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第112章 等着受死(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最新章节。

你分管军政治部转化俘虏工作,拒收俘虏,像话吗?

江向阳觉得见了鬼了,他才不管这么多。

“参谋长,竹山,房县,保康,南漳和宜城的民团俘虏,加上中央军第44师的俘虏,还有那些医院拒收的轻伤员,四千人呢...这还没有算医院康复的伤兵,我直属营才多少人?你要都给我,转化了这些兵,我直接成师长了..我是来当红军的,不是来修仙的..这速度,赶上飞升了。”

江向阳胡言乱语这些词,戴参谋长都听不懂,连起来,他还是明白什么意思的。

几个月前,江向阳还是一个伤兵。

一转眼,要当师长,这肯定不行的。

江向阳这话是有道理的,吴政委想提升江向阳为营长,就让他的连扩编22个排,水到渠成..

如今这些兵都给他转化,整编进入直属营。

说不定人家会以为吴政委会提拔他当师长。

抓脑袋抓不出结果的戴参谋长,又拉着江向阳,进了吴政委的办公室。

“政委,我手里的就根本没有转化俘虏的政工干部,直属营带回来这么多俘虏,怎么办啊?”

补充团战士都没带熟悉...

军部,省委派去的政工干部,就根本不敢撒手。

一转眼,又来四千多俘虏。

吴政委也头疼。

几个主力团,手枪团,补充团都缺政工干部,而且刚转化了一批俘虏,还没有形成战斗力。

“向阳,现在到处都缺干部,你先把这批俘虏管起来,把转化工作做起来,等韩团长回来,你留一千,让他也留一千,其余的,你们交给补充团..对了,敌44师俘虏里有没有电讯兵?”

联络不上中央红军,内部还缺乏通讯手段。

吴政委不知道在鄂豫陕创建根据地的做法是否正确,也不想再次吃到缺乏联络的苦。

“有,三个电讯兵,全部在医院...有一个伤情好点,只是肋骨骨折,其余两个,不仅伤到了腿,身体还多处骨折!”

江向阳从竹山回来,这一路可没闲着。、

44师的俘虏底细,被他查了一个底掉。

这批俘虏,整整四个黄埔第七期的..只不过两个是伤兵,还有点重,得俘虏们抬着走。

他们还从土里挖出来一个黄埔三期,一个黄埔四期,只不过都凉凉了。

之前红25军打中央军60师和129师,只缴获几台烂了的电台。

这次倒好,从土里挖出中央军44师三台完好的,中央军第4师缴获两台完好的,江向阳还从宜城弄回来一台完好的。

其中还有两台是大功率的电台。

可惜,没有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的新的联络密码。

军部也只有两个二把刀的电讯兵,连大功率电台都玩不转,他已经下令成立了学习小组。

伤兵也不错。

吴政委决定先去看看那几个伤兵,争取早日转化过来,观察期可以不让他们碰电台,但是可以帮忙教学,也可以从自己培养的电讯兵检测对手的电文中,进行破译。

“政委,我们什么时候去镇安?”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