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朱由校更是气得双眼冒火,毕竟他的爱好就是做木工,也算是半个手艺人,而工部工匠也算是他的“同行”。
一旁的薛国观赶忙站出来,满脸钦佩地说道:“江大人体恤工匠们的艰难处境,这等胸怀,真是宅心仁厚啊!”
说罢,他转身面向朱由校,恭敬地拱手行礼,接着说道:“陛下圣明,下令将这群贪官污吏一网打尽,必定能让百姓们对陛下感恩戴德。
陛下这一举措,实乃为江山社稷谋福祉,为黎民百姓伸正义啊!
百姓们定会铭记陛下的大恩大德,更加拥戴我大明王朝。”
眼见薛国观站出来给自己帮腔,江宁微微一笑。
这时,孙承宗面色凝重且复杂地说道:“江大人,你此次能帮工匠们解一时之困,却难以保他们一世无忧。”
江宁一脸疑惑,问道:“孙阁老,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孙承宗缓缓解释道:“自本朝太祖皇帝定下规矩,士农工商阶层分明。
匠户们世代承袭,不得参加科举,也不能经商,这样的制度一代传一代。
此次你虽惩治了这些贪官,可往后又当如何?”
江宁听完,不禁眉头紧锁,孙承宗所言句句属实,毕竟自己身处的是等级森严、人吃人的封建时代,种种制度弊端根深蒂固,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
随后,江宁一脸郑重地说道:“工匠们的地位实在太过低下。
他们当中有不少能工巧匠,不仅研制出百姓日常所需的物件,还助力大明打造火枪火炮,抵御外敌。
要是他们能得到公正的对待,得以全身心投入工作,那制造出来的火枪火炮威力必定更加强劲。
如此一来,日后大明将士便能少流些血,多歼灭一些敌人。”
朱由校不禁微微点头,就连孙承宗、袁可立和薛国观,也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江宁所言的确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横亘在众人面前的祖制,却仿佛一条难以逾越的天渊,令众人一时间心生无力之感。
朱由校咬了咬牙,“朕这就下旨废除匠户们的世袭制,从今往后改为招募制。”
这时,一旁的孙承宗赶忙劝阻:“陛下,如今时机还不成熟,您要是贸然下旨,必定会引得朝臣纷纷上书弹劾。”
朱由校听后,陷入了沉默。
这时,江宁突然灵机一动,开口道:“陛下,咱们不妨换个思路。
陛下可以下旨成立一座大明皇家科技院,把那些能工巧匠都召集进去,让他们专心研制火枪火炮。
只要他们有成果,就授予相应官职,以此提高他们的地位和待遇。
至于工部兵杖局,也改成招募制。
这么一来,原有的工匠们地位得以提升,就会更用心为朝廷效力;新招募的工匠要是觉得受到不公平对待,随时可以离开。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朱由校听了,不住点头,接着转头问:“孙师傅,内阁对此意下如何?”
孙承宗、袁可立和薛国观三人凑到一起,小声商议了片刻。
之后,孙承宗代表发言:“陛下,臣认为此法可行。”
薛国观和袁可立也跟着点头,附和道:“臣等同样觉得此法可行。”
最后,朱由校下定决心,说道:“那朕这就下旨成立大明皇家科技院!”
接着,江宁又详细补充了一些具体细节,在场众人,包括大明天子朱由校,都不禁连连点头。
随后,内阁三位大臣起身告辞,回去着手安排相关事宜。
这时,江宁刚想悄悄溜走,就被朱由校叫住:“江爱卿,你先别走,朕还有事跟你说。
过几天,你和礼部尚书顾炳谦帮朕去纳征,你可要准备周全了。”
江宁听明白了,这是帮皇帝去下聘礼,赶忙开口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给陛下把好关。”
朱由校又开口询问:“武举恩科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江宁一下子愣住了,居然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
朱由校有些疑惑:“朕下旨让英国公张维贤和定国公徐希,担任恩科武举的副考官,他们难道没找你沟通?”
江宁满脸疑惑地说:“陛下,臣完全不知道这事儿啊!”
听到这话,朱由校顿时火冒三丈:“朕几天前都下旨给他们了,他们到现在居然都没找你,竟敢把朕的圣旨当成儿戏!
朕看他们两家是不想好好过日子了!”
江宁满心纳闷,心想皇帝下了旨意,这两位当朝国公怎么敢如此摆架子?
稍作思索,他心中有了大概猜测。毕竟自己如今名气仅次于魏公公,说不定这两位国公爷对自己存在误会。
但当务之急是办好正事,于是他赶忙说道:“陛下,既然两位国公没来找臣,那臣回头主动去找他们,商议商议武举的相关事宜。”
朱由校却不乐意了,一掌拍在桌子上,怒声道:“他们俩要是不想干,那就别干了!
朕把他们的差事一撸到底,就让他们在家好好养老!
回头朕再帮你重新挑选两个得力副手。”
江宁无奈地耸了耸肩,他对这些倒也不太在意,随后行礼告退。
随后,江宁慢悠悠地朝着宫外走去,心里想着,接下来自己清闲的日子算是彻底到头,该忙起来了。
此刻,在那内阁值班房中,三位大学士对江宁今日的所作所为都震惊不已。
孙承宗率先开口道:“原本我还觉得江大人做事沉稳,没想到到底还是年轻人的做派,这次竟直接把六部之一的工部给搅得天翻地覆。
那些御史言官,还不知道要怎么激烈地弹劾他呢。”
袁可立开口说道:“但不可否认大人的出发点是对,更何况今日江大人提出提高工匠待遇的法子,实在是高妙。
任凭我等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如此周全之策。
这位江大人,当真是一位鬼才啊!”
这时,作为江宁小弟的薛国观立刻表态:“首辅大人,您这话可不对。
江大人查办都是铁证如山,那些御史言官再厉害,难道还能颠倒是非,把黑的说成白的不成?”
袁可立也跟着点头:“薛阁老说得在理。
以往咱们做事太过墨守成规,总是被各种规矩束缚手脚。
但这位江大人明显不按常理出牌,比那东厂魏忠贤强多了。”
提到魏忠贤,三人不禁一阵感慨。
孙承宗开口说道:“原本我瞧那魏忠贤,觉得他是心狠手辣、做事不择手段之人,还忧心圣上对他一味纵容,恐怕日后会祸乱朝纲。
没想到最近这魏忠贤居然开始动起脑子,懂得给自己积攒名声了。”
袁可力微笑着说:“关于这件事,外面议论纷纷,肯定和这位江大人脱不了关系。
不过这样倒也不错,魏忠贤积攒了些好名声,也有助于彰显天子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