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收好汉

第273章 热情(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水浒收好汉》最新章节。

除去柴进祖上的那层光环,如今的柴进在绿林里,也算作风云人物。

再加上柴氏嫡系子孙的身份。已然是成了北方江湖上的“一哥”。

就是那郓城县的“托塔天王”晁盖和“及时雨”宋江。比起柴进来,也是差上不少。

尤其是在柴进和官军击败反贼张迪的大军后,名声大噪。他们这些人,虽然在江南。

可每日听柴进的传闻和事迹,都能听出茧子来了。张迪这个人,他们都有所耳闻。

在没造反前,名声还算不错。在北方陆林中,也算一号人物。可起兵造反以后,害的百姓们家不敢归,屋不敢回。

弄得整个河北一带哀声道载,苦不堪言。比起那未造反前,百姓生活的还苦。

邓元觉加入摩尼教,就是听信了方腊所谓的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天下太平,阖家欢乐。

他也相信方腊,能带着如今残破不堪的大宋百姓,走出这水深火热的困境。这也是他效忠方腊最主要的原因。

可这两年柴进的名头,越传越大,越传越神。起先他也是不信的,这等富贵身份的大官人。无非就是想在江湖上传个好名声,这些传闻呀,大可不行!

或许是听得久了,又或许是从走南闯北的商贩口中证实。柴进就是这么一个慷慨解囊,仗义疏财,深受地方百姓爱戴的好汉。

心中这才慢慢有些信了,后来又听一些北方来的好汉。说起柴进,也无二话。俱是顶呱呱的大拇指,方才信了大半。

从那时候起,他便重新认识起了柴进。接连听了他好多的事迹,发现柴进做事倒合他的脾性胃口。

心中也对传闻中的柴进越发好奇。要不是他早投了摩尼教。说不定,早就去那沧州会一会柴进。

真人虽不得见,可这会儿见了他的手下门客,心里如何不高兴。

就这么一会功夫,他也清楚的很。眼下这两个人,绝非什么玩弄心机的小人鼠辈。都是真性情的汉子。

这会儿也顾不上安道全了,拉着两人就想喝两杯。

石秀和马灵好一阵子才反应过来。见这些好汉只是听说自家官人的名号,又如此热情,激动。

只见到自家官人,那还不得纳头便拜。石秀这会儿毕竟年纪不大,见自家官人已在江湖上这么有名。

心中自豪感拉到了满,不由自主地扬了扬扬脑袋。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笑道。

“我只是官人手下一个不成器的门客,当不得诸位好汉如此大礼。”

“使得,使得。亦不是等闲之辈!当得我们兄弟心如此大礼。”

“赤须龙”费保,对于人情世故那是相当熟练。在刚刚石秀和马灵自报身份以后,他就有和对方交好的意思。

来了不管是谁,哪怕只是柴进庄上的一个下人。他也一定会热情招待,毕竟,他的心里可还有一点小心思。

浙江四龙打心眼里也对柴进敬佩,见了他门下的人,也肯定不敢怠慢。在一旁出声附和道。

“是是是,我的兄弟几个都是船牙渔夫。想这辈子也不可能碰见柴大官人。今日见了二位好汉,心中欢喜的很。”

“好了,好了。二位好汉,贫僧摆桌酒席,给你二人好好赔个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方岐穿越古代,却惊愕发现,前身真不是人啊!田地宅子被输得一干二净,父亲留下的医馆也被抵押了出去。就连妹妹方毓都要嫁给恶少当小妾,偿还他欠下的赌债!好在他触碰药箱之际,竟意外获得神医传承。开局救下危在旦夕的太守千金,从此声名远扬。愿身领医道,救治天下疾苦!
爱吃水果酱
开局变身者特性:精灵世界开马甲
开局变身者特性:精灵世界开马甲
“宝可梦大师,宝可梦训练家,宝可梦协调训练家,宝可梦培育家,宝可梦表演家,还是加入反派成为反派训练家……如果你来到宝可梦世界的话,你会选择活出怎样的人生呢?“唉?你问我的话,我就不能全都要吗?“可是有的职业,比如三冠卫星赛的宝可梦表演家,仅限于女生哦。“你凭什么假定我的性别?“宝可梦世界不兴这个啦。“很简单,我变身不就是了。说完,南云唯不再掩饰气息,一把抓住精灵球顷刻炼化。
依然果然翁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王阳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大乾,而且稀里糊涂的与宁国公府的世子调换了时空。他刚来大乾的第一天就要与京城第一美人成亲,而她似乎与他还有一些前尘往事……在一次偶然中,王阳与女帝结识。“王阳,朕怀孕了……“真的吗?谁的?“你混蛋!……国家危难之时,人人有责,身为大乾的一份子,王阳自不例外。
只有明月如故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