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时隔多年,老夫如今回想起当年张居正改革的种种,仍记忆犹新,不禁潸然泪下。”
李邦华刚欲开口说些什么,邹元标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接着又缓缓说道:“孟暗呐,当年东林书院创立没多久,为师便察觉到,书院中的这些人已然忘却了最初的本心。‘
忠君报国,下安黎民百姓’,曾经的誓言早已沦为空洞的口号。
他们欺瞒天下人,到最后甚至连自己都欺骗了。
或许时间太过漫长,他们自己都已分辨不清,从嘴里说出的究竟是真心话,还是谎言。
至于最初那颗为国为民的初心,早就被抛诸脑后了。
如今的东林党,只知道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已然成为大明朝身上的一颗毒瘤。”
所以老夫心灰意冷,决然离开东林书院,此后在家潜心读书几十年。
即便如此,老夫仍时刻关注着朝廷局势。
果然,一切皆如老夫所料,党争之事愈演愈烈,犹如脱缰野马,难以遏制,而大明的国事也随之日渐衰弱。
说到此处,邹元标已泪流满面。
显然,这位历经沧桑的老大人,内心实在不堪忍受这般残酷的现实。
遥想当年,他们满怀着一腔热血与赤诚初心,却未曾料到,最终换来的竟是亲手培育出一颗祸害大明的毒瘤。
这其中的悲痛与无奈,如鲠在喉,让这位老人泣不成声。
李邦华闻听此言,心中亦是五味杂陈,忍不住深深叹息一声。
他深知恩师所言句句属实,东林党发展至此,早已背离了最初的宗旨。
看着恩师那悲痛的模样,他既为东林党的变质感到痛心,又对大明如今的局势充满忧虑。
看着李邦华满脸忧虑、叹息不已的模样,邹元标缓缓抬手,轻轻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旋即展颜一笑,说道:“孟暗啊,你也不必如此忧心忡忡。
好在上天慈悲,眷顾大明,给这风雨飘摇的江山送来了一位堪称‘圣人’的天子。
原本光宗皇帝继位之际,老夫便动了再度入朝为官的念头,一心想着能为朝廷再尽绵薄之力。
可谁能想到,光宗皇帝仅仅登基一个月,便骤然驾崩。
据老夫所知,这背后东林党人可是没少暗中发力。”
“当今天子年少登基,老夫起初还担忧朝廷局势会愈发不可收拾,党争恐怕会变本加厉。
然而不曾想,天子圣明睿智,宛如在大明历史那暗流涌动,奔流不息的长河中,于朝堂这片汪洋里毅然抛出一块擎天巨石。
这巨石入水,瞬间掀起的巨浪,足以彻底打破朝堂现有的微妙局势,为大明千千万万的百姓谋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全新出路。”
邹元标说到此处,眼中满是憧憬与期待,神色愈发激昂:“老夫坚信,要不了多久,底层的黎民百姓便能重新对朝廷重拾信心。
如今朝堂之上推行的每一道国策,都犹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剑,直刺百年来党争给百姓带来的累累伤痛。
当朝堂之上那些各个党派还在为了一己私利,相互倾轧、争斗不休之时。
他们却浑然不知,在天子的支持与默许之下,这颗巨石所掀起的滔天巨浪,已然让朝堂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所以,老夫坚定不移地相信,用不了多久,大明必将重现辉煌,而且这辉煌定能远超成祖和太祖在位之时。”
说到这儿,邹元标情绪激动,脸色涨得通红,仿佛已然看到了大明未来那繁荣昌盛的盛景。
说到此处,邹元标脸上笑意盈盈,目光炯炯地看向李邦华,饶有兴致地问道:“孟暗,你可知为师所说的这块‘擎天巨石’究竟是谁?”
李邦华听闻此问,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神色凝重,似乎在脑海中仔细思索权衡。
良久之后,他嘴唇微动,口中缓缓吐出“江宁”二字。
邹元标听完,顿时仰头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爽朗而开怀,仿佛压抑已久的畅快在这一刻尽情释放。
笑罢,他双眼明亮如星,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对李邦华答案的认可与赞许。
这时,邹元标笑着问道:“孟暗啊!
你如何评价这位年纪轻轻便手握重权的江大人?”
李邦华沉思片刻后说道:“江大人行事风格独特,如天马行空一般,不能以常理去揣测。
没有人能确切知晓他心中到底在谋划些什么。
自从他进入朝堂,驱逐东林、改革商税、肃清贪官、大兴武举、整顿京营,每一件大事背后,都有他运筹帷幄的身影,并且他总能与天子齐心协力,共同推动这些举措。”
接着,李邦华继续说道:“江大人行事,乍看之下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然而细细探究,却能发现他实则步步为营,每一步都暗藏深意。
起初,弟子着实有些瞧不上这位江大人,毕竟他太过年轻,资历尚浅。
据弟子所知,这位江大人乃是皇上在民间结交的挚友,二人关系亲如手足,皇上几次三番登门拜访,甚至生拉硬拽,才将这位江大人请进朝堂为官。
原本,弟子以为皇上会借助魏忠贤来制衡朝臣,打压东林党,未曾料到,最终挑起这大梁的,竟是这位江大人。”
邹元标听闻,一边捋着胡须,一边笑着说道:“这也是为师始料未及的呀。
相较之下,江大人堪称一块能撑起天地的巨石,而魏忠贤,充其量不过是块普通板砖罢了。”
这时,邹元标笑着说道:“孟暗,你可知为师在这位江大人身上看到了故人的影子?”
李邦华听后,一脸疑惑,恭敬问道:“敢问老师,是哪位故人?”
邹元标捋着胡须,微笑着说:“张居正。”
听闻此言,李邦华不禁大惊失色。
邹元标笑着解释道:“江大人的行事风格,虽与张居正截然不同,然而所达成的效果却与张居正有几分相似。
所以,老夫坚信这位江大人便是中兴大明的关键人物。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当年张居正担任首辅之时,年事已高,而万历皇帝还是少年天子,长此以往,君臣之间渐生嫌隙,离心离德,最终导致张居正死后被清算,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凄惨下场。
但当今天子年少,这位江大人同样年轻,且君臣二人情同手足。
倘若天子与江大人能够齐心协力,不出十年,大明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为了助这位江大人一臂之力,老夫便安排人在辽东沈阳,将勾结建奴的事情揭露出来,也算是给江大人打开了一道突破口。”
听闻此言,李邦华大为震惊,赶忙开口问道:“恩师,如今朝堂之上,成国公朱纯臣、阳武侯薛濂、东林党钱谦益,还有前任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及其子骆养性勾结建奴之事,竟是您安排人捅出来的?”
邹元标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锦衣卫千户宇文风,早年曾在老夫门下受教。
东林党人的事情,老夫虽已多年未曾过问,但仍知晓一些内幕,便安排人把一些消息透露给宇文风,不曾想竟牵连出如此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