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134章 秦商负责九边粮草(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江宁参观完五军都督府后,曹文诏即刻派人前来禀报,已约好两位秦商,随时可前去赴宴。

江宁听闻,当即拉着定远侯邓文明与李若琏,率领一众锦衣卫一同前往。

抵达酒楼时,曹文诏与满桂早已在门口等候。

见江宁到来,二人赶忙上前行礼。

江宁见状,微笑着说道:“曹将军,没想到你办事如此利落,本官还以为得等上好些日子呢。”

曹文诏笑着回应:“末将岂敢耽搁大人的要事。

派人下了帖子之后,两位秦商一听说是江大人有请,赶忙放下手头事务,即刻前来赴约,估计马上就到了。”

江宁点头笑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在门口稍等片刻吧。”

这时,一旁的邓文明忍不住开口道:“江大人,不过是区区商贾,我等身为朝廷大员,若是守在门口相迎,传扬出去,岂不是自降身份?

能给他们下帖子,已然是给足了面子。”

江宁听后,觉得邓文明所言有理,便笑着说道:“既然侯爷这么说,那我们便先进去吧。”

于是,江宁一行人径直走进酒楼,只留下几名锦衣卫在门口守候。

来到二楼包厢,众人陆续落座。邓文明按捺不住心中好奇,开口问道:“江大人,为何一定要宴请这两个秦商呢?

说到底,他们纵然家财万贯,也不过是一介商人罢了。”

江宁笑着解释道:“侯爷有所不知,此次朱纯臣和薛濂这两个王八蛋,勾结山西八大晋商通敌卖国,此事发生得太过突然,将我原本的计划全盘打乱。

我只好提前动手,与魏公公及袁阁老赶赴山西,杀了个血流成河,把整个山西翻了个底朝天。

但八大晋商在山西经营多年,根深蒂固,不可能没有后手。

如今,朝廷九边军镇的粮草运送,一直由八大晋商负责。

如今他们全部落网,可九边军镇的粮草供应不能中断,必须尽快找人接手,否则极易引发大乱。”

邓文明听完,恍然大悟,随即点头表示明白。

片刻之后,一名锦衣卫匆匆前来禀报:“启禀大人,两位秦商已经到了。”

江宁神色从容,微笑着说道:“直接让他们上二楼吧。”

锦衣卫领命匆匆离去。不多时,只见两名四十多岁、身着粗布衣衫的中年男子来到包厢门口,恭敬地行礼道:“草民秦有德、秦有义,见过诸位大人。”

江宁并未起身,这时,一旁的曹文诏主动开口说道:“两位东家,本将为你们引荐一下。

这位是锦衣卫指挥使、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江大人,这位是定远侯邓侯爷,还有这位是锦衣卫李千户。

至于本将和满将军,你们都相识,便不多做介绍了。”

接着,曹文昭又笑着对江宁和邓文明说道:“江大人、侯爷,这两位便是末将在陕西征兵之时,与满将军结识的秦商,秦东家。”

江宁面带笑意,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两位秦商,心中不禁暗自感慨,这两人行事确实极为低调。

在当今大明,那些豪商哪个不是在家中穿金戴银,尽显奢华。

然而,大明律明确规定商人不得身着丝绸绸缎制成的衣裳,这二人却特意身着粗布衣衫前来,显然是有备而来。

随即,江宁笑着说道:“二位东家,你们在陕西为朝廷大军捐钱捐粮的义举,本官早有耳闻,心中甚是钦佩。

所以今日特意设宴,宴请二位,不必太过拘礼,还请入座。”

秦有德和秦有义赶忙站起身来,态度恭敬地说道:“身为大明子民,理应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捐钱捐粮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

自从朝廷改制实行新的商税政策之后,我等商人也从中受益颇多。

以往,我等商人走南闯北做生意,每到一处地方,当地官府便会巧立各种名目索要钱财。

若是不送上丰厚的孝敬,这买卖根本就做不下去。

但自从朝廷改制上税之后,我等只需按时依规缴纳税款。

遇到之前那些试图巧立名目盘剥的地方官员时,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当地锦衣卫求助。

不曾想,锦衣卫的大人当机立断,真就整治了那些贪官污吏。

如今,我等在北直隶一带经商,再也没有地方官府敢肆意盘剥,对我等而言,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生意也比以前好做多了。”

随后,江宁笑容满面地说道:“二位东家,先坐下吧,咱们边吃边聊。”

二人听闻,这才小心翼翼地入座。江宁接着笑着问道:“二位东家既然按时向朝廷缴纳商税,那便是大明治下的合法商人。

只要依法纳税,朝廷自然会保障你们安稳经商,绝不再容地方官府肆意敲诈勒索。

不知二位东家是陕西哪里人,平日里具体都经营哪些买卖呢?”

这时,秦有德率先开口回应道:“回江大人的话,草民是陕西榆林卫人士,主要经营药材、粮食、酿酒以及皮毛生意。”

言罢,秦有义紧接着说道:“小人是延安府人士,主要做布匹、粮食,还有牛羊方面的生意。”

江宁听闻二人所言,敏锐地捕捉到一丝异样,旋即微笑着问道:“二位东家,不知你们可有与关外的蒙古人做过生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