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111章 太原风云再起(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各位老铁,今日加更一章,祝大家三八妇女节快乐?ω?】

看着王公公渐行渐远的背影,杨涟和左光斗二人心里皆是“咯噔”一下。

顿时明白,那些卷入走私大案的东林党官员,这回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了。

邹元标的态度,已然表露得再清楚不过。

就在这时,邹元标开口问道:“大洪、共之,你们二人来我府上所为何事?

莫不是也同王公公一样,是为那些卷入走私大案的东林门人求情的?”

杨涟、左光斗二人在朝堂之上,素以“铁骨头、硬汉子”之名着称。

他们平日里刚正不阿,除了和江宁唱对台戏之外,在无任何不良行为。

就连江宁也始终无法从二人身上找出破绽与把柄。

杨涟、左光斗二人赶忙说道:“邹先生,弟子二人此番前来,并非为那些涉案官员求情。

当年先生教诲我们,要忠于国事,不可谋取私利,弟子二人至今铭记于心,不敢忘怀。”

邹元彪闻言,脸色顿时缓和了几分。杨涟赶忙抢先说道:“邹先生,如今山西那边已然乱成一团,这股祸乱紧接着便要蔓延到京城。

弟子忧心江宁和魏忠贤这两个祸害,会借此时机把事情闹得更大,致使更多无辜之人受到牵连,故而特来聆听先生高见。”

邹元标听完,眉头微微皱起,语气平淡地说道:“老夫今日便跟你们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山西那边的事,老夫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至于京城这些卷入案子的东林官员,即便老夫有能力搭救,也不会出手。”

听闻此言,杨涟和左光斗二人顿时心中一凛。

随后杨涟开口问道:“邹先生,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邹元标最后淡淡开口说道:“对于山西之事,老夫只有一个态度,便是任其乱下去。

老夫离开朝堂已几十载,东林门人进入朝堂也有几十载,可为何大明朝堂却毫无起色、不见丝毫变化?

这个问题,你们二人可有想过?

如今东林门人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人早已利欲熏心。

老夫索性就把这当作东林身上烂掉的一块肉,借着这次山西的案子,将这个脓疮挤掉。”

邹元标紧接着又开口说道:“你们二人也别太记恨江宁和魏忠贤,他们这次实则是在帮东林解决大麻烦。”

听到邹元标这话,杨涟和左光斗二人眼睛瞪得老大,满脸都是不甘与疑惑。

随后,杨涟开口说道:“邹先生,江宁和魏忠贤这两个祸乱朝堂的家伙,在朝中兴风作浪。

所到之处,一片混乱,这如何能行?

倘若任由他们这般发展下去,只怕用不了多久,大明的江山都得毁在他们手里。”

一旁的左光斗也跟着点头,表示深以为然。

见两人这般态度,邹元标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你二人在老夫门下听讲解惑多年,本是老夫为数不多的得意门生,可不成想,如今竟如此迂腐。

圣人的书是拿来给人看的,拿来办事一无是处。

你二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老夫今日跟你们说这些,权当是给你们上最后一课。

尽管你们可能一时难以接受,但老夫还是得说下去。

大洪,你从地方县令做起,对政务极为精通,本就该继续留在地方任职。

且不说做到封疆大吏,哪怕只担任一府知府,也远比你在朝堂之上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至少你做知府,还能实实在在地造福一方百姓。

可你却在朝堂四处弹劾他人,给自己树敌无数,对此却毫无察觉,还自以为这是刚正不阿,实则不过是党同伐异罢了。”

杨涟听完,刚想张嘴反驳几句,却一时语塞,不知从何说起。

这时,邹元标又紧接着说道:“共之,你本就擅长水利,理应去工部施展才能。

如今北方连年遭受灾害,百姓苦不堪言,以你的专长,必能为无数百姓谋福祉。

可你却待在督察院,肆意弹劾参奏官员。

表面上看似刚正不阿,实际上却在排除异己,已然有了结党营私的嫌疑。

当年老夫让你们多读《左传》,你们不不以为然。

你们入朝为官时,老夫写信劝你们多读王阳明的书,你二人却嗤之以鼻。

还在给老夫的回信中说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实在是荒谬至极。

现在老夫问你们,孔子所说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究竟是什么意思?

孔子是在告诫世人,做事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

那些东林官员参与通敌卖国、走私军械粮草的大案,致使无数百姓和边疆将士丧命。

如此伤天害理之事,你们难道真的一点都不知晓吗?

二人既没有出言阻止,也未曾上奏弹劾,你们平日里口口声声的一身正气,究竟跑到哪里去了?”

听着邹元标的这番话,杨涟和左光斗二人顿时面红耳赤,内心虽有万般不甘,却实在无言以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见状,邹元标无奈地长叹一声,说道:“你们回去吧,往后什么都别管了。

接下来的事情,不是你们能够参与的。

江宁和魏忠贤,也绝非你们二人可以对付得了的。

他们二人背后,站着的可是皇上。

你们在朝堂之上之所以还能与江宁针锋相对,不过是因为你二人品行端正,没有把柄落在江宁手里。

江宁不屑栽赃陷害,皇上也不愿不教而诛。

可一旦真到了生死相搏的时候,不用皇上开口,江宁随便使些手段,你们二人轻则罢官流放,重则性命不保。

就说这次山西的事,江宁和魏忠贤闹得如此天翻地覆,那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皇上的默许和认可。

皇上要用的人,你们根本扳不倒;皇上不想用的人,你们也保不住。

回去吧。”

杨涟、左光斗二人起身告辞,而后缓缓离去。

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邹元标不禁叹息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语罢,他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原来我们都错了,而且错得太过离谱,看来张居正才是对的。”

…………

此时,在山西境内,江宁率领一众手下,浩浩荡荡地朝着太原城进发。

刚刚抵达城门口,李若琏便带领一队锦衣卫前来迎接江宁。

江宁看到李若琏,笑着问道:“老李,袁阁老呢?”

李若琏赶忙回道:“袁阁老此刻正在巡抚衙门。”

江宁听闻后点了点头,随后便与魏忠贤一同前往巡抚衙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寒朝秘史
寒朝秘史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大魏遗臣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现代医学博士谢宁,一朝猝死,再睁眼成了古代乡村打爹骂娘、卖媳妇的人渣混蛋。上辈子活活累死的他,本想搂着老天派发的美貌妻子懒懒躺平,可妻子和村民的期望,让他被迫努力,他提高粮食产量,广济良方,就连科举也是一骑绝尘。不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状元?谢宁这个现代医学博士根本不怕。一口气考他个大宴朝第一个六元!被皇帝、太子捧为眼珠子之后,谢宁发现庙堂之高,朽木为官,殿壁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形之辈,凶
霸气侧漏漏你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