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江宁急忙上前把侯方域扶起来,说道:“拜本官为义父这事,以后就别再提了。
你年龄比本官还大几岁,这要是传出去,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今后在军营里好好干,争取干出一番成绩。”
侯方域听了,擦了擦眼泪,说道:“义父放心,孩儿今后一定好好努力,不辜负义父的期望。”
江宁一听,只感觉血压“噌”地往上升。
立刻一脸严肃地说:“本官都说了,别再提拜义父这事,不然本官现在就把你送回国子监。”
侯方域一听,吓得赶忙改口:“大人放心,学生以后再不提了,您可千万别把学生送回去,国子监的日子,简直不是人能过的!”
随后,江宁又好言安慰了侯方域几句,便吩咐杨嗣昌将一众学子带下去妥善安排。
随后,他转头对李邦华苦笑着说道:“你瞧瞧这王绍徽,也实在是太狠了,把这些学子都折磨成啥样了。
你看侯方域,堂堂官家子弟,都宁愿拜我为义父,也不想再回那国子监了。”
李邦华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毕竟是魏公公举荐的人,这行事风格和魏公公有些相似,倒也在情理之中。”
两人对视一眼,不禁笑了起来。
笑声在空气中散开,似乎带着对这荒诞局面的无奈与调侃。
此时,在内阁办公房里,孙承宗缓缓放下手中的奏章,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一旁的袁可立过了半晌,开口问道:“孙阁老,您在思索何事呢?”
这时,薛国观也抬头望向孙承宗。
孙承宗叹了口气,说道:“老夫打算辞去兵部尚书这一差事。”
听到这话,袁可立不禁有些疑惑,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孙承宗回答道:“如今朝中,江大人为了提升武将地位,与文臣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
这段时间,李邦华协助江大人整顿京营军务,虽说成果显着,但推行起来举步维艰,局势不容乐观。
老夫身为内阁首辅,又兼领兵部尚书一职,江大人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开口求援。
但老夫也不能对此视而不见,所以老夫打算卸下兵部尚书之职,让李邦华接任,也算是帮江大人一把。”
听到这里,袁可立神色不由变得郑重起来,说道:“孙阁老深明大义,着实令人佩服。”
薛国观也跟着行了一礼,表示认同。
孙承宗自嘲地笑了笑,说道:“老夫不过是尽了臣子的本分罢了。
如今国事艰难,老夫虽忝居内阁首辅之位,却也仅仅只能勉强维持这复杂的局面。
咱们扪心自问,若不是江大人入朝为官,不断为朝廷带来源源不断的银子,只怕如今的局势只会愈发糟糕,雪上加霜啊。”
随后,孙承宗写好奏折,交由司礼监呈递给朱由校。
朱由校看到孙承宗的奏折后大惊失色,赶忙在御书房召见孙承宗,开口问道:“孙师傅,您为何要辞去兵部尚书一职?
是公务太过繁重,还是有其他原因?”
这时,孙承宗微笑着解释道:“有劳陛下关心,老臣之所以辞去兵部尚书一职,实则是想帮江大人一把。
江大人整顿京营军务,表面上成效显着,可实际上推行起来困难重重。
如今,朝中文武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老臣身为内阁首辅,又是兵部尚书,自当为江大人助力。
还望陛下成全。”
朱由校听闻,眼眶瞬间湿润,赶忙起身将孙承宗扶起,动容地说道:“如此一来,便辛苦孙师傅了。”
随后,他对方正化说道:“方大伴,传司礼监拟旨,加封孙师傅为太子太傅、光禄大夫。”
孙承宗赶忙跪地领旨,高声谢恩。随后,他挺直脊背,再度开口:“陛下,老臣还有一事启奏。
老臣举荐兵部左侍郎李邦华接任兵部尚书之位。
李邦华对军务极为精通,这段时间又与江大人配合得极为默契。
若由他辅佐江大人整顿军务,想必江大人能少些阻碍,多一份得力臂助。”
朱由校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思索与考量,片刻后,坚定地说道:“孙师傅所言极是,李邦华确有才干,朕准了。”
孙承宗心中一松,脸上浮现欣慰之色,再次行礼:“陛下圣明,如此,大明军务有望振兴,江山社稷之福啊。”
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这都多亏孙师傅谋划,往后朝堂之事,还望师傅多多建言。”
孙承宗应下,又与朱由校就朝局诸事商议了一番,才告辞离去。
两天后,方正化捧着圣旨前来宣读。李邦华听完,赶忙跪地领旨谢恩。
可他心里犯起了嘀咕,怎么突然就升任兵部尚书了呢?
江宁也满心疑惑,开口问道:“方公公,孙阁老为啥要辞去兵部尚书这个职务啊?”
方正化压低声音说:“江大人,这是陛下特意叮嘱我跟您说的。
孙阁老这么做,是为了让李大人更好的帮您整顿军务,希望您和李大人往后能齐心协力,把军务整顿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江宁一听,瞬间明白了,原来孙承宗这位老大人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呢!
他连忙笑着点头,说道:“方公公,麻烦您回去转告皇上,我知道了。
我一定和李大人用心整顿军务,绝对不会辜负陛下和孙阁老的期望。”
说完,方正化便匆匆离开了。
随后,江宁满脸笑意,朝着李邦华拱手说道:“李大人,恭喜恭喜啊!”
李邦华听闻,苦笑着自我调侃道:“江大人,您可别拿老夫打趣了。
一切还得仰仗您牵头。
如今皇上和孙阁老都表明了态度,往后啊,老夫定当毫无保留地全力支持您!”
接下来几天,江宁雷厉风行地展开行动。
他首先着手在天津和山东登莱组建水师。
从鄱阳湖水师抽调兵力,充实到这两地。
山东登莱的地理位置极为关键。
在历史上,袁可立巡抚登莱时,就在此地训练水师,为毛文龙提供源源不断的钱粮支援,让毛文龙得以在皮岛有效牵制后金,使其不敢全力进犯辽东。
江宁对天津水师的训练同样极为重视。
天津紧邻运河,靠近大海,往来商船川流不息,其中有不少私自下海经商、从事走私活动的不法官商。
一旦天津水师训练有成,便能有力打击这些走私官商,而且还具备远航的能力 。
对于天津和登莱两地水师的领兵人选,江宁脑海中第一个闪过的便是俞大猷之子俞咨皋,他如今已被追封为镇海伯。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俞咨皋堪称水战行家。
彼时,他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多次率部与荷兰人激战,成功收复澎湖,为沿海地区抵御外敌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无常。
在后来与海盗头子郑芝龙的较量中,俞咨皋阴沟翻船,身败名裂。
如今,江宁将俞咨皋调到登莱去训练水师,心想如此一来,应该能避免历史上那场致使俞咨皋身败名裂的悲剧发生。
可紧接着,天津水师的人选问题又让江宁犯了难。
当下天津总兵是猛将何可刚,然而何可刚在水战方面并不擅长,这可把江宁愁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