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炉

第33章 桐槐木(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造化炉》最新章节。

“看来这三种灵药并不常见。”

次日,季迭出了洞府,一直在丹峰上转悠着,打听琥珀藤,玉皇草,百年桐槐木枝这三种灵药的消息。

毕竟只要凑齐这三种灵药,就可以炼制回梦丹了!

他自然是积极的!

当然,季迭也不是没怀疑过刘衷的话。

但昨日他特意翻看了那本‘炼丹师手札’,上面就记载着回梦丹的信息,以及炼制需要的灵药。

他检查后,刘衷储物袋中的灵药,加上前面那刘文斌储物袋中的一株鸡血藤,确实只剩这三种灵药,就可以炼制回梦丹。

但较为遗憾的是,季迭转了一大圈下来,也没买到这三种灵药。

那个苏落师姐的信息,倒是打听到了一些。

对方在丹峰可以称得上如雷贯耳,甚至声望一度压过了长老。听说她仅仅练气中期,就可以炼制一转高阶丹药,连丹峰的长老都对此赞不绝口!

季迭对于炼丹了解不深,不知道练气中期炼制一转高阶丹药的意义,但听着就感觉好厉害。

砸砸舌后来到丹峰的广场,

对方再厉害,跟自己也没什么关系,早日凑齐那三种灵药,炼制回梦丹才是正事。

段坤每天都在这里,两人都是熟人了,季迭把三种灵药说了出来,向他打听。

对方的消息肯定比他更加灵通,渠道也更多,应该会知道。

“百年桐槐木枝,还有玉皇草和琥珀藤?”

听到季迭要这三种灵药,段坤斜眼道:“这些都是炼制回梦丹的灵药,基本上很难搞到。不过七十年的桐槐木枝,我倒可以弄到手,你要不要?”

“七十年……要!”季迭没有迟疑,他有那个铜炉,可以提升灵药等的品质,应该能提升到百年,

“八十块灵石,要的话明儿我在这里等你。。”段坤竖起三根手指。

“八十灵石,好,麻烦再帮我打听打听玉皇草和琥珀藤的消息,到时不会亏待了你。”季迭答应的很爽快,

这两天他抢来了不少灵石,加上卖升灵果剩的,大概只有六七十块,不过储物袋中还有十多枚升灵果呢!

约定明日来取桐槐木枝,再让段坤帮忙打听打听剩下两种灵药后,季迭便告辞离去。

段坤的效率也确实很高,次日季迭去找他,付了八十灵石后,就拿到了一根黑色的树枝。

这树枝一尺多长,树皮是黑色的,并不粗糙,像是刚摘下来不久的样子,枝干中还蕴含水分。

“此物就是桐槐木枝了么……”季迭打量着。

他在那本‘炼丹师手札’上看到过桐槐木枝的信息,上面说此木生命力极为顽强,树枝和树干分离后,几十年也不会干枯,甚至插进土里就会重新生长成一棵新的桐槐木,十分神奇!

“放心吧,段某从来不屑于出售假货。”段坤在一旁道。

季迭点头,将其收进了储物袋,耳边又听到他的声音,

“你昨天让我打听玉皇草还有琥珀藤,我找人打听了一下,知道谁有玉皇草。”

“谁有!”季迭立刻询问。

如今桐槐木枝也到手了,如果再收集到玉皇草,就只剩下琥珀藤,便可炼制回梦丹。

“五块灵石告诉你,不讲价。”段坤伸出五根指头。季迭也很干脆,拿出五块灵石给他。

“现在丹峰,据我所知,有玉皇草的应该就只有一个叫王四的弟子,你如果想要,可以去找他买。”段坤笑眯眯的将灵石收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封神:我被众神偷听心声!
封神:我被众神偷听心声!
穿越洪荒封神时代成为纣王帝辛,被系统告知只要大商覆灭,他能成就大道圣人!于是乎,他决定顺其自然……可谁知道,背后里,系统居然捅了他一刀,让封神榜上有名人,能听到他的心声?“大王,袁福通造反,臣恳请带兵平乱!”【哈哈,你这一去就会被西方弟子拖住足足十五年,大商完了!】闻仲:“师父,赵公明道友,三霄道友,大商有难,还请诸位助闻仲一臂之力!”一年过后,北海叛军覆没……“大王,西伯侯姬昌不可杀啊……”【
脑洞狂想者
成佛后唯我独尊
成佛后唯我独尊
一个无灵根的人,被判定终生不能修仙的少年。却与佛有缘,成为了紫寰大6第一个修佛之人……欢迎大家来观看,本品超级好看,历时了半年时间写作完,不断更新。
大裴小说故事
玄幻:我靠符箓,横推万古
玄幻:我靠符箓,横推万古
关于玄幻:我靠符箓,横推万古:布衣少年剑如虹,踏遍江湖万里中。仗剑红尘豪气壮,风云际会逐长空。青山绿水藏仙骨,碧海青天觅神踪。热血丹心共天地,仙途纵横尽从容。
梦子和
我要成为天下无敌
我要成为天下无敌
关于我要成为天下无敌:他子传父业,是一个普普通通,老老实实的铁匠,原本只想安安稳稳,一生一世的打铁为生下去。可是就因为多看了金陵城首富的未婚妻几眼,结果父亲被人害死,自己也被人陷害入狱。原本以为自己会在牢中就这样死去的时候,一场奇遇,使他求生欲再起,逃出牢房,重获新生。我要报仇!我要逆袭!既然你因为我多看了你的未婚妻几眼,就害死了我父亲,几乎也要害死我!那我就真的把你未婚妻拐跑,给你戴一顶大大的
潭云
仙寥
仙寥
有人说只有活得久了,才知道活着有多好。季寥在他死过很多次后,深以为然。为我也不知道这本会是什么画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仙寥》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中原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