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凤弈商途》最新章节。
秋霜染白了金陵城的屋檐,苏璃站在染坊天井里,指尖捻着一片枯黄的梧桐叶。叶片边缘的锯齿状裂痕像极了账本上那些触目惊心的红字,她轻轻一搓,枯叶便在指间碎成齑粉。
“东家!“林小碗提着裙角从月洞门跑来,发髻散乱,“衙门的告示......“
苏璃心头一紧,碎叶粉末从指缝簌簌落下。她不用听完就知道,能让向来稳重的账房如此失态,定是祸事。
前厅已乱作一团。七八个女工围着布告栏窃窃私语,见苏璃走来,人群如潮水般分开。那张盖着猩红官印的告示在秋风中簌簌作响,墨迹新鲜得能闻到松烟的味道。
“即日起,金陵织染行当课税增至五倍......“
苏璃的视线在数字上凝固。五倍。这意味着染坊每卖出一匹布,利润要被官府生生剜去七成。身后传来压抑的啜泣声,她不用回头也知道是刚来三个月的绣娘春桃——那姑娘的弟弟还等着工钱抓药。
“东家,咱们库里的靛蓝只够用半个月。“韩嬷嬷从人群中挤出,粗粝的手指在围裙上不安地摩挲,“按新税算,染一匹素绢的成本要比崔氏贵出三十文钱。“
苏璃盯着告示末尾那个龙飞凤舞的签名——江淮织造使杨慎。这个名字她记得,上月崔氏家主五十大寿,这位杨大人可是坐在上首贵宾席。
“去请周掌柜。“她声音出奇地平静,“把去年至今的账册全搬来。“
秋风卷着枯叶穿过回廊,苏璃站在染缸旁,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缸沿凝结的蓝紫色结晶。这些天她正在试验新的分层沉淀法,如今却被一纸公文打断了所有计划。缸中靛蓝溶液映出她扭曲的倒影,像被困在琥珀里的蝶。
“东家,周掌柜到了。“
前朝举人出身的周掌柜捧着账册,脸色比宣纸还白:“按新税制,咱们每匹布要亏十二文钱。若是涨价......“他苦笑摇头,“崔氏早放出风声,他们维持原价。“
苏璃接过账册,指尖在密密麻麻的数字间游走。阳光透过格窗在她脸上投下细密的光斑,像一张无形的网。突然,她的手指停在“杂支“项下的某个条目——三月初七,购柿漆五斤,钱二十文。
“嬷嬷,厨房近日可有用剩的栗子壳?“
韩嬷嬷一愣:“有是有,可那腌臜物......“
“全拿来。“苏璃已经卷起袖子,“再找些石榴皮、五倍子,越多越好。“她转身时衣袂翻飞,像一把出鞘的剑,“小碗,去药铺买明矾,要快!“
染坊后院很快支起十口新灶。女工们面面相觑地看着东家将各种厨余废料倒入大锅:发黑的香蕉皮、干瘪的柿子、甚至昨日宴席剩下的核桃青皮。褐色的汁液在锅中翻滚,散发出古怪的酸涩味。
“东家这是急糊涂了?“烧火的小丫头偷偷问。
林小碗正往本子上记录配比,闻言瞪她一眼:“东家说这是'废物里刨食',你懂什么!“
暮色四合时,苏璃的襦裙已沾满可疑的污渍。她将第一百零七次试验的布料浸入清水,手指因长时间浸泡而发白。当那块粗麻布展开时,围观的女工们发出惊呼——原本灰黄的布料竟呈现出均匀的鸦青色。
“还不够黑。“苏璃咬着唇,“再加些铁锈试试。“
“好一个变废为宝的妙法。“
清冷的男声从月门处传来。苏璃抬头,看见一个着靛青官服的男子负手而立。暮色中看不清面容,只觉那人身量极高,官帽下漏出的几缕鬓发竟比寻常人浅淡许多,在夕阳中泛着奇异的银光。
税吏们鱼贯而入,为首的胖子抖开文书:“奉织造衙门令,稽查染坊账册!“
苏璃擦净双手正要应对,那青衣男子却抬手制止:“杨大人要的是实数,不是闹剧。“他声音不大,却让吵嚷的税吏们瞬间噤声。
胖子税吏额头沁出冷汗:“萧大人,这不合......“
“三日后我要看到金陵十二家染坊的实税对比。“被称作萧大人的男子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杨大人特意嘱咐,新税政重在公平。“
苏璃敏锐地注意到,当他说“公平“二字时,嘴角浮现出一丝几不可察的讥诮。更奇怪的是,这人的官服袖口竟绣着罕见的双股捻金线——那分明是西域贡品的工艺。
“姑娘可否借一步说话?“萧大人突然转向她。
染房后的梅树下,男子摘下了官帽。苏璃这才看清他的样貌:眉如剑锋,眼尾却微微下垂,左眼角一粒泪痣冲淡了整张脸的凌厉感。最惊人的是他的发色,在近处看根本不是银白,而是一种极浅的檀褐,像是被岁月褪色的古画。
“萧璟。“他递来一枚象牙名刺,“新任江淮税司监事。“
苏璃没有接。她注意到对方虎口有层薄茧——那不是握笔的手,而是常年持剑的手。
“大人若要查账......“
“我对账目没兴趣。“萧璟从袖中取出块布料,正是她午时试验失败的样品,“姑娘可知朝廷为何突然加税?“
梅叶沙沙作响,苏璃闻到对方身上飘来的沉水香。这种香料她只在谢家商队的货单上见过,价比黄金。
“民女愚钝。“
“北境战事吃紧。“萧璟突然换了话题,“军中需要三万匹黑布作夜行衣。“他指尖掠过布料上不均匀的色块,“官办织坊的产量,不足半数。“
苏璃心跳突然加快。她看向院中沸腾的染缸,厨余废料正在铁锈作用下变成浓稠的黑浆。三日前她还为这些废料处理发愁,如今却可能成为救命稻草。
“大人是说......“
“十日后有税政评议。“萧璟的声音忽然低得只有她能听见,“若有人能解决黑布短缺......“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她染蓝的指甲,“杨大人很头疼崔氏的垄断。“
一阵风过,梅叶纷纷扬扬落下。苏璃看见萧璟转身时,那片绣着西域纹样的袖口闪过金光。她突然想起上月谢家商队被劫的密报——据说劫匪用的箭矢,箭翎正是这种双股金线。
“东家!“林小碗气喘吁吁跑来,“第三缸成功了!黑得像夜明珠!“
苏璃再回头,梅树下已空无一人,只有泥土上浅浅的靴印显示那里曾有人站立。她弯腰拾起一片落叶,发现叶脉上粘着极细的金丝——与税吏袖口的一模一样。
夜深人静时,苏璃独自在账房勾画新方案。烛火将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只振翅欲飞的鹤。窗外忽然传来细微的响动,她推开窗,看见月光下摆着个青布包裹。解开是十卷《永徽税典》,边角处密密麻麻批着朱砂小字。
最末一卷夹着张便笺:“黑染三日后入宫呈览。“字迹瘦劲,与告示上的官样文书截然不同。
苏璃吹灭蜡烛,任月光流淌在账册上。她知道,从明天起,染坊的每一口染缸都将沸腾起黑色的希望。而在某个她看不见的角落,一场关乎盐铁、赋税与边关暗战的漩涡,正悄悄将她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