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584章 盐税始末(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江宁点了点头,他自然清楚两淮盐场灶户的生活困苦,随即道:“起来回话吧,不必跪着了。”

马文昌如蒙大赦,颤巍巍站起身。

江宁又问道:“你带来的这本账册,又是怎么回事?”

马文昌赶忙解释:“回钦差大人,这是下官搜集的扬州盐商与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巡盐御史相互勾结贪污的罪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大明自太祖爷登基后,定纲盐制,用中开法,总计十纲,每纲二十万引,分大引四百斤、小引两百斤。

可自弘治年间改中开法为折色法后,扬州盐商与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相互勾结,每年早早便内定了盐引,从灶户手中收盐的价格越压越低,朝廷还时常加征盐税,灶户日子愈发艰难。

更要命的是,万历二十年以后,各大盐商拿着小引,却按大引四百斤的量收购,价格还一压再压。

灶户本就困苦,如今要多产近一倍的盐,却分文不赚,早已撑不住了。

外加扬州盐司每年还要从两淮盐场白拿二十万斤盐,灶户们都被逼得卖儿卖女了!

所以下官听说朝廷又要加税,才第一时间赶来凤阳。”

江宁眉头紧锁,他知道朝廷盐税有亏空,却没想到严重至此。

一旁的温体仁放下账册,闭目沉思片刻,脸色阴沉地开口:“侯爷,两淮产盐占我大明总盐量的三分之二。

太祖洪武五年定纲盐法,用中开法,弘治年间改折色法,纲盐引数未变,盐税却越收越少,根本原因就在盐商从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购买小引,实则按大引四百斤收购。

且盐司衙门每年还要从各大盐场白拿的二十万斤盐,定然是拿去当私盐贩卖了。

如今大明人口约一亿五千万,是太祖年间的两倍多,也就是说,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人吃的都是私盐,不用纳税。

仅剩三分之一的官盐,盐税的大头也被盐商与扬州官场吞没了。”

马文昌连忙附和:“这位大人说得极是,如今情形正是如此!”

江宁闭目思索,洪武年间,朝廷核定盐引共两百万,大引、小引各一百万,按大引四百斤、小引两百斤算,当年官盐产量约六亿斤。

两百多年过去,人口增至一亿五千万,即便盐在古代是奢侈品,百姓用量少,官盐年产量怎么也得二十亿斤,还不算私盐。

温体仁又道:“太祖开国时,因战乱后百姓流离,才定两百万盐引、六亿斤产量。

但洪武末年,天下私盐已经开始泛滥,据各方记录,当时年食盐量便有十亿斤。

如今人口翻了两倍,每年食盐量至少三十亿斤,还不算外销的份额。”

江宁闻言点了点头,温体仁堪称大明行走的资料库,对各类数据的掌握远比自己精准。

随即,江宁让赵枫将马文昌带下去妥善看管,自己则与温体仁商议整顿大明盐税之事。

等众人离去,温体仁面色阴沉,叹了口气道:“侯爷,自弘治朝改开中法为折色法后,南方商人可用银子直接向朝廷购买盐引,自此官商勾结、把控盐价成了积弊。

朝廷对此并非不知,武宗、世宗、神宗都曾想整顿盐业,可盐税是国库重要来源,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动荡,最终往往以妥协收场。

朝廷每次派巡盐御史催促,扬州盐商便多缴百八十万两,不催便拖着,这局面一直拖到如今。”

江宁问道:“老温,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如今国库充足,咱们有底气大力整顿,不必再看盐商脸色。”

温体仁神情凝重地站起身:“侯爷,办法有不少,可前提是陛下能同意。”

江宁追问道:“老温此话怎讲?”

温体仁叹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商人无利不起早,而我大明煮盐、晒盐技术早已成熟。

私盐却是泛滥,这其中除了官商勾结,更因灶户被逼得活不下去,哪还有心思为朝廷制盐?

说到底,盐之所以金贵,是因它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撑,由朝廷专营把控。

可若能把盐价压下来,让官盐比私盐还便宜,谁还会冒杀头风险贩卖私盐?

只是如此一来,朝廷每年的盐税收入可能从一千五百万两骤减到五百万两,陛下未必会答应。”

江宁瞬间明白了,温体仁的法子是薄利多销,把盐价压到近乎白菜价,让盐变得寻常不再精贵,断了私盐的路。

毕竟盐是朝廷专营,售价由朝廷定夺。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小老弟温体仁的想法虽大胆甚至有些疯狂,却最是有效。

只是,朱由校那边怕是道难关,国库每年要少收上千万两白银,不知这位朱兄会不会点头答应。

更别提还有个户部的郭老抠,那老家伙若不松口,即便朱由校同意,事情也难办。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