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江宁绞尽脑汁,越想心里越烦闷,突然灵机一动,既然皇上想让自己弄点特别的,那就给皇上整一个“大明不妙曲”。
随后,江宁坐在办公房里,清了清嗓子。
开始唱起来:“花开又花谢花满天,是你忽隐又忽现,朝朝又暮暮朝暮间,却难勾勒你的脸 ,我轻叹浮生叹红颜,来来去去多少年,半生的遗憾谁来写,唯有过客留人间……”
他沉浸在自己的歌声里,一边哼唱一边打着节拍,想象着大婚当日,这首曲子在婚礼上响起时众人的反应,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似乎已经看到了皇上满意的神情 。
就在这时,门外隐隐传来了哭声。江宁心中疑惑顿生,不禁想: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会有人在自己办公房门口哭泣呢?
随后,江宁快步打开房门,只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满脸泪痕,竟然是信王朱由检。
江宁赶忙躬身行礼,恭敬道:“臣见过信王殿下,不知信王殿下来微臣这锦衣卫镇府司,所为何事?”
朱由检一边哽咽,一边用袖子擦着眼泪,开口问道:“江大人,刚才是你在唱歌吗?”
江宁一愣,有些尴尬地点了点头,回答道:“回殿下,正是臣在唱。”
朱由检擦了擦眼泪,皱着眉头说道:“为何本王听了,有种全家死光了的感觉呢?”
听到这话,江宁眼睛瞪得老大,心中暗自惊讶:这“大明不妙曲”对老朱家的人来说,影响这么大的吗?
江宁赶忙赔着笑脸解释道:“臣不过是闲来无事,随便哼唱两句。
殿下要是不喜欢听,臣以后不唱便是。”
这时,朱由检摆了摆手,依旧哽咽着说:“江大人,你唱得真好听,本王也很喜欢听。
可不知为何,一听这首歌,本王就觉得像全家都遭遇了不幸,心里难受得只想哭。
不禁就想起了我那可怜的母妃,还有我那登基不足一月便驾崩的父皇。”
江宁一时语塞,站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实在不知该如何回应。
过了片刻,江宁开口问道:“不知殿下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这时,朱由检擦了擦眼泪,神情严肃地说:“江大人,本王今日前来是要检举。
本王要检举自己的几位老师。”
江宁面露疑惑,问道:“殿下,之前教导您的几位老师,不是已经被陛下下旨查办了吗?
听说还是东厂魏公公亲自督办的此事。”朱由检点了点头,说:“之前那几个祸国殃民的家伙,确实被魏忠贤处理掉了。
后来皇兄又给本王重新指派了几位老师。
但经过本王这几日的观察,发现他们全是些道貌岸然、贪污腐败的堕落之徒。
所以,本王今日来你这儿,就是要检举这几个败类。”
听到这话,江宁惊讶得嘴巴大张,心里暗自思忖,真不知道该说这位信王是运气太差,还是胆子太大。
学生检举老师这种在古人眼中大逆不道的事情,竟然就发生在自己眼前。
尽管心中惊讶,可江宁秉持着执法公正的原则,还是亲自郑重地接见了信王朱由检。
在朱由检详细且有条不紊的一一列举下,江宁认真地将所有罪证都记录了下来,随后语气坚定地表示一定会尽快彻查此事,给信王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时,朱由检一脸严肃认真,目光坚定地说道:“江大人,这几个败类就交给你处置了。
要是皇兄之后再给我派来的老师还是这种道德败坏之人,本王必定会接着举报。
偌大的大明朝,本王就不信找不出几个清正廉洁的人来当本王的老师!”
说完,朱由检转身告辞离去。
看着朱由检离去的背影,江宁久久没有说话。
他心里清楚,从今日起,这位日后历史上的崇祯帝,怕是真要彻底成为“老师克星”了,只要发现老师有问题,便会毫不留情地进行检举。
江宁将罪状整理得条理清晰后,差人唤来了许显纯。
许显纯一到,江宁便将罪状递过去,神色认真地说道:“老许啊,这是信王亲自交办的案子。
你可一定要办得仔细些,必须彻查清楚,随后依法严惩,绝不能有半点马虎。”
许显纯接过罪状,只瞧了一眼,便顿时愣在原地,满脸诧异道:“这上面的官员,不都是信王殿下的老师们吗?”
江宁郑重其事地点点头,“没错,正是信王殿下亲自检举的,所以其中的重要性,你心里应该有数。”
许显纯一听,只觉一阵头皮发麻。
学生检举自己的老师,这种事在常理看来实在是离谱至极。
可他也明白此事非同小可,不敢有丝毫懈怠,赶忙躬身领命,下去着手办案了。
随后,工部尚书徐光启风风火火地跑来找江宁借人。
江宁一脸纳闷,心想自己手下人手都紧巴巴的,哪还有多余的人借给工部呢?
可徐光启哪管这些,见江宁不答应,立马开始撒泼打滚耍起无赖来,江宁当场就看傻了眼。
徐光启指名道姓,非要宋应星和陈子龙二人去工部帮忙。
江宁赶忙拒绝,解释道:“这两人我有大用,种植玉米和番薯的事儿,全指着他俩呢。”
徐光启一听,毫不客气地把江宁数落了一顿,气呼呼地说:“就这么点小事,还用得着他俩?
江大人,你先把这两人借给老夫,我保证让他俩把种植红薯和土豆的详细情况都记录下来,之后再从户部给你挑几个经验丰富的农官,去帮你种那两千倾地。”
江宁仔细想想,觉得徐光启说的也在理,便点头答应了。
徐光启喜出望外,领着宋应星和陈子龙,高高兴兴地回工部去了,也不知道究竟要让他们去忙些什么。
这时江宁想起恩科武举马上就要开始了,便派人把李若琏找来,询问相关情况。
李若琏面露尴尬,禀报道:“启禀大人,各地文武举子差不多都已陆续抵达京城。
文人还好,顶多就是相互对骂几句。
可武人就不好控制了,时不时就大打出手。最近顺天府尹刘宗周大人,为了处理这些事,整日忙得焦头烂额。
这些举子打不得也抓不得,实在棘手。”
江宁听完,顿时火冒三丈,猛地一拍桌子,怒道:“召他们进京是来参加武举考试的,不是让他们来打架斗殴的!
老李,你立刻去贴出告示,告诫所有在京参加武举的举子,不论身份如何,只要敢聚众闹事、大打出手,一律剥夺功名,发配戍边军前效力,终身不得再参加考试。”
李若琏赶忙领命,去张贴公告。
随后,江宁吩咐将猛如虎和虎大威叫来,三人换上便装,准备上街查看情况。
刚出门不久,江宁一行来到一处茶楼。
只见茶楼里坐满了参加恩科的举子,有趣的是,文人在二楼,武人在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