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86章 辽东大捷(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努尔哈赤撤兵后,沈阳城的守军开始休整。

这一仗,明军虽说干掉了8000多名女真八旗兵,可沈阳城这边损失也极为惨重。

八旗大军接连攻城,沈阳城里的士兵战死了5000人。

贺世贤带着5000士兵出城去冲击八旗军,结果折损了4000人,最后只带着1000多人撤回了沈阳城。

沈阳城外,还有十几处军事堡垒被清兵攻破,又损失了3000多士兵。

沈阳城下,老百姓也遭了殃,将近5000人丧生。

这场战斗,实在是太惨烈了 。

洪承畴和熊延弼迅速拟好奏折,用最快的驿马加急送往京师。

同一时间,锦衣卫宇文风也快马加鞭,将密报送往京城。

辽东传来的大捷消息,像一阵旋风般席卷京师,整个京城瞬间沉浸在狂喜之中。

此刻,朱由校正在皇宫御书房内,满心焦虑地来回踱步,翘首以盼。

一同等待的,还有江宁以及内阁六部的诸位重臣。

当那令人热血沸腾的捷报终于呈到眼前,众人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朱由校迫不及待地展开军报,读完后,兴奋得满脸通红,高声说道:“好!打得实在太好了!

这可是自萨尔浒之战后,我大明将士首次取得的大捷,歼敌8000人,这战果堪称辉煌!”

孙承宗也在一旁点头称赞:“没错,经此一役,我军军心士气必将大振。

只要我们后续妥善经营,恢复元气,再寻机反攻,建奴不足为惧!”

江宁顿时长舒了一口气。

此前,他一直忧心忡忡,生怕沈阳有失。

一旦沈阳沦陷,辽东的明军便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战场局势此消彼长,往后的形势只会愈发艰难。

好在洪承畴没辜负大家的期望,最终成功守住了沈阳城 。

朱由校满脸笑意,开口说道:“这毛文龙当真是个人才!

瞅准时机,一把大火将后金那帮贼子的粮草与战马烧了个干净,还把佟养真那狗贼给活捉了,这次立下了大功。

不过,这贺世贤身为沈阳总兵,却擅自出城迎战,全然不顾沈阳城的安危。

虽说沈阳最终没丢,可他这罪责也推脱不掉。

诸位爱卿,都来商议商议,该如何嘉奖毛文龙,又该怎么惩处贺世贤 。”

江宁心中暗自赞叹,这毛文龙当真和历史记载的一样,足智多谋。

关键时候,一把火就把建奴的粮草辎重烧了个干净,直接让贼军阵脚大乱,还能在乱军之中救下贺世贤。

要是把毛文龙安置到皮岛,他发挥的作用肯定更大。

念及此处,江宁站起身,拱手行礼,面带微笑地说道:“陛下,毛文龙此次立下不世之功。

臣以为,可将毛文龙派驻皮岛,设立东江镇,让他在后方牵制建奴。

如此一来,定能为辽东战局增添助力 。”

朱由校听闻此言,陷入了沉思。

开设东江镇,这意味着朝廷又得拨出大笔军饷。

当下辽东局势虽因这场胜仗有所好转,可辽东将领们虽说立下战功,却已隐隐显露出军阀的做派。

朱由校身为皇帝,对于军权的掌控极为看重,自然是绝不允许手下将领拥兵自重,成为尾大不掉的军阀势力。

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江宁,和他有着兄弟情分。

过了好一会儿,朱由校微微皱眉,缓缓开口道:“爱卿所言,朕也明白。

毛文龙此举确实有功,派驻皮岛牵制建奴,于战局有利。

只是这增设军镇,耗费军饷不说,若管控不当,恐生变数。”

江宁一听,心里便明白了,自己这位朱兄是担忧把毛文龙派到皮岛后,他会像个土皇帝一样,彻底脱离朝廷掌控,那可就麻烦大了。

正想着,孙承宗站了出来,恭敬说道:“陛下,老臣觉得江大人的提议十分妥当。

将毛文龙安置在皮岛,设立东江镇驻军,能极大程度牵制建奴兵力。

如此一来,哪怕建奴大军来犯,他们也不敢倾巢而出。

从正面来看,辽阳、沈阳所承受的压力能得到缓解。

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消耗的军饷其实不会太多。

若陛下顾虑管控问题,可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前往皮岛,再精心挑选将领。

到时候,让毛文龙直接前去赴任,如此安排,应能确保万无一失 。”

江宁听了孙承宗这一番话,不禁在心里感叹,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依照孙承宗的办法,东江镇组建完成后,直接将毛文龙空降到那里。

到时士兵和将领都是朝廷安排的,毛文龙要是一心为朝廷效力,那自然万事大吉。

可他要是有私心杂念,手下的将领和士兵未必会听他指挥。

江宁对孙承宗的提议深感认同。

朱由校沉思了一会儿,随后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依孙师傅所言,在皮岛设立东江镇,任命毛文龙为总兵,拨给他五万兵马,命他全力牵制建奴。”

江宁赶忙上前一步,启奏道:“陛下,臣以为可下旨将毛文龙召回京师,同时把佟养真这叛贼押解回来。

待陛下论功行赏之后,让毛文龙从山东登莱乘船出发,前往皮岛驻军。

此外,可传旨给山东总兵杨国栋,命他即刻招募五万士兵,加以整训后送往皮岛驻守。

届时,朝廷再选派得力将领,前去辅助毛文龙,如此安排,应能万无一失。”

朱由校听后,点头应道:“就依江爱卿所言。”

眼见毛文龙的封赏事宜已定,接下来便轮到商讨贺世贤的处置问题。

朱由校眉头紧皱,叹息一声,说道:“孙师傅,沈阳城下的5000名百姓,这又该如何是好?

此事一旦言官上奏弹劾,若是处置不当,恐怕又会引发朝堂争端啊。”

孙承宗上前一步,进谏道:“陛下,贺世贤此次擅自出城迎敌,险些酿成大祸,不过念在他在战事中也立下了一些功劳,还望陛下从轻发落。”

就在此时,温体仁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朝廷可在邸报中宣称,这5000名百姓乃是自愿冲击建奴大军,皆是以身殉国。

待那时,朝廷再下令予以嘉奖。

如此举措,或许能够堵住言官之口。”

朱由校面露疑惑,问道:“这般做法,当真可行?”

孙承宗沉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以目前形势来看,似乎也唯有此计。

否则,贺世贤恐怕性命堪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寒朝秘史
寒朝秘史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大魏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