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第16章 枋头之战-燕国最后辉煌(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最新章节。

这抚雨剑法在桓温手中施展开来,当真有风雨之势,每一剑都朝着慕容垂要害攻去,不给对方丝毫喘息之机。

慕容垂却面沉如水,毫无慌乱。

他手中长刀紧握,在桓温攻来之际,迅速挥舞起来。

长刀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化作一道坚固光幕,巧妙化解桓温一波又一波剑招。

慕容垂步伐沉稳,身形闪动间,恰到好处避开桓温锋芒,又能及时反击。

一时间,刀光剑影交错,双方你来我往,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

激战许久,竟难解难分,周围空气仿佛都被这激烈战斗点燃,弥漫紧张气息。

桓温久战不下,心中渐急。

他深知若不能速决,于己不利。

于是,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决定使出暗器。

只见他身形微晃,袖口之中突然寒光一闪,数枚暗器如飞针般朝慕容垂射去。

这些飞针细小难察,却每一根都淬满致命毒素,一旦被刺中,毒素迅速蔓延。

与此同时,袖箭也如雨点般向慕容垂飞去,袖箭制作精巧,速度极快,能在不经意间伤人,威力巨大。

暗器在阳光照耀下闪着寒光,如死神镰刀射向慕容垂。

慕容垂眼神一凛,多年沙场经验让他瞬间察觉危险。

他双脚猛地一跺地面,身形如鬼魅般闪动,凭借精湛武艺,巧妙躲过这波暗器攻击。

然而,战场上其他士兵就没这么幸运了。

那些飞针和袖箭速度太快,范围又广,不少士兵被暗器击中。

一时间,惨叫连连,被飞针刺中的士兵伤口迅速泛起黑色,毒素发作,在地上痛苦翻滚。

被袖箭击中的士兵有的直接倒地不起,有的捂着伤口呼喊,战场上顿时陷入混乱。

未等战场稍静,桓温眼中再次闪过决然,猛地拔剑,再次施展抚羽剑法。

只见他身形如燕,轻盈穿梭战场,手中长剑仿若化为灵动飞鸟,剑招飘忽不定。

每一次出剑都似羽毛飘落般轻柔,却又带着犀利锋芒,让人难以捉摸。

这剑法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展现出独特的灵动之美,剑身寒光随着他的舞动如流星闪烁,剑招飘逸如轻云蔽月,轻快无比,仿佛不受残酷战场束缚。

此剑法乃东晋大才子谢晋所创,桓温苦练之下已将其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剑招如行云流水般连绵不绝,直逼慕容垂而去。

慕容垂面色凝重,手中长剑一振,施展出慕容家世代相传的慕容剑法。

只见他身姿潇洒大气,每一个动作都带着王者风范。

剑在他手中,仿若与他的身体融为一体,剑随身动,他的每一步移动都能带动剑招变化。

剑法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剑招大开大合间尽显豪迈,气势如同汹涌波涛,一浪高过一浪,轻松化解着桓温抚羽剑法的攻击。

