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第75章 前秦灭前凉(一)(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最新章节。

公元 376 年,前秦之主苻坚,于失去王猛的锥心剧痛之中,却依旧坚毅如磐,毅然决然地依循王猛生前精心擘画的战略布局,踏上了对外征伐的漫漫征程。

此时此刻,前凉和代国仿若两块横陈于大秦眼前、令人垂涎欲滴却又荆棘密布的肥美肉块。

且说代国的种种情形,或许已为众人所熟知。然而,此刻让我们将目光如璀璨明灯般聚焦于前凉这一神秘且独特的存在。

前凉所处之地,恰似被尘世喧嚣无情遗忘的边陲僻壤。

它偏安一隅,幸运地避开了中原地区那烽火连天、永无休止的战乱纷争。

正因如此,这片土地宛如世外桃源,拥有了相对宁静平和的环境,得以心无旁骛地谋求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回溯西晋末年那段混沌不堪的岁月,中原大地深陷于战火的熊熊烈焰之中,八王之乱令苍生惨遭涂炭之苦,各方势力割据混战,局面混乱如麻。

就在这般暗无天日的局势之下,凉州的张氏家族挺身而出,毅然创立了前凉政权。

在这里再说明一下,之前一直有一个说法,就是张家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做过皇帝,但是前凉却真正意义上是张家人建立的,张家的人也算是做过皇帝。

前凉的奠基者张轨,胸怀凌云壮志,更具远见卓识。他广纳贤才,无论是精通经史子集的文人雅士,还是能征善战的勇武将领,皆如百川归海般汇聚于他的麾下。

在他的引领之下,凉州大力发展农业。百姓们宛如勤劳的蜜蜂,积极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粮食产量连年攀升,仓廪充实,百姓安居乐业,仿若置身于人间乐土。

军事方面,张轨整军经武,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如虎狼般强悍的军队。多次成功抵御外敌入侵,使凉州成为一方安宁的净土,仿若乱世中的避风港湾。

张轨之后,张寔、张茂、张骏、张重华等统治者,继承先辈的壮志雄心,持续发力,将前凉推向繁荣昌盛的巅峰。

张骏在位期间,前凉国力臻于鼎盛。其疆域犹如一幅恢弘展开的巨幅画卷,横跨广袤的河西走廊。

西域诸国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朝贡,对前凉的强盛敬仰有加,诚心臣服。

前凉占领的这个地盘,乃是当初五胡乱华时期汉人的一个庇护之所。

当西晋政权如大厦倾颓崩塌之时,中原大地陷入无尽的战乱深渊。

一部分汉人跟随司马家衣冠南渡,还有一部分汉人则向西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前行,最终在前凉所占领地的这个区域定居下来。

西晋灭亡之际,局势动荡如惊涛骇浪。

大量汉人迫于战乱,纷纷涌向相对安定的河西走廊。具体人数虽难以精准统计,但从诸多史书中可略窥一二。

前秦苻坚曾“徙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中州之人,有田畴不僻者,亦徙七千余户”。

前凉张轨治下社会安稳,吸引诸多中原流民。如秦州兵败后“其众奔散凉州者万余人”。

咸和初年,张骏还曾“使将军宋辑、魏纂将兵徙陇西二千余家于姑臧”。

这些汉人在河西走廊,创造了灿烂辉煌且多元融合的文明。

在儒学文化层面,前凉张轨出身儒学世家。抵达凉州后,便着手建立儒家君臣礼仪以及三纲五常学说,为当地学风奠定基调。

西凉李暠大力提倡尚学之风,设立秀孝之科以选拔人才。

北凉沮渠蒙逊父子对儒学尊崇有加,尊孔读经,还数次遣使远赴江南刘宋王朝,求取经史子集。

在教育方面,前凉张轨率先立学校,征九郡胄子五百人入学,开启官方办学先河。

西凉李暠设立泮宫,增高门学生五百人。私学教育也蓬勃发展,河西本就有私家传习的传统,又逢中原避乱学者来此讲学授业。

郭荷、宋纤、宋繇、刘衑等私塾大儒纷纷涌现,使得河西儒学教育不拘一格、繁荣昌盛。

史学成就颇高,众多河西学者笔耕不辍,编撰大量史书。

前凉有《凉记》八卷,《凉国春秋》五十卷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各自的史书也相继问世,为后世研究十六国时期的风云变幻留存了丰富且珍贵的一手资料。

此间还诞生了刘昞等杰出史学家,刘昞纂修的上古史《略记》一百三十篇,八十四卷,尽显其深厚史学功底。

佛教文化更是兴盛,河西走廊一跃成为北方佛教圣地。

敦煌、姑臧成为举足轻重的译经中心。

北凉沮渠蒙逊笃信佛教,在其统治时期译经活动频繁,大量佛经得以翻译传播。

彼时,河西僧侣频繁前往西域求取真经,中原与江南僧人也多经此地踏上求法之路。

伴随佛教的蓬勃发展,开窟建寺蔚然成风。

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石窟、天梯山石窟、酒泉文殊山石窟、玉门昌马石窟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窟内精美壁画、佛像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

大名鼎鼎的敦煌莫高窟虽然历经千年才最终建成,但是却是从前凉这一时期开始的。

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 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莫高窟的营建就此拉开序幕。

文学艺术领域同样百花齐放,五凉时期文人学士汇聚,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诗歌、散文、辞赋等文学形式蓬勃发展,虽多数作品在历史长河中散失,但仅存记载就足以彰显当时的创作活力。

书法、绘画、音乐、舞蹈领域也融合多元文化元素,绽放绚丽光彩。

壁画艺术在石窟中熠熠生辉,其绘画风格兼具中原文化的细腻与西域文化的奔放。

音乐舞蹈大胆吸收少数民族特色,别具一格。

农业经济实现大发展,中原汉人带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工具。

他们改进灌溉技术,大兴水利工程,让河西走廊的农田灌溉更为高效,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

在先进农耕技术的有力推动下,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农业生产欣欣向荣,粮食富足。

不仅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还为商业贸易的蓬勃兴起筑牢了坚实根基。

诸多文明相互交融,让河西走廊成为彼时的璀璨明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七色花
七色花
新房里,马文才骂道:“祝英台,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既然你嫁给了我,就不要再想着别的男人,原来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爱……”“我不懂,我不知廉耻?”祝英台辩到:“是你自己要娶我的,还来怪我?”“我又没拿刀逼你,你走吧,你根本就不...
难怪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关于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叶晨穿越到了大魏王朝,成为被废的太子。他本想埋头搞钱,做一个纸醉金迷、妻妾成群的皇子,岂料在时局的推动下,他只得除奸臣、荡敌寇、南征北战!蓦然回首,他已然建功立业!
三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