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家国天下之天若有情》最新章节。
第三章 聚贤馆
朝阳随着人潮一起走到早已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人潮涌动的聚贤馆前。这是一座规模十分宏大、装饰十分豪华的综合性建筑。它既有着非常标准的苏州园林式建筑的风格,同时也有北方地区高大宏伟之气势,且建筑结构合理,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搭调,反而尽显特色和韵味。从正门外看去,高近十丈,宽近五十丈,占地十数亩,是一座集酒馆、饮食、娱乐、读书、住宿、聚会等各种活动于一体的大型会馆。临街而立的酒楼大门前赫然放着一对大石狮,果真好不气派。
这座聚贤馆本身就已经是苏州名胜风景之代表作,在本省及附近省份很有名气。平时普通百姓难得有机会进来,只能等着每三年一度的诗文大会时可以一饱眼福,此时久候的人群早已争先恐后,鱼贯而入,似乎未曾注意到门迎两边的柱子已重新刷漆,却留着空白并且没有张贴对联。
进门之后,三郎不禁为这座宏大的建筑的内部气派景象所吸引。放目四望,但见厅阁有十二根高约八丈的硕大笔挺的红色巨柱,以圆形的结构支撑着这座前殿酒楼,在硕大红灯笼映照下,雕梁画栋,紫气流光,所置物件品式繁多,尽是些名贵木材,由人工雕琢成为形状各类的饰品,做工精巧又不失恢弘大气。前殿楼高四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设计元素,融化了江南和塞北乃至西北的风格建筑。这些作品中,或端庄横夹着细腻,或随性中夹带着典雅,三郎猜想这栋建筑所需耗费银两及材料都是天文数字,非京师之地都能有如此规制之建筑,从侧面也能反映出苏州的富庶程度,不得不让人震撼。
因众人如潮涌般通过走廊到内堂大殿,不一会外堂竟已空空无人。朝阳便绕看一圈后,转头信步跟着往里走。但见映入眼帘之风格规制,让人眼前一亮,殿阁之布局与着色与外堂大有不同,总体上清素淡雅,装饰偏冷,且廊道宽阔,双边铜窗柱上挂着各类书法及丹青,放眼细看,原是近年来在文斗比试中夺魁及上榜之人的留墨。
廊道中间往北转去,则是一间书院式布局的偏室,其阔进约三丈,座椅排序错落不齐,茶几之上摆放着数具茶杯,其余散落之座席上,亦有类似的摆设,见状若此,猜应是平日里文人雅客、士子名流聚集吟诗作赋、饮酒助兴之场所。随后西折而过,绕南边而来,其布局多类似也,故不一一赘述。
继续沿着走廊往前走约百余米,则是人头赞动、热闹非常的大堂。门口所对匾额之上,赫然写着“清平其盛”四个大字。其布局则又与前面的建筑风格略有不同却又相得益彰,只见平阔纵深,除正北主台场一处尚有大面屏风阁楼遮目、36根柱子环绕之外,其余一览无遗。所能聚集之人,竟能容落七八百人,实是让人惊叹不已。
主官立于站台之中,招呼各位来客入座,即时下人皆捧各类茶点小菜鱼贯而入,不紧不慢,从容有序,不一会,便见桌上已放置好样式多样、质品讲究的各类名菜小吃,其数量多到惊人。
朝阳随即找了个空闲位置坐下,与同桌互相招呼问候后,便就跟着一起开始品尝点心和茶水了。朝阳一边四处观察周围,一边听着其他人在聊天。听了好一会,他也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原来每次举办诗文大赛之时,环节进行过半以后,举办方都会选择这个酒楼大宴款待宾客。苏州人民也最期待着这一天到底到来。眼见主官还在招呼大家先吃着饭菜甜品等,后续会有新的安排,请大家稍候片刻。朝阳便起身离开桌席。
朝阳看着当前的景象,想到自己生长的岭南之地,虽历经数朝发展,且得益于朝廷的重视和苦心经营,早已不是蛮荒之地,但仍然与中原地区有一定差距。朝阳心想,以自己亲眼所见之盛况,中原地区其民众之富庶,文化之繁荣,规矩之中正,焉能不让人暗自惊叹啊!
只是,事实真的就如朝阳所想的那般吗?他或许不会想到,就是今天这座让他领略了盛世之繁华的城市,以及让他领略了与岭南不一样的建筑风格的宏大建筑,竟是差点让江山再起波澜的祸端之地。
关于聚贤馆,后面还会继续谈及,并有更深刻的描述,因为朝阳就是在这里,开始了他新的人生的转折点。
这自然是后话,因为距离事情的转变,还有比较漫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