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75章 为张居正平反(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众人见江宁来了,立刻有不少人满脸堆笑地上前打招呼,其中有内阁的薛国观、户部的郭允厚、工部的徐光启,还有他新收的手下官应震 。

江宁也极为热情,一一与众人回礼。就在这时,魏忠贤远远瞧见江宁,便快步跑了过来,满脸笑意道:“江大人,看来您这回是彻底恢复好了!”

江宁点点头。魏忠贤接着又说道:“江大人,您能回朝当值,咱们底下这些人心里可就踏实多了。

这段时间您在家养病,大家伙儿总觉着心里空落落的,干活都没了主心骨。”

江宁听了,心里一阵无奈,老魏这话,咋听着自己倒像是个专权的奸臣头子了呢 。

就在这时,一群东林党官员走了过来。

为首的人须发全白,身后跟着杨涟、左光斗等一众东林党官员。

见状,温体仁赶忙凑到江宁耳边,低声提醒:“江大人,那位便是东林党的邹元标。”

江宁微微点头示意。

没一会儿,邹元标带着杨涟、左光斗来到江宁面前,施了一礼,笑着说道:“江大人,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如今已然是我大明朝的国之重臣。”

江宁微微一怔,随即开始仔细打量起邹元彪。

只见这老头儿留有三缕长须,须发皆白,一双眼睛极为清澈。

江宁见状,心中不禁大为惊讶。

眼前这人,要么极为善于伪装,城府深不可测;要么就是心思单纯之人。

但江宁无论如何,都不敢轻易将这位东林党大佬当作心思单纯之辈 。

江宁也笑着回礼道:“邹老大人老当益壮,如今再度入朝为官,才真正是我等晚辈的楷模与榜样。”

邹元标抚着长须,哈哈大笑起来:“老夫如今都七十高龄咯,哪比得上江大人年轻有为啊。”

江宁心里一阵惊讶,没想到这老家伙居然跟自己玩起了商业互吹。

再瞅瞅邹元标身后的杨涟和左光斗,两人脸色铁青,对他理都不理。

就在这时,宫门缓缓打开,江宁笑着提醒:“邹老大人,宫门开了,咱们该上朝啦。

您是前辈,您先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邹元标也不推辞,迈着稳健的步伐朝宫内走去。

这可把魏忠贤给急眼了,他忍不住冷哼一声:“这个老棺材瓤子,跟他客气两句,还蹬鼻子上脸了。”

江宁笑了笑,便领着一众手下走进宫门。

来到大殿之上,文武官员分列两旁。此时,英国公张维贤、定国公徐希正巡视辽东,江宁身旁站着成国公朱纯臣。

这朱纯臣见了江宁,竟冷哼一声,瞧都不瞧他一眼。

江宁心里暗骂:“不知死活的东西,回头有你哭的时候。”

就在这时,只听方正化扯着嗓子高喊:“皇上驾到!”

众人连忙行礼。

只见朱由校身着龙袍,稳稳坐上龙椅,面带笑容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可有本要奏?”

就在这时,邹元标颤颤巍巍地从队列中走了出来,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朱由校微微点头,应道:“准奏。”只见邹元彪掏出一本奏本,缓缓开口:“老臣恳请陛下下旨,为张居正平反。

当年张居正主持改革,推行诸多举措,于国有大功啊。”

朝堂之上瞬间一片哗然。

一些官员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

张居正改革虽曾让明朝一度出现中兴之象,但改革触动了不少权贵的利益,在他死后,被抄家夺爵,其改革措施也大多被废除。

如今邹元彪提出为其平反,无疑是在朝堂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江宁微微皱眉,他深知张居正改革的利弊,也清楚这件事背后东林党可能的盘算。

而魏忠贤则脸色阴沉,在他看来,东林党此举定是不怀好意,想借此扩大影响力,为他们自己谋利。

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官员则面露期待之色,紧紧盯着龙椅上的朱由校,等着陛下的回应。

朱由校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如今,事隔多年,当年之事朕也不再多言。

张居正为国家操劳,功绩有目共睹,这一点毋庸置疑。

朕准了邹爱卿所奏,即刻下旨为张居正平反,恢复其生前一切荣耀。”

