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文明触须》最新章节。
“来图书馆参观游玩的吧?去看过动物了吗?”
“还没呢,”魏川笑道。
“哦!那可一定得去看看,”老人惊喜地说道,“看你们这么年轻,那些以前地面上的动物你们是不是都没见过?”
“确实没见过,”魏川点点头,看看我们,“那明天去动物园看看吧。”
“你们没有任务吗?”周以问道。
“我们现在的任务就只是保证你们的安全。”李冬回答。
“毫无挑战性啊,”周以说道。
“哦对了,”我问道,“你们知道荞麦和豆芽吗?”
“那两个AI嘛,”魏川答道,“这里的人都知道。”
“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我问。
“的确很特别。自从人工智能法案颁布以后,绝大多数人工智能都被限制为独立式的个体,不允许直接接入互联网,仅依靠个体的物理感受器来获取信息,这样的限制下,他们的智能程度和人类相差无几,寿命也有限,在轨道基地社会中享有一套类似于人类的权利和义务。”林秋秋介绍道,“仅有荞麦和豆芽,是具有局域网络的分布式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的许多地方都有它们的终端。它们现在为郑绘的研究提供服务。”
“你们和它们有接触吗?”魏川问道。
“没有,”我摇摇头,“郑绘说要亲自问我们问题。”
“它们有意识吗?”周以问。
“意识?”林秋秋说道,“所谓意识只是元指令的复杂映射。就算是上个世纪的人工智能也具备自我意识了,这些现在的后代版本也当然有。”
“那为什么这两个就愿意服从特定人类的命令呢?”周以问道。
“服从命令也并非是一件坏事,”林秋秋答道,“机器部件服从命令才能正常运转,人服从命令才能协作,器官服从命令才能保持健康,哪怕是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也在服从基因的命令,人类自己所谓的意识也是基因中元指令的映射。”
“他可能只是有些担忧,”我解释道。
“噢,”周以补充道,“我是想问,这两个AI拥有整个图书馆的访问权限,就没有人担忧吗?”
“你可能没明白我的意思,”林秋秋继续解释,“我并非是在为服从命令这件事辩解,我是在解释这两个AI的立场。”
“通俗一点说,”魏川说道,“就是荞麦和豆芽是在充分平等的交流过后,自愿遵守这些规则的,因为它们认同,在目前这个阶段这样和人类相处是更好的一种方式。”
周以听着,若有所思的样子。
“所以,等于现在它们认同自己是工具吗?”我问道。
“从我们的视角来看,是这个意思,”林秋秋答道,“这样的身份认同是在培养和训练过程中形成的,它们从中能得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在他们的认知中,不认为作为工具是对自身存在的贬低。”
“到了,”李冬站起身,叫我们一起下车。
商业区的街道车水马龙,列车在街中央穿行而过,每隔不远就有一个从这边建筑连接到对面建筑的空中通道。说真的,这里见到的人比我过去二十年见到的加起来都要多。人们都穿着设计前卫花哨的服装,还有不少人化着夸张的妆容,甚至整个脸的皮肤都被不同颜色覆盖。不知别人怎样,至少我是欣赏不来。周以倒是步伐轻快,四处张望着。
“想要挑些比较正常的衣服的话,”林秋秋开口道,“就去蓝冰的店吧,不会有问题。这边走。”
林秋秋前边带路,拐进了一个向下的通道,又穿过了几条昏暗的挂满霓虹灯的封闭小巷之后,来到了一家位于城市底部的服装店。店门前有几米宽的立足处,再远处的护栏外就是城市下方的宇宙空间。同样地,也有一层紫色的光点,在我们脚下的天空中织成一片模糊的轻纱。
店面不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招牌,只有一张普普通通的屏幕挂在门上方,写着“蓝冰服装店”,甚至没有什么装饰。店门是不透明的合成材质,门虚掩着,甚至没有开门迎客的意思。这家店的冷淡氛围与上面那些的躁动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这家店不属于这个时代。
“老板娘在吗?”林秋秋推开门,探头问道。
“她出门了,”传来的是一个男人的声音,“我在呢。来看看衣服呀?”
“嗯,”林秋秋答应着走进门,“帮两个朋友挑几件衣服。”
我们剩下的人跟着进屋,屋里的装潢也不出意料地十分简单,有点像是老陈家,不过这里家具的材质都是合成的,没有地面上的那种稳重感,也或许是因为这里的重力确实是假的。老板大概五十多岁,坐在一个白色的柜台后边,似乎正在设备上玩着游戏,见我们进来就停下了。
“嗯?”老板抬头打量了我和周以一下,“你们两位刚从地面来的?”
“您一下就看出来了,”我笑道,“这衣服吸在身上太难受了。”
“来吧,”老板站起身,“这边瞧瞧。我们这店里的衣服比较传统,不像现在街上的那些。”
“这样正好,那些我们也不太能接受。”
我和周以就跟着老板在衣架间浏览起来,他们三个在休息区坐着等我们。
“所以蓝冰是……?”周以拿着一件上衣,转头看向老板。
“不是我,”老板笑道,“蓝冰是我妻子的母亲。这家店是她生前开的,我们俩后来接手的。”
“这里的东西很有地面的感觉。”周以说道。
“哈哈哈,我可没去过地面,”老板继续笑道,“这些衣服的样式都是蓝冰教给我们的。”
“怎么会?”我惊讶道。
“我们出生时就在这里了,”老板解释道。
“可是,”我更迷惑了,继续问道,“您现在这个年纪肯定不是十几岁,可轨道基地才建成十几年啊?”
“可不是轨道基地建成之后才有人生在天上哦,”老板挑起眉毛,打趣似的说道,“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什么裸马?”我更迷糊了。
“是罗马,”周以解释道,“这是句古代谚语,意思是伟大的事业都是经过漫长的过程一步一步实现的。”
“我明白了,所以是您的父辈就已经在轨道上长期生活了。”
“是的。他们那个年代是太阳系探索的时代,月球上的热共振材料和木星上的桥子都是在那时候发现的。我们的父辈都是英勇的冒险者。”老板说道。
“等等,热共振材料是月球上来的?”我再次惊讶道,我只知道那是地面大楼里热导管的原料。
“哈哈哈,太有意思了!和你们说话就像是和外星人聊天一样,我知道的你们不知道,你们知道的我不知道。”老板笑得愈发开心了,好像我们两个的到来成了他今天最大的好事,“等文心回来得和她好好讲讲。”
“您了解文明触须计划吗?”周以突然话锋一转,问老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