的与宁国公府的世子调换了时空。他刚来大乾的第一天就要与京城第一美人成亲,而她似乎与他还有一些前尘往事……在一次偶然中,王阳与女帝结识。“王阳,朕怀孕了……“真的吗?谁的?“你混蛋!……国家危难之时,人人有责,身为大乾的一份子,王阳自不例外。
只有明月如故
大唐储君
大唐储君
关于大唐储君:在大唐的恢弘篇章之中,李承乾,这位年仅八岁就被册立为太子的皇室贵胄,十二岁便肩负起监国的重大责任。他天赋异禀,聪慧过人,身姿挺拔,容貌英俊,且宅心仁厚,至纯至孝,本应成为大唐未来的一代英明智主。然而,无情的历史车轮却残酷地碾碎了这一美好的可能。倘若李世民能够毫无保留地信任李承乾,不再施行权力制衡之术,或许他必定会成长为一代贤明的储君,引领大唐迈向更为绚烂夺目的辉煌盛世。本书基于史实
自在飞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