此言一出,朝堂上再度炸开了锅。支持张居正改革的官员面露欣慰之色,觉得此举是对张居正功绩的认可,也彰显了陛下的英明。

江宁心中暗自思忖,这邹元标选在此时提出此事,时机拿捏得十分巧妙。

如今朝堂局势微妙,皇帝此举,不知会对各方势力的平衡产生怎样的影响。

魏忠贤则狠狠瞪了一眼邹元标,心中暗忖,东林党这是又在搞事情,借为张居正平反来扩充自身声望,日后怕是更难对付了。

邹元标听闻皇帝准奏,满脸激动,跪地叩谢:“陛下圣明!张居正泉下有知,也定当感恩陛下之恩典。”

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纷纷跟着跪地,高呼万岁,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看着东林党一众官员那兴高采烈的模样,朱由校又开口说道:“那就让礼部尚书顾秉谦负责主持张居正平反的相关事宜吧。”

原本还满脸欢喜的东林党官员们,听到这话,瞬间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

他们心里清楚,顾秉谦可是魏忠贤那边的人。

本想着借着为张居正平反的事儿,在朝堂上提升东林党的影响力,结果忙来忙去,到头来竟然要被别人把这成果给抢走了。

听到朱由校指定由顾秉谦主持张居正平反的相关事宜,江宁在心里暗自给这位朱兄点了个赞。

如此一来,可不就是让东林党人白忙活一场,最终功劳都归了顾秉谦嘛。

顾秉谦怎么说也是自己人,他可是魏忠贤的铁杆死党,更是坚定的保皇派。

随后,江宁仔细打量起邹元标,却惊讶地发现,这老狐狸神色镇定,丝毫不见慌乱,一脸平静得仿佛此事与他毫无关系。

但杨涟和左光斗可坐不住了。

在他们眼中,要是能把这差事揽到手里,东林党便能借此大大扩充影响力。

于是,二人急忙站出来表明态度。

杨涟率先开口:“陛下,臣以为由邹元标老大人主持张居正的平反事宜,最为妥当。”

朱由校闻言,脸色瞬间一沉,冷冷问道:“这是为何?

难道顾秉谦身为礼部尚书,还主持不了张居正平反这差事?”

天子这话的弦外之音,满朝文武都听得明明白白。

可杨涟和左光斗这回像是铁了心,已然豁出去了。

杨涟再次高声说道:“启禀陛下,顾秉谦向来以江宁、魏忠贤马首是瞻,虽位居礼部尚书之职,却在朝中结党营私,实在难当为张居正平反的重任。”

这时,顾秉谦不慌不忙,脸上挂着笑容反问道:“杨大人,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本官与江大人、魏公公交情不错,就成了结党营私?”

杨涟冷哼一声,毫不客气地回道:“顾秉谦,你与江宁、魏忠贤狼狈为奸,朝中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你事事都听他们二人的,张居正于国有大功,为其平反可是至关重要的大事,怎能交到你这等奸佞之人手中!”

随着杨涟这番话出口,可把顾秉谦气得够呛。

就在此时,官应震站了出来,高声说道:“启禀陛下,杨大人此言差矣,臣要弹劾他!”

杨涟顿时愣住了,他向来都是弹劾别人的主儿,今儿个竟有人来弹劾自己,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官爱卿,你且说说看。”

官应震一脸严肃,正色道:“杨涟、左光斗二人所言荒谬至极。

顾大人身为大明朝的礼部尚书,领的是朝廷俸禄,办的是陛下交付的差事,与江大人、魏公公能有什么不当关联?

杨大人此举,分明是在污蔑朝廷重臣,臣恳请陛下重重责罚二人。”

江宁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对杨涟和左光斗二人早已厌烦透顶。

这两人正事不干,整天就知道在朝堂上窝里斗,实在是让人心寒。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现代医学博士谢宁,一朝猝死,再睁眼成了古代乡村打爹骂娘、卖媳妇的人渣混蛋。上辈子活活累死的他,本想搂着老天派发的美貌妻子懒懒躺平,可妻子和村民的期望,让他被迫努力,他提高粮食产量,广济良方,就连科举也是一骑绝尘。不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状元?谢宁这个现代医学博士根本不怕。一口气考他个大宴朝第一个六元!被皇帝、太子捧为眼珠子之后,谢宁发现庙堂之高,朽木为官,殿壁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形之辈,凶
霸气侧漏漏你一脸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