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第59章 袁绍欲拥立刘虞(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最新章节。

袁绍的这封信,说的并非是结盟,而是废立之事。

言说当今天子刘协年幼,且名不正,言不顺,受制于董卓,朝廷迁到长安,关山阻隔,如何能够掌管天下。

现在是否还活着,都不清楚。

因此袁绍提议,拥立宗室中,岁数最大,辈分高,且德高望重的刘虞为皇帝。

而且,他是以关东诸将的名义提议此事,冀州牧韩馥,上党太守张杨,河内太守王匡等已经同意。

“不知公孙刺史以为如何?”审配看到公孙续将信看完了,也思索了片刻,于是问道。

“袁绍这是想效仿董卓啊!他就不怕天下群雄再起义军讨伐吗?”公孙续冷冷的说。

“公孙刺史,此言差矣,董卓,国贼也,岂能与我家主公相比!”

“天子尚在长安,却又想另立朝廷,与当初董卓废少帝而立陈留王有何两样?”

“如今天子血统不正……”

“血统不正,难道他不是先帝之子?”

“这……”审配无法回答。

袁绍质疑刘协不是先帝之子,他可不敢有这样的言论。

“袁家世受皇恩,袁绍的渤海太守之职位,祁乡侯之爵位,难道不是陛下所封?董卓把持朝纲,天子蒙难,为臣子的,当思如何解救,而不是行叛逆之事,另立朝廷!”

“公孙刺史误会我家主公了……”

“误会了吗?受皇恩而不思报效朝廷,却行叛逆之事,此为不忠,袁太傅全家被害,不思为其报仇,却想偏安一隅,贪图荣华,此为不孝,不忠不孝,何以服众!”公孙续说到这里,看了看审配,“当初本将军还很疑惑,为何后将军要与袁绍刀兵相见,现在看来,定是因为这叛逆之事!”

“这……”审配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说。

此时,他对袁绍所行之事也产生了怀疑,这真的对吗?

后将军袁术不支持,现在公孙续也不支持,天下人会怎么看?难道真的是叛逆之事?

“先生回去告诉袁绍,朝廷虽然西迁长安,但天子依然是大汉的天子,本将军劝他,莫要再行叛逆之事,否则,必落的与董卓一样结果!”

“既然如此,下官告辞了!”审配向公孙续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主公,如此交恶袁绍,恐其以后对我们不利……”田畴有些担心的说。

其实田畴也不支持袁绍行废立之事,但他觉得公孙续可以委婉的拒绝。

“志才以为如何?”

“主公做的对,此事就要断然拒绝,表明我们的态度,因为这只是袁绍的一厢情愿!”戏忠说道。

“一厢情愿?”

“子泰以为,刘州牧会答应吗?若是刘州牧不答应,袁绍就算准备的再充足,又有何意义?”

“我明白了……”听了戏忠的话,田畴稍稍一想,便恍然大悟。

刘虞为官清正,对大汉忠心耿耿,又受先帝之恩,加之汉室宗亲的身份,岂能接受袁绍的拥立?

更何况,袁绍的目的,就是想要和董卓一样,把持朝纲,刘虞又怎么可能去做袁绍的傀儡。

“至于说交恶袁绍,子泰就更不用担心了!”公孙续轻松的说,“袁绍想要冀州,他敢与我们为敌吗?”

“主公英明!”

“志才以为,我们有没有机会,直接拿下冀州?”

这段时间,公孙续一直在想这件事的可能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关于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一觉醒来,竟魂穿三国无双战场!幸得神级无双uk网红系统加持,血骁于乱世中强势崛起,掌中方天画戟,脚下尸骨如山!曹丕也配指点江山?斩了!刘备仁义?诸葛亮智计无双?抱歉,在我面前不过尔尔!一路横推,收名将,夺城池,快意恩仇!但这世界的水,远比想象的更深!天道巡察者暗中窥伺,东瀛倭寇不只为劫掠,竟妄图血祭神州,召唤八岐邪神!尸山拔地起,活尸围孤城,这仗怎么打?!绝境
鬼家公子大大
铠甲:开局一颗神格,铠甲全靠造
铠甲:开局一颗神格,铠甲全靠造
关于铠甲:开局一颗神格,铠甲全靠造:无系统,无女主,慢热文一位携带神格的穿越客在铠甲世界登临神位的故事。开局成为了卡伦博士的学生,陆宇表示从让老师有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开始吧!“主线简介:发育期;铠一,铠二,铠三,宇宙战争登神期:待定,
氓语
隋起波澜
隋起波澜
隋朝开皇之治,使的天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但,却是转瞬即逝,大业年间天下风云再起,乱世似乎并没有远去……
双习为羽
明末之天下霸业
明末之天下霸业
关于明末之天下霸业:历史古代+明末+真实人物+小人物的崛起+争霸天下谁说历史就不能改那我还非得试试了即便是面目全非我也不得让后世之悲哀重现
诶嘿ing
寒门人杰
寒门人杰
关于寒门人杰:本文(魂穿十特种兵十古代历史十朝中顶级大佬博弈十阳谋阴谋十单男主十单女主十非爽文,介意者勿入!)赵烈生于皇宫,乃大楚元帝第九子,但他实际上却是铁匠秦用之子!因元帝怀疑其非龙种,因此他与其母朱莲在宫中饱受欺负。最后赵烈被冻死京都北门外,却被二十一世纪的同名同姓的特种兵赵烈魂穿于身。从此赵烈凭借现代人的智慧,与朝中朝外之人争斗,简直降维打击各路对手。且看这个铁匠的儿子,凭着现代人的智慧
千金寻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