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游猎:从神雕顶撞郭伯母开始

第64章 独孤剑意,一起修炼(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诸天游猎:从神雕顶撞郭伯母开始》最新章节。

杨过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木剑身上。

或许在别人看来,这独孤剑冢的机缘最大的便是那把重剑和无名利剑以及神雕所授的绝世剑法。

然并非如此。

这剑冢中最大的机缘便是这柄木剑。

这时,黄蓉目光注意到在几柄宝剑的旁边都有几行小字:

“这是......这好像是独孤前辈的生前记事?”

随即,她看着石台上的字,缓缓念叨了起来。

念完之后。

黄蓉眼中露出无比惊讶、震撼和钦佩的神色。

“这独孤前辈真是惊为天人,对剑道的理解冠绝天下,竟以无剑胜有剑,太可怕了。”黄蓉惊叹道。

杨过点了点头,轻声道:“不错,他对剑道的感悟已经臻至化境,如若不是世界的束缚,可称天人!”

黄蓉闻言更加惊讶,没想到杨过对独孤求败的评价竟然这么高。

“可是这里只有三把剑,并没有什么剑谱或者独孤前辈留下的剑法啊?

难道公子只是想要这三把剑吗?还是剑谱被独孤前辈藏在其他地方了?”

她柳眉微皱,眼中透着疑惑。

这里的宝剑固然珍贵,但远远比不上剑谱和心法。

杨过闻言微微一笑,缓缓开口道:

“这你就错了,你仔细看看这把木剑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木剑?这不就是一把普通的木剑吗?”说着,黄蓉凑近木剑查看了起来。

而以她的聪明才智,很快就反应过来,惊呼一声道:

“这......这把普通的木剑这么多年了,竟然没有腐朽,是怎么回事呢?”

说着,她抬头看了杨过一眼,眼中带着疑问。

杨过从地上拿起木剑,轻轻吹掉了上面的灰尘后,轻声道:

“因为这木剑里面有独孤前辈留下的力量守护,这其中藏有他一生对剑道究极感悟。

是他巅峰剑道的结晶。”

黄蓉听得云里雾里,不是很理解杨过的意思。

杨过笑了笑,没有解释。

随即,他缓缓抬起手来,指尖凝聚一缕真元,其中蕴含着自己武道真意。

他将这蕴含武道真意的元气输入木剑之中,引动木剑中的那股力量。

刹那间,木剑微微颤动,并散发出淡淡光芒,一股温和的力量从剑身传来,似有无数细小的剑意在流动。

随着杨过元气的不断输入,与剑身中的剑意交汇,木剑颤动得愈发剧烈。

“嗡~~~”

木剑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剑身突然亮起了无数道细微的剑痕光芒,仿佛被点燃的星河,璀璨夺目。

紧接着,木剑从杨过手中脱离出去,飞至半空中。

剑身上投影出密密麻麻的文字,还有一道虚影在虚空中舞剑。

剑法时而凌厉如霜,时而厚重如山,时而返璞归真,精妙绝伦。

每一招每一式中都蕴含着无尽的剑意,将独孤求败毕生的剑道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杨过将这些全部记录在脑海中,同时也在感受独孤求败的剑意。

黄蓉在一旁看得惊讶不已,眼前这一幕神奇的景象简直超乎了她的想象和认知。

“这是......这是独孤前辈留下的心法和剑法.......”

她惊呼一声,眼中满是震撼之色,也看出来了,这些漂浮的文字便是一部修炼心法,还有那剑法。

这时,杨过轻声说道:“抓紧时间,这是不可多得的机缘,能够记下多少领悟多少,便看你的造化了。”

黄蓉闻言,愣了一下,郑重的点了点头,。

随即,她目不转睛的盯着这些虚影,以最快的速度和时间将这些心法和剑法记录下来。

杨过很快便将这些修炼心法和剑法记在心中,这些都可融入他的阴阳造化太玄功中。

随后,他接着感受独孤求败的独孤剑意,想借这缕剑意领悟出自身剑意。

独孤求败的剑法玄奥莫测,直指剑道本质,这让杨过对剑道的理解瞬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大概一刻钟之后。

木剑中再度浮现出一道较为清晰的身影,是独孤求败的虚影。

他身着一袭青衫,面容苍老和蔼,目光如电,仿佛能洞穿人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群侠谱
大明群侠谱
没有精彩的文字。只有侠者之心。小学文化,能力有限。诸公谅解一二。
十不全
天月九章
天月九章
关于天月九章:谁家骄子,流落民间,几多风雨几多艰?奇遇仁术医人病,侠骨丹心惩凶顽。京华风云,边陲狼烟,敢犯我大好河山?铁蹄踏罢奔月去,一笑鸳鸯一笑仙。
七律诗
洪荒之仙杏
洪荒之仙杏
关于洪荒之仙杏:张掖吃了个杏子,就穿越成了一颗杏树洪荒什么最重要,跟脚和出生时间啊,出生晚了怎么办?当然是抱大腿啊于是,张掖拜师元始,成三清首徒,改变人族地位,使三清不再反目,总之,这是一个将洪荒乱了后,征战万界带领洪荒升级永恒世界的故事欢迎各位小伙伴加入群聊:689960254
度子
牧剑人
牧剑人
关于牧剑人:独特领域,独特制度,独特方式,试炼,练习,思考,学术。局外人。使命使之成长。人是否是活着的,应该怎么活着。
坐井仰天阔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关于诸天:开局越女阿青:神魔大周,立国已有三千余载,武者、炼气士如云,天才、高手层出不穷。春秋末年,吴晋楚三国为了中原霸业相互攻伐,大国小国之间战事不休。这一年,老聃静坐于挚友王子朝的墓前,思索着道与万物的根源;这一年,孔丘在楚国负函与叶公告别,踏上了前往卫国的道路;这一年,孙武归隐于穹窿山,建屋茅蓬坞下,教子修书;这一年,辛文子瞻望四时天象,合应百事之变,为越谋吴……而在遥远的越国会稽群山之中
观星若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