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说罢,他赶忙站起身,胸脯拍得“梆梆”响,信誓旦旦道:“江兄,你尽管放心!
荣华富贵、高官厚禄,朕一样都不会少了你的!
绝对不会亏待你半分,定不让你受哪怕一丝委屈!”
只见这时,魏忠贤朝着江宁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可江宁越瞧越觉得这笑容有些不对劲。
回想起自己刚说的话,他瞬间感觉两腿之间一阵发凉,忙不迭开口解释:“那个啥,陛下,我刚说的是入朝为官,不是入宫当太监,您千万别误会了。”
天启帝微微一怔,旋即反应过来,脸上绽放出笑容,激动得眼眶都泛红了,说道:“江兄,朕听得真真切切,自然晓得你说的是入宫当太监。
朕一直盼着你能帮朕分忧解难,为大明江山出份力,又怎会误会你要入朝为官呢。
往后朝堂诸事繁杂,可就全指望江兄你了!”
江宁吓得“噌”的一下,像被弹簧弹起般径直跳了起来,双手下意识死死捂住双腿之间,大声喊道:“陛下,我说的是入朝为官,打死我也不当太监!
这太监谁乐意当谁当去!”
天启帝这才如梦初醒,一拍脑门,意识到自己一时激动说错了话,忙不迭改口:“江兄,朕刚嘴瓢说错了,是盼着你入朝为官,不是进宫当太监,你可千万别害怕。”
听到这话,江宁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长舒一口气,心中暗自庆幸:好家伙,总算是保住自己的“兄弟”了 。
这时,天启帝笑着坐回桌旁,诚挚说道:“江兄,你能答应入朝为官,帮朕排忧解难,朕心里满是感激。
你大可放心,只要有朕护着,就没人能害得了你。
你若有什么要求,尽管开口,只要朕能应允、能办到,必定满足你。”
江宁小声开口问道:“陛下,那我入朝为官,您打算安排我担任什么官职呢?”
天启帝听了,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转头看向魏忠贤,询问道:“魏忠贤,依你之见,给江兄安排个什么职位合适?”
魏忠贤同样思索了一会儿,缓缓说道:“陛下,若让江公子入朝做文官,他并无科举功名,如此一来,怕是极易遭到满朝文武的攻讦与排挤。
老奴以为,可让江公子出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
锦衣卫乃天子亲军,指挥使能由陛下直接任免,无需经由朝臣同意。”
听到魏忠贤的提议,天启帝当即点头,面露笑容,看向江宁说道:“江兄,你觉得这安排如何?
锦衣卫指挥使这个官职,你可满意?”
江宁听闻要让自己担任锦衣卫指挥使,要知道这锦衣卫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特务机构,自己一下子就成了特务头子。
他心中暗自感慨:朱兄对自己可真是够意思,一上来就给个部门一把手的职位。
随后,他赶忙笑着回应:“当然可以,当然可以!”
眼见江宁点头同意,天启帝笑意更浓,说道:“江兄,往后朝堂之上,咱们以君臣之礼相待;私下里,你依旧是朕的好兄弟。
方才你可说过,朕的家当就是你的家当,大明江山于朕而言,也是你的,往后可得帮咱兄弟俩守好咯,千万别让人给败光了。”
江宁神色一正,郑重其事地点点头,朗声道:“陛下放心!
我定当竭尽全力,守好大明江山,绝不让宵小之徒肆意破坏。”
这时,天启帝笑着开口打趣道:“江兄,方才你还说老朱家的官,给狗当狗都不当,这才一转眼,怎么就想通啦?
要是因为知晓了朕的身份,才勉强答应入朝为官,朕可不会为难你,毕竟朕一直都拿你当亲如手足的兄弟。”
江宁一听,赶忙赔着笑解释:“哎呀,陛下,刚才那不是跟朱兄闲聊嘛,想着帮朱兄打理打理家里的事儿。
可如今得知朱兄家中——不,是咱大明江山面临诸多艰难,当兄弟的我,怎能袖手旁观?
肯定得帮衬着您呐!”
话落,两人相视而笑,千言万语尽在这一笑之中。
真正的好兄弟,无需过多言语赘述,仅仅一个眼神交汇,便已心领神会,情谊在这无声间愈发深厚。
这时,魏忠贤满脸堆笑地快步走了过来,双手抱拳拱手,恭敬说道:“咱家在这儿,可要恭喜江大人了!
往后咱一同为陛下分忧解难,往后还望江大人多多关照。”
江宁见状,赶忙笑着回礼,客气道:“魏公公这是哪里的话,今后还得仰仗您多多提点、关照才是。”
面对历史上这位声名赫赫、权倾一时的“九千岁”,江宁心里可不敢有丝毫懈怠,时刻提着十二分精神,毕竟魏忠贤的厉害,那可是如雷贯耳,在这朝堂之上,他绝不能掉以轻心。
这时,天启帝开口问道:“江兄,你说说如今这大明的局势,是不是真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身为帝王,天启帝所了解的情况和掌握的信息自然比旁人要多,对于朝堂局势的洞察也比其他人更为透彻。
只是他也想听听江宁的看法,想从旁人的角度来印证自己心中对局势的判断,看看是否还有转机和希望。
江宁沉思半晌之后,缓缓开口说道:“国事艰难啊,如今这局势,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得小心再小心、慎重再慎重,稍有差池,便可能让大明江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说罢,他又无奈地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若说上次有谁在最后关头挽救了大明江山,就只有万历朝的首辅张居正了。”
听到江宁这话,天启帝顿时来了兴致,目光灼灼地开口问道:“江兄,你快给朕说道说道,这张居正究竟怎么个情况?”
江宁沉思半晌,缓缓开口道:“自嘉靖朝起,国库便亏空严重,入不敷出,朝廷局势陷入两难之境。
所幸,后来出了张居正。
万历年间,张居正担任首辅,大力推行改革,朝廷局面才得以缓解。
张居正的改革,可谓是浩浩荡荡,朝堂上的每个人都被卷入其中。
当时,不少人凭借自身努力或运气站到了潮头之上。
这潮头之上,风光无限、诱惑无限,可风险也同样无限,就看官员们如何拿捏。
如今展望未来,远不如回顾过去那般清晰。
激昂与困惑相互交织,萦绕在我们每个人心头 。”
一旁的天启帝听得满脸通红,情绪高涨,忍不住拍手叫好,急切开口问道:“江兄,然后呢?”
江宁脸上挂着和煦笑容,娓娓道来:“唯有改革,才能让大明重新焕发生机,也唯有改革,才是大明当下往后唯一的出路。”
天启帝听后,深以为然,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江宁见状,笑意未减,继续说道:“陛下,改革一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治国如烹小鲜,需小心翼翼。
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改革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