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82:从相亲林黛玉开始》最新章节。
钟卫华这才给他解释了自己的来历。
“哦,你就是钟主任家的孩子?不错,人倒是满精神的。”
他爱人倒是捂着嘴笑,像是早就知道了似的。
“元熙呀,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等着看我笑话呢?”
陈江无奈的笑了笑。
“我也没有开口的机会呀。”
王元熙笑着开口。
“那就一起上去吧。”
钟卫华压下心中的疑惑,带着他们回到了家。
一进门,照例还是一套寒暄客气。
中国式的人情世故就是这样,初次见面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未及迎接说失迎,请人勿送说留步。
通常孩子们都不理解,只会认为太麻烦,大人们之间怎么就这么复杂呢,简单直接一些不好吗?心底还在暗暗发誓:以后自己长大了,开心就笑,伤心就哭。见着亲近的人就拥抱,讨厌的人就抗拒。
但是长大以后,大家褪下了稚嫩的面庞,也开始学着父母一般,将心思都埋在心底,换上了一副面孔,变得圆滑,变得世故。
最终还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陈校长,怎么今天小旭没来?”
胖婶还是忍不住问出声。
“她呀?害,今天话剧团那边工作太忙了,刚好又赶上其他人家里有事请假,所以让她顶了个岗。”
“陈校长?”
“哎呀,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咱们陈导,去年已经出任了戏曲学院的院长,现在得改口叫陈校长了。”
“恭喜恭喜,陈校长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陈江从特殊时期过来,他的身份也比较敏感,在去年平反后,便担任了戏曲学院校长一职。
“不算苦尽甘来,不管在哪,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嘛。”
陈江摆了摆手,笑着解释。
“陈校长这话,可是和卫华说的差不多,怪不得都是文化人呢。”
“哦?他说什么了?”
陈江有些好奇,想知道这孩子说了些什么。
于是胖婶将刚才钟卫华说过的话复述了一遍,最后又反问了钟卫华一句:
“最后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卫华。”
“岗位分工不同,奉献目标一致。”
“对对对,就是这句。说得太好了。”
胖婶拍了拍手。
“小伙子,觉悟很高啊,肚子里墨水也不少。”
陈江欣赏的看了他一眼。
“没有,我也就是随口说说。”
后边的时间,钟卫华也只是偶尔附和一句,自己不熟悉的方面,绝不多插嘴。
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你不会聊天,而是你不懂得倾听。别人在说话的时候,并不需要你着急的去回应,当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内容本身,思考你该怎么回,这时候就已经陷入了误区。
因为你绞尽脑汁组织语言的时候,很容易勉强迎合话题,气氛很容易冷场,陷入尴尬。
你以为的相谈甚欢是两人互相交谈,实际上却并不是,而是你需要让对方主动开口说话,引导话题,然后你该负责的就是倾听。
这样才能达成融洽且和谐的聊天氛围。
“对了,听说你在群众艺术馆工作?”
“是的,我也是刚入职没几天,很多东西都还不太懂。”
“那你觉得以后的文艺工作,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陈江思索一番后,这才提出疑问。
“老陈,你问这个做什么?人家还是个孩子。”
王元熙瞥了老陈一眼,有些埋怨。
“陈校长,人家才刚参加工作,你太为难孩子了。”
胖婶也开口解围。
陈江也自觉有些不合适,他还是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孩子,问这个问题确实不太恰当。
听到这钟卫华也是眼前一亮,连忙摆了摆手。
此时,一段影视片段自动在他脑海中播放:退后,我要开始装逼了。
不对,咱这不叫装逼,这是人前显圣。
“没事的,陈叔,王姨。我刚好最近看了些杂志,也思考了这个问题。”
“哦?说来听听。”
陈江端起桌上的水杯,准备好好听听这孩子的看法。
钟卫华顿了顿,缓缓开口道:
“我觉得以后的文艺创作道路,创作环境肯定会更加宽松自由的,因为前几年【三不主义】政策,陈叔肯定知道,我觉得以后会按照这个道路一直走下去,并且这几年,伤痕文学,严肃文学和反思文学大为流行,虽说有些偏激,但是这也是由于宽松的环境而造就的。”
他喝了口水后接着说,
“我认为以后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的现象一定会出现,并且我觉得未来通俗文学会更占据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