慕容剑法的每一次挥舞都能在空气中划出凌厉风声,与桓温灵动的剑招相互碰撞,一时间,战场上剑风呼啸,两人周围仿佛形成一个独立的风暴中心。

桓温与慕容垂的激战愈发激烈,两人已大战几个时辰,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

桓温心中暗暗焦急,本以为凭借抚羽剑法能迅速制服慕容垂,却不想对方如此难缠。

只见他剑法一变,剑招更加凌厉,试图寻找慕容垂破绽,但慕容垂的慕容剑法潇洒大气,每一次抵挡都恰到好处,剑随身动,毫无慌乱之色。

桓温深知再这样下去不利,眼中闪过狠厉,突然收剑,双掌一挥,使出谯国桓氏家传的六毒神掌。

刹那间,双掌泛起诡异光芒,掌风所到之处,空气仿佛都被染上一层剧毒。

这六毒神掌刚猛无比,且蕴含六种奇毒,一旦被击中,神仙也难救。

桓温双掌如幻影般攻向慕容垂,企图打破僵局。

慕容垂却神色不变,深知六毒神掌厉害,当即运气凝神,施展参合神功。

只见他周身涌起一股神秘力量,形成一道无形护盾。

桓温的六毒神掌打在这护盾上,就像海浪冲击礁石,剧毒掌风被一一化解,消散无形。

桓温见状,心中大惊,没想到慕容垂竟有如此神奇功法能抵挡六毒神掌。

他一咬牙,从怀中掏出六毒飞藜。

这是极其阴毒的暗器,一旦抛出,就算对方躲过,飞藜落地便会爆炸,释放大量毒烟,可让更多人中毒。

桓温看准时机,将六毒飞藜朝慕容垂和其周围士兵扔去。

飞藜如雨点般落下,慕容垂眉头微皱,深知暗器厉害。

当下不再犹豫,施展出最高境界的吸功大法。

只见他双手舞动,一股强大吸力从掌心涌出,那些原本要爆炸的飞藜和即将弥漫的毒烟,竟如同被一只无形大手牵引,全部朝慕容垂涌去。

周围士兵都惊呆了,从未见过如此神奇武功。

慕容垂将毒烟全部吸入体内后,立刻运转参合神功,体内真气流转,将毒素一点点化解。

他脸色虽有些苍白,但眼神依然坚定。

桓温目睹这一切,心中既惊且佩,自愧不如。

意识到今日战胜慕容垂无望,此次北伐困难重重。

他望着慕容垂,暗叹一声,只好下令退回营地,再寻良机。

战场上的硝烟渐渐散去,只留下一片狼藉,见证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前秦方面,苻坚和王猛深知唇亡齿寒之理,若前燕被灭,东晋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

于是,苻坚听从王猛建议,命苟池及洛州刺史邓羌出兵救援前燕。

前秦军队迅速行动,向战场进发。

随着入秋降雨量减少,桓温的水运路线运行不畅,石门开凿又因慕容德的阻挠而失败,备用方案也无法实施。

此时桓温腹背受敌,战事接连失利,粮食又日渐匮乏,得知前秦出兵,深知大势已去,只好在九月丙申日烧毁船舰,抛弃辎重兵器,从陆路撤军。

桓温率军从东燕郡撤往仓垣,一路上小心翼翼,为防前燕军在汴河等河水下毒,下令士兵凿井取水饮用。

大军艰难跋涉七百多里,疲惫不堪。

燕军诸将都想追击,但慕容垂冷静分析,认为晋军初退必然戒备森严,不可轻举妄动,于是留下精兵断后,耐心等待时机。

数日后,晋军见燕军未追,开始放松警惕,行军加快。

慕容垂见时机成熟,当即率领八千骑兵迅速追赶。

待追至襄邑时,慕容垂一声令下,大军冲向晋军。

而此时,慕容德已率四千骑兵提前在襄邑东涧设下埋伏。

晋军毫无防备,顿时陷入绝境,被杀得丢盔弃甲,死者达三万多人。

前秦援军也在谯县对桓温的败军进行邀击,晋军又损失惨重,死者数以万计。

此役过后,桓温大败而归,名声扫地,实力大损,再无力实现篡位野心。

东晋国内对桓温此次北伐失败议论纷纷,朝堂上许多大臣对其能力质疑,民间也流传批评之声,他在东晋朝廷威望急剧下降。

而慕容垂则凭此战声名远扬,成为前燕中流砥柱,百姓传颂其英勇事迹,军中对他充满敬佩。

然而,他的光芒引起太傅慕容评猜忌,慕容评担心慕容垂威望威胁自己地位,在朝廷对其处处掣肘,慕容垂处境愈发艰难,并计划在慕容垂返京之时,计划诛杀慕容垂。

慕容垂得到消息后,心中悲愤交加。他为前燕浴血奋战,力挽狂澜,却遭此猜忌与迫害。

夜凉如水,慕容垂独坐营帐中,烛光摇曳,映照着他那紧锁的眉头和坚毅的面庞。他回想起战场上的金戈铁马,自己舍生忘死为的是保前燕安宁,可如今竟落得这般下场。

“难道这就是我一心守护的前燕?”慕容垂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沉思良久,慕容垂深知在前燕已无容身之地,继续留下唯有死路一条。

“罢了,罢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另寻出路。”他长叹一声,终于下定决心,为求自保,他决定出走前秦。

慕容垂带着亲信,趁着夜色悄然离开。一路上,他心情沉重,思绪万千。

前秦的苻坚得知慕容垂来投,大喜过望。他深知慕容垂的才能,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的良机。

苻坚亲自出城迎接,对慕容垂礼遇有加。

“慕容将军,你的到来,实乃我前秦之幸。”苻坚笑容满面,紧紧握住慕容垂的手。

慕容垂微微躬身,道:“多谢秦王收留,垂愿为秦王效力。”

从此,慕容垂在前秦开始了新的征程。

而慕容垂的离开,如巨石投入湖中,激起层层涟漪。

前燕失去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内部更加混乱不堪。

各方势力趁机蠢蠢欲动,前燕的统治根基摇摇欲坠。

前秦则因慕容垂的加入,实力大增,对统一北方的大业更具信心。

三国之间的平衡被彻底打破,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而慕容垂的命运也将在这乱世中跌宕起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关于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叶晨穿越到了大魏王朝,成为被废的太子。他本想埋头搞钱,做一个纸醉金迷、妻妾成群的皇子,岂料在时局的推动下,他只得除奸臣、荡敌寇、南征北战!蓦然回首,他已然建功立业!
三白金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