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江宁一听,心里明白,这敢情是要坐地分赃了。
这时,作为查抄李三才家产的总指挥,江宁赶忙站出来,率先启奏道:“启禀陛下,臣奉旨查抄李三才,已将其京城府邸家产尽数查抄完毕。
经核算,共折合白银一百八十万两,此外还有店铺二十八家,土地两千顷。”
紧接着,魏忠贤也上前奏道:“启禀陛下,老奴前往通州查抄李三才家产,没想到通州一众地方乡绅竟参与李三才谋逆一案,老奴当即将他们全部抓捕归案。
就连通州知府侯天明也牵涉其中。
此次老奴查获白银四百五十万两,另有古玩字画,折合白银八十万两,商铺共计一百八十八家,还查抄土地四千五百顷。”
听到魏忠贤报出的数字,内阁与六部的官员们顿时惊愕不已。
就连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听闻这数字也不禁大为震惊。
要知道,大明朝一年的税收总额不过两千万两,而且这一千万两并非全是白银,还包含诸如棉布、丝绸之类的实物。
可如今,江宁和魏忠贤仅查抄李三才一家,所得财富竟几乎快达到国库年收入的一半,甚至还有超出。
朱由校赶忙定了定神,平复了一下震惊的心情,随后开口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这些赃款应当如何处置?”
这时,户部尚书郭允厚赶忙站了出来,恭敬地奏道:“启禀陛下,臣恳请将这笔赃款尽数交付户部。
如今皇上大婚在即,各项用度所需银两数额巨大,可眼下国库空虚,缺口极大。
再者,九边以及辽东将士的粮饷已拖欠半年之久,也急需发放。
经过臣核算,这两项加起来,差不多共需四百五十万两白银。”
朱由校听完,连忙摇了摇头,表示不同意。
眼见皇帝不同意,郭允厚一脸为难的说道:“那就请皇上拨付户部四百五十万两白银,以解燃眉之急。”
听到郭允厚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就要四百五十万两。
朱由校赶忙摇头说道:“郭爱卿,户部既已开征商税,每月都能有十几万两银子入账,而且南方诸省拖欠的税收也在陆续补齐,户部应该不至于缺这么多银子吧。”
朱由校的态度十分明确,想把这些银子全部给户部,那是不可能的。
这时,郭允厚还想争辩几句。
一旁的魏忠贤赶忙开口说道:“郭大人,虽说户部缺银子,可皇上的内库同样不宽裕啊。
户部好歹还有商税以及南方收缴的赋税支撑着,皇上这边呢,每花一文钱,库里就少一文钱。
皇上自登基以来,一直奉行勤俭节约。
如今马上要大婚了,怎么着也得办得体面些吧。
咱家觉得呀,皇上大婚所需银子,户部就别操心了,直接从这赃款里出。
至于户部那四百五十万两的缺口,咱家瞧着也用不了那么多,就从这笔赃款中拿出二百万两交给户部,也就差不多了。”
郭允厚一听,顿时急得额头上直冒汗。
这时,内阁首辅孙承宗站了出来,拱手说道:“皇上,如今天下多事,国事艰难,还望皇上能体谅户部的难处。”
袁可立和薛国观两人并未发表意见,而吏部尚书杨鹤、工部尚书徐光启也相继开口说道:“恳请皇上体谅户部的难处。”
朱由校眉头紧皱,一旁的江宁见状,算是瞧出了端倪,这分明是臣子与皇上分赃不均。
思索片刻后,江宁开口说道:“皇上,臣有个想法,不如给户部拨付四百五十万两白银。
至于剩余的赃款,连同商铺、土地以及那价值八十万两的古玩玉器、字画等,全部充入内库。”
听闻江宁居然同意给户部拨付如此高额的银子,朱由校顿时眉头皱得更紧。
就连一旁的魏忠贤也摸不着头脑,心里暗自嘀咕:江大人这胳膊肘咋往外拐?
怎么帮着这些大臣跟皇上争银子呢?
朱由校见江宁神色平静,一脸认真,思索片刻后,出于对江宁的信任,最终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给户部拨付四百五十万两白银,其他的全部充入内帑。”
一时间,一众官员都松了口气。
郭允厚心里更是乐开了花,原本他想着皇上最多也就拨给户部三百万两,所以才临时狮子大开口改要了四百五十万两。
没想到,江宁一开口,皇上竟真同意拨付这么多。
他多要银子,倒并非想贪污,而是从大局考虑,户部必须有一定存银,才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毕竟他老郭,可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眼见赃款分配完了,徐光启赶忙出列,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臣前些日子巡查兵杖局,发现工匠们生活极为困苦。
恳请皇上下旨,给工匠们适当增加些俸禄。”
朱由校一听,又是要钱的事儿,顿时没了好脾气,脸色一沉,不悦道:“这事儿你找户部尚书。”
徐光启略显尴尬地笑了笑,解释道:“此事确实重大,还需皇上与诸位同僚共同商议才妥当。”
这时,江宁偷偷朝朱由校使了个眼色,朱由校心领神会,虽依旧冷着脸,却说道:“朕同意了。
至于具体该如何实施,你与内阁、户部一同商议,尽快拿出个可行的章程来。”
一众大臣纷纷躬身领命,之后朱由校宣布散会,众人便各自返回衙门继续办公。
唯有魏忠贤,以及正打算悄悄溜走的江宁被留了下来。
此时,朱由校满脸不满地说道:“江爱卿,郭允厚那老抠的德行,朕还不清楚?
给他三百万两就足够了,你为何还要同意给他四百五十万两?
你今日必须给朕说出个所以然来,不然,这四百五十万两你就自个儿掏出来补上!”
江宁笑着解释道:“陛下,郭大人掌管户部,乃是大明的大管家。
寻常百姓家都懂得储备些余粮,何况咱们偌大的大明,更需有个充裕的‘家底’。
郭大人为官清正廉洁,又擅长理财,他不会把银子搬回家去,说到底,这些钱还是用在大明的事务上,不就像肉烂在了锅里嘛。”
见江宁说得如此轻松淡然,朱由校痛心疾首道:“可那是四百五十万两银子啊!”
就连一旁的魏忠贤也跟着附和:“是啊,江大人,那可是四百五十万两啊!
给了户部后,皇上手里就只剩不到三百万两了。
而且商铺和土地想要变现比较麻烦,那些古玩字画就算出手,所得也不到一百万两。”
江宁笑着说道:“陛下,以后能赚银子的门道多着呢,这四百五十万两实在不算什么。”
见江宁如此笃定,朱由校开口问道:“江爱卿啊,朕知道你足智多谋,想必心中已然有了主意,朕也向来信任你。
若有什么需要朕支持的,尽管开口。”
江宁笑了笑,说道:“陛下可还记得之前许诺给臣的赏赐?”
朱由校笑着回答:“朕自然没忘。这次查抄来的商铺和土地,你随意挑选,要是你愿意,全都给你也成。”
江宁听后,脑袋顿时摇得像拨浪鼓一般,说道:“陛下,臣要不了那么多。
臣只要京城那两千顷土地,商铺的话,京城有三十几家,臣只要三十家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