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唯有岁月不回头》最新章节。
此时正逢高三月考,语文考试结束,沈若乔在第一考场门口将崭新的本子交给萧梓舟。沈若乔忍不住探头朝考场里看——这是她心心念念想要回归的第一考场啊!
她想看这里都有哪些人,张致迎面走出来,沈若乔不得不收回好奇的脑袋,让自己尽可能显得不好奇、不卑微。
萧梓舟本子,说:“这么新,我是第一个?”
若乔说:“是啊,荣幸吧?”
萧梓舟说:“考完给你。”
考试完毕当天是周日,高三年级的晚自习正常进行。沈若乔在最后考英语的时候就感到喉咙干疼,果不其然,到了晚上,感冒症状全面来袭,她说话带着重重的鼻音。
课间,萧梓舟娴熟地用手指尖旋转着那本同学录,对沈若乔说:“白白荣幸了,这里头已经有人写了一句话了。”
沈若乔有些讶异,后来想到自己在扉页写了一句话,接过同学录看都没看,说:“那句话是我自己写的。”
这回轮到萧梓舟讶异,不过他只“哦”了一声。
沈若乔问:“我姐的你写了吗?”
“还没有,没有被邀请。”
“你准备也来一个吗?”
“我就不了。现在联系方式多,这个同学录写不写,对重要问题没有实质影响。”
“你这人真的有好多道理,我不爱听。”
萧梓舟淡然一笑,说:“娱乐项目,无可厚非,开心就好。”
上课铃响了,柏常青带着厚厚一沓新的练习卷走进来,同时发放了本次月考各学科成绩与标准答案。柏常青说,这次考试的整体难度模拟了去年的高考真题,让大家比对得分进行自我评估。
沈若乔逐一核对。她在立体几何、等比数列和电磁感应几道大题上一如既往地“卡壳”,得分率不到百分之五十。同时她还记错了一个元素的化合价——这属于失误。最令她痛心的是语文,她曾经的强项,可现在由于投入时间太少,文言文部分丢分太多,作文也不出彩。只有英语,两年来只有在下课时间才顺便复习一下的英语,一直对她不离不弃。若乔对着答案粗略估算了一下,这次考试,她的总成绩大约五百八十分,按照上一次阶段考排名情况,这个分数大概位于年级八十名左右。虽然整体形势相较冬天有所好转,但是如果拿去年高考分数线作为参照,这个分数只够报一个省内的普通一类本科……如果形势稍微严峻一些,她甚至只能去一个小城市读个二类本科……
沈若乔第一次感受到数字的力量,一个又一个问号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我只能留在省内吗?我只能读个二本吗?”
“可是三年前中考的时候,我是全市第十二名哎?我比依乔还靠前……可是……可是为什么依乔如今的目标是最顶尖的学府,我只能……”
若乔忘记了抽屉里还有一本同学录,那个一天前还让她还兴致盎然的蓝色笔记本。在这个春风沉醉的夜晚,一种怅惘与恐惧席卷并包围了她。
夜里,沈若乔又一次失眠了,她翻来覆去,只听见心脏又一次剧烈撞击,似乎是在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为什么!”“怎么回事?”
不知过了多久,卧室窗外东方既白,沈若乔居然觉得如释重负,终于可以起床了。于是坐起身来,却只觉得浑身无力,忽地倒下。她实在忍不住,想要叫妈,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
好在妈妈起得早,听到了动静,推门进来一看,只见沈若乔脸色苍白、神情衰微,大惊失色,赶紧叫醒了爸爸,两大带一小急急忙忙去了市医院急诊科。
心内科的郭医生是妈妈的老同事,他拿着听诊器在若乔心、胸、背部听了好一会儿,说:“没什么问题,感冒加上学习辛苦,导致不适。要继续加强营养,多吃点,另外学习再紧张,也不要熬夜。睡好了,学习效率更高。”郭医生看着两姐妹长大,知道她们是易感冒体质,当细菌病毒伴随着春风开始游荡的时候,两姐妹总是最先“中招”,接着就是长达十天半月的鼻塞与头疼。
感冒事小,只是到了高三,一切小事都被放大。几年前,七中高三有一名男生因重感冒引发心肌炎,突然倒在考场上再也没有醒来。这件事校方讳莫如深,但是学生之间口口相传。听闻,后来这名学生的家人曾来到七中大门口烧纸钱,从白天到晚上。带着火焰的纸灰在风中四处飘散,伴着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听过见过的人都说,那场景这辈子都忘不掉。
听郭医生说没问题,沈妈妈紧绷的小脸终于松弛了下来,沈爸爸也松了口气,打电话给柏常青帮沈若乔请了假,又带着母女俩去吃了若乔最爱的小排煲仔饭和笋丁黄鱼面。
有了医生的“定心丸”,沈若乔吃饱喝足回到家补了一觉,醒来已是下午五点,天都快黑了。她这才想起同学录——在她因计算分数与前程而感到人生灰暗之前,那个蓝色的本子曾给她一点明亮的牵挂。
叮叮咚咚的声响传来——是妈妈在厨房里忙活晚饭。沈若乔很久都没有觉察这样的声响了,此刻只觉得温暖和安宁。她不打算去上晚自习了,坐到书桌前,点亮台灯。窗台南边是一片高远的天空,即便天色已晚,依然能看见丝丝缕缕的白云。她翻开那本同学录,萧梓舟的留言写在第一页:
“我不善言辞,送你一首诗。”
沈若乔没想到萧梓舟会写英文花字,只见留言下方用非常精美的花体字抄写了一首英文小诗,题目是《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