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收好汉

第258章 刺配沧州(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水浒收好汉》最新章节。

最终,三人都死了。

和原着中不同的是,这三人都是死于安道全之手。没有家伙,没有逼迫,有也是柴进严令禁止的。

所以,安道全的结局也不会像原着一样,被逼上梁山。杀人之后,石秀就带着安道全去报了官。

有柴进这层身份在,外加安道全也算是建康府的名人,平日里又与知府相公关系极好。

今晚上的事,特地给他传了话。话里话外,都是让他轻判。两边的人,他一个小小府尹哪个都得罪不起。

若是要他放了安道全,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安道全害了三条性命,若没有个惩罚,怎能服众?

改来改去,最终落个刺配沧州的去处。

石秀对此颇为满意,他起初的想法就是。只要能留下安道全一条命,就已经是万幸的。

人们常说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说什么,他也是害了三条命。全身而退,那是不可能的。

原本他是想直接把安道全带回柴府,毕竟柴进可是有丹书铁券护身。只要在柴进府里,朝廷拿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可他实在是扭不过安道全这个老古董,最终只得无奈同意他去自首。刚刚还想着跟马灵如何商量着去劫狱,这会儿得了他刺配沧州的消息,这才松了口气。

“这倒是天大的喜事呀,去了沧州,那还不是咱官人说了算。到时候使些银子,交神医最多待上一两年就能出来了。最不济也能免些皮肉之苦。当真是万幸呀!”

石秀听了这则消息,十分高兴。昨夜看那府尹的态度,还以为安道全这次恐怕是难逃一死了。

没想到不过是虚惊一场,也算是能给柴进一个交代了。

马灵点了点头算了,算算时间说道。

“石秀兄弟自我们和官人分别,今天已经是第五天了。以押送公人的脚程,没个十天半月,休想到达沧州。柴老爷的病,恐怕黄花菜都凉了。不过,现在人多眼杂,我们也不好出面。等押送工人出了城,我俩再跟他们好好谈谈。若是识抬举,也无需我们动拳脚。若是不识抬举,我俩也只能替他们送安神医一趟了。”

“马灵道长,也只能如此了。走,咱现在就去城外的林子里等他们。”

石秀心里也是这么个理。这会儿,吃的都差不多了。拿上随身的行李,骑着马,就往城外的林子里等安道全和押送公人了。

……

建康府外,一片密林中。

正有一二十个大汉,焦急的不知在等待什么。

不过这大汉之中,竟有一个秃头和尚。看周围人对他的态度,明显这大和尚身份不低。

若是石秀和马灵在此的话,一定会认出这大和尚。这大和尚不是别人,正是那日在酒店遇到的“宝光如来”邓元觉。

“邓护法,咱们在这林子里,到底是来干什么?”

韩明有些按耐不住,他作为摩尼教在建康府设立的分舵舵主。手上也管着近千号人,妥妥的封疆大吏。

可昨夜邓元觉突然找上他,让他明日一早挑上二十个好手,来这地方见他。

至于什么事,邓元觉没说,他也不敢问。一早便来这会合了邓元觉。起初还想着帮邓元觉办事之后,搭上他这条关系,能把他调回总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方岐穿越古代,却惊愕发现,前身真不是人啊!田地宅子被输得一干二净,父亲留下的医馆也被抵押了出去。就连妹妹方毓都要嫁给恶少当小妾,偿还他欠下的赌债!好在他触碰药箱之际,竟意外获得神医传承。开局救下危在旦夕的太守千金,从此声名远扬。愿身领医道,救治天下疾苦!
爱吃水果酱
开局变身者特性:精灵世界开马甲
开局变身者特性:精灵世界开马甲
“宝可梦大师,宝可梦训练家,宝可梦协调训练家,宝可梦培育家,宝可梦表演家,还是加入反派成为反派训练家……如果你来到宝可梦世界的话,你会选择活出怎样的人生呢?“唉?你问我的话,我就不能全都要吗?“可是有的职业,比如三冠卫星赛的宝可梦表演家,仅限于女生哦。“你凭什么假定我的性别?“宝可梦世界不兴这个啦。“很简单,我变身不就是了。说完,南云唯不再掩饰气息,一把抓住精灵球顷刻炼化。
依然果然翁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王阳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大乾,而且稀里糊涂的与宁国公府的世子调换了时空。他刚来大乾的第一天就要与京城第一美人成亲,而她似乎与他还有一些前尘往事……在一次偶然中,王阳与女帝结识。“王阳,朕怀孕了……“真的吗?谁的?“你混蛋!……国家危难之时,人人有责,身为大乾的一份子,王阳自不例外。
只有明月如故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