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秘途之路》最新章节。
六月,大学校园里弥漫着离别的愁绪与对未来的憧憬,苏然身着洗得有些褪色的衬衫,在人头攒动的双选会现场来回踱步。他来自贫寒家庭,大学四年一边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一边拼命勤工俭学,只为帮家里减轻负担。毕业的钟声敲响,他急需一份好工作改变家庭命运。
苏然在各个招聘展位前徘徊,目光急切地扫过招聘信息。突然,西藏阿里一家建筑监理公司的招聘启事吸引了他。优厚的薪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让他心动不已,尽管知晓阿里环境艰苦,可为了家人和自己的未来,他毅然投递简历。
面试现场竞争激烈,苏然深吸一口气,努力镇定下来。面对面试官提问,他凭借扎实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对答如流。从建筑材料检测标准,到施工流程质量把控,他都能详细阐述,还分享实习期间参与的项目案例,提出独到见解。最终,苏然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被录用。
怀揣着期待与忐忑,苏然踏上前往西藏的火车。抵达拉萨时,强烈的高原反应瞬间袭来,头痛、胸闷、呼吸困难,每一种不适都在考验他的意志。然而,苏然没有被打倒,稍作休息后,便全身心投入到公司组织的专业培训中。
在拉萨的一个月培训里,苏然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忙碌。白天,他认真聆听资深监理工程师讲解建筑法规、监理规范以及高原施工的特殊要点;晚上,他在宿舍挑灯夜战,复习当天所学知识,整理笔记。凭借着刻苦努力,苏然不仅顺利完成培训,还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同期学员中的佼佼者。
培训刚结束,苏然就接到公司的紧急调配通知,要前往阿里地区支援一项重点工程。他来不及多想,简单收拾行李便踏上了前往阿里的征程。从拉萨到阿里,路途遥远且艰辛,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前行,窗外是荒芜的高原景色。
随着海拔不断升高,高原反应愈发强烈,苏然头痛欲裂,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但他强忍着不适,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将近三十个小时的车程,中途只短暂休息了几次,苏然几乎没有合眼。终于,汽车缓缓驶入阿里地区,望着眼前这片陌生而又充满挑战的土地,苏然深吸一口气,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里干出一番成绩。
抵达项目地后,苏然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负责的项目是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工期紧、任务重。每天天还没亮,他就来到施工现场,检查施工材料的进场情况,从水泥、钢材到各种建筑辅料,每一样都仔细核对。有一回,他发现一批水泥的颜色和质感与标准样品稍有差异,便立即要求施工方暂停使用,联系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化验。果不其然,这批水泥质量不合格,苏然坚决要求供应商更换,成功避免了潜在的质量隐患。
每天清晨,苏然都会提前来到工地,和工友们一起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他发现,尽管工友们大多经验丰富,但在高原环境下,一些常规的施工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是主动和大家分享在培训中学到的高原施工技巧。比如,在搬运建筑材料时,由于缺氧,体力消耗更快,他建议大家分组协作,采用小批次、多频次的搬运方式,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减少疲劳。一开始,有些工友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尝试之后,发现果然轻松不少,便纷纷对苏然竖起了大拇指。
在材料检验环节,苏然更是一丝不苟。有一次,他在检查一批新进的钢筋时,发现部分钢筋的表面有细微的锈迹。他立刻叫来负责搬运的工友老张,指出问题的严重性。老张却觉得这只是小问题,稍微处理一下就不影响使用。苏然耐心地向他解释:“张叔,在高原这种环境下,哪怕是一点点锈迹,都可能在后续施工中引发大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咱们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老张听后,意识到自己的疏忽,连忙和苏然一起对钢筋进行全面检查和处理。
在施工现场,苏然时刻关注施工进度和质量。他穿梭在脚手架之间,仔细检查每一个施工环节。高原气候多变,一会儿烈日当空,一会儿狂风呼啸,每次爬上脚手架都让他气喘吁吁,但他从未有过一丝懈怠。发现工人操作不规范,他总会耐心讲解,直到工人完全掌握正确方法。
工作之余,苏然也抓住一切机会向工友们学习实践经验。有一回,在搭建脚手架时,他看到经验丰富的李师傅手法娴熟,便主动凑过去请教。李师傅一边操作,一边给他讲解在高原强风环境下,如何调整脚手架的搭建角度和加固方式,以增强稳定性。苏然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李师傅都一一耐心解答。通过这次学习,苏然对脚手架搭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后续的监理工作中,也能更好地把控这一环节的质量。
晚上回到宿舍,苏然还会和工友们一起复盘当天的工作。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工作中的趣事和遇到的问题,互相交流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苏然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工作技巧,还和工友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尽管工作辛苦,高原环境恶劣,但苏然在这个团队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