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厨的修养,今天王爷吃饭了吗?

第七章:独家菜单,味蕾初探(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御厨的修养,今天王爷吃饭了吗?》最新章节。

这天,她准备尝试一道【紫苏煎南瓜】。

南瓜是温性食材,健脾益气,口感软糯带甜,容易消化。

而紫苏叶,则带着一种独特的、清冽而霸道的香气,既能解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食欲。

关键在于用量的把握,以及如何让紫苏的香气与南瓜的甘甜完美融合。

阮软将嫩南瓜切成薄片,用少许盐稍稍腌制,吸去多余水分。

锅中放少量油,将南瓜片两面煎至微黄、边缘略带焦香。

然后放入切成细丝的新鲜紫苏叶,快速翻炒几下,让紫苏的香气充分融入南瓜和热油中。

最后只用极少的生抽调味,保证整体味道的清爽。

整个过程,她都屏息凝神。紫苏的香气非常特殊,她不确定楚枭能否接受。

【“成败在此一举!希望这特殊的香气能给他点新鲜感,而不是直接被嫌弃……”】

午膳时,这道色泽金黄、点缀着翠绿紫苏丝的【紫苏煎南瓜】,被摆在了楚枭面前。

阮软站在不远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楚枭。

楚枭拿起筷子,像往常一样,面无表情地扫视着桌上的菜肴。

他的目光在触及那盘紫苏煎南瓜时,似乎……微微停顿了一下?

然后,他夹起了一片南瓜。

送入口中。

阮软看到,他咀嚼的动作,似乎比平时……慢了半拍?那一直紧锁的眉头,几不可查地,轻轻挑动了一下。

不是厌恶。

更像是一种……分辨?或者说,是久违的味蕾被某种新奇的味道触动后,下意识的反应?

接着,他又夹了第二片,第三片……

虽然速度依旧不快,表情依旧冷漠,但他确实比平时多吃了几口这道新菜!

【“有反应了!他有反应了!虽然很细微,但绝对不是错觉!”】

阮软的心脏激动得快要跳出来,但脸上不敢表露分毫。

饭后,当侍卫来收拾餐盘时,破天荒地,多问了一句。

“阮姑娘,王爷让问问,今日那道南瓜,是如何做的?”

虽然侍卫的语气平淡无奇,但这句转述,却如同惊雷一般,在阮软耳边炸响!

【“他问了!他居然主动问菜是怎么做的了!我的天!

这是不是说明,他开始对‘吃’这件事本身,产生一点点好奇心了?!”】

巨大的鼓舞让阮软几乎想要原地转个圈圈。

她在自己的“食疗笔记”上,重重地记下。

紫苏,特殊香气,接受度……良好!味蕾唤醒计划,初见成效!

阮软的小厨房,俨然成了靖北王府里一个特殊的存在。

虽然偏僻、简陋,但因为它是“王爷专属”。

并且确实让那位爷的饭量有了起色,自然引起了府里各方的注意。

这不,麻烦就找上门来了。

这天下午,阮软正在小厨房里为晚上准备食材。

处理着一块新鲜的猪肚(打算尝试做一道温补的胡椒猪肚汤),门外传来一阵轻巧的脚步声。

“阮姑娘可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医本红妆:帝君霸爱俏邪妃
医本红妆:帝君霸爱俏邪妃
她,21世纪的一代鬼医,因看热闹而被无故牵连致死,睁眼醒来竟穿越到了古代,本来心情就够不爽了,白莲花一个又一个的来找茬,打得你们连爹妈都不认;说她是废物,这全系灵根又是什么情况?你们有契约兽很牛吗,自己的兽宠军团出来,还不闪瞎你们的钛合金狗...
阿倾吖
笙笙离归夜
笙笙离归夜
关于笙笙离归夜:一朝变故,六岁的赵明姝从最尊贵的云国嫡长公主成了前朝公主,改名赵九笙,十年来跟随祖母辗转各地,她并未放弃寻找当年皇帝皇后真正的死因,然而没等她先安顿好祖母去皇城寻找真相,她的祖母便先一步离开她身边。计划打乱,找回祖母,追查真相迫使她必须去皇城,去往皇城路上危机四伏,而那个幼时受她之恩的暗卫一直在寻找她,终于找到之后,便守在她身边,在她面前如同一只乖犬,只听命于她,背地里的狠辣作风
枫倾诺
八零娇妻要离婚,高冷军少失控了
八零娇妻要离婚,高冷军少失控了
前世,新婚就去试飞的便宜丈夫江弘志牺牲后,苏惠云听信母亲和竹马之言,被拴在家里当干活的老黄牛,婆家每月的补给和最后的离婚钱也都被竹马榨干。改革开放,竹马摇身一变百万身家,跟妹妹耳鬓厮磨,对她拳打脚踢,辱骂她是二婚的婊子。直到被竹马打到瘫痪,饥寒交迫含恨而死,她才知道自己不过是母亲捡来的。重生一世,她丢开所谓的亲情和竹马情意,决定为自己而活,考个好大学,在这个时代活出自我!不料“牺牲”已久的丈夫江
叮叮又咚咚
我的老公很闷骚
我的老公很闷骚
一场猝不及防的意外,姜末的不辞而别,让苏小小性情大变。六年后意外重逢,姜末的呵护备至让苏小小仿佛梦游太虚幻境,是愧疚还是弥补?是爱还是恨?青梅竹马的感情究竟何去何从……
指尖上的仓鼠
妃要逆天:黑心王爷,你该吃药了
妃要逆天:黑心王爷,你该吃药了
她,苏鸢,华夏隐世家族的族长,精通医毒,世人眼中的变态妖孽。一朝被人设计陷害,魂穿异世,却是重生到了一个貌丑无盐,无法修炼的废物身上!废物?等她清除体内毒素,找到适合自己的修炼之法,实力天赋吊打各国天才!丑颜?待她解了自己身上的毒,分分钟恢...
泠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