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贞观朝当神豪

第64章 李世民看世界地图(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在贞观朝当神豪》最新章节。

现在大唐初建,官员们还都是比较实干的。

这不,朝会刚结束,工部的官员简单的吃了个午饭,就马不停蹄的赶往了李家村。

跟着工部官员一起来的,还有十数个工部的工匠。

主要就是来学习水泥和红砖的烧制技术的。

虽然工部有李青提供的平板,可以看视频学习,但视频哪有实打实的操作来的快。

所以工部的官员决定,还是来实地学习一下。

虽然这次修路主要使用的是水泥,红砖的用途不多。

但那天见识到红砖的坚硬程度之后,李世民对红砖也动了心思。

对于一些附近找不到石材的地方,用红砖修建城墙,是最合适的。

并且烧制红砖成本较低,论性价比的话,比石块还要高。

李世民相信,随着红砖的慢慢普及,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红砖建造房屋。

到时候烧制红砖,也能给朝廷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而这些人也不愧是工部的工匠们,个个都是高手。

一下午的时间,就学会了水泥和红砖的烧制。

而就在工部工匠们学习技术的时候,长安城外的招工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虽说五姓七望的招工条件没有李家村好,但是也是每天管饭。

并且按照朝廷的规定,米粥的稠度必须能立起筷子。

由于这次官道翻修,算是五姓七望承包的“私人”工程。

难民们做工不算是服徭役,所以工钱还是要给的。

具体的多少也是按照朝廷给的标准来发的,每人每天最少10文钱。

这些对于难民来说,已经是不低了。

毕竟在他们看来,能够吃饱饭已经是最大的奢望了,更别说还有钱拿。

所以当五姓七望的招工条件出来之后,难民们想都没想的就报名了。

而这也是五姓七望这些人乐得看到的。

在他们看来,早一天完工,就能早一天的收回成本。

虽然现在水泥还没有大批量的生产,但是旧官道的整理,夯土的铺设也是需要时间的。

为了避免五姓七望存在剥削劳工的情况发生。

李青还建议朝廷成立纠察队,就是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关于每天劳工何时上工,何时下工,每十天休息一天等各种规定,也都有明文规定的。

当然纠察队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检查施工质量。

这样也是为了防止有些人急于求成,造成工程的粗制滥造。

正直无私的魏征,不负众望的被选为纠察队的最高领导。

别人还真不敢揽下这个活,毕竟也是一个得罪人的活计。

而魏征之所以揽下这个苦差事,这也显示出了魏征的聪明之处。

他毕竟是之前隐太子的人,曾经还三番五次的设计暗杀李世民。

李世民不计前嫌的重用他,他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他最好的位置就是当一个直臣,这些得罪人的事情,他来做是正合适的。

“二叔,看你今天气色不错啊。”

第二天上午,李青来到皇宫。

现在整个朝廷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解决难民问题。

所以今天早朝也早早的结束了,众官员也都是各忙各的了。

“今天怎么想起来进宫了。”

看到李青的到来,李世民也很诧异。

一般李青不会主动来宫里的,除非有好东西送过来。

想到这里,李世民顿时一喜,期待着李青带来的东西。

“前几天回去了一趟,给二叔带了一些东西。”

李青说着,还向上指了指:

“这不是前几天一直在忙吗?也没时间给你送过来。

今天没什么事,过来看看难民的问题解决的怎么样了。顺便给二叔你带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关于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穿越元末,成为朱元璋亲弟,开局下葬爹娘。“小弟你去当乞丐,哥去当和尚,口粮不够咱省给你!”眼见洪武大帝朱重八要把破碗递给自己,朱远砸了他的碗,并决定这一次带着朱重八走上一条不一样的皇帝之路!朱远:刀在手,跟我走!杀地主,抢钱粮!咱们兄弟二人定要闹个天翻地覆,亲手打出一片天来!………朱远:一场朝会两个时辰,站得腿好酸!朱重八:来人!给仁义王搬一张龙椅来坐!满朝文
半份红豆泥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关于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穿越提瓦特变成一只凤凰,被影收入眷族!系统却让涅盘500年,结果错过了坎瑞亚之变。世界这么大,我想看个锤锤,各种浪!
狗月
隋唐风云:护唐英豪
隋唐风云:护唐英豪
根据隋唐演义整编,其中包含贾家楼、南阳关、秦玉征西、三薛护唐等故事
徐夏半生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世事百态:南北朝时代风云激荡,世事纷纭。政权如走马灯般更迭,民族融合日益加深,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孕育出众多历史英杰与璀璨文化。然而,伴随辉煌的是社会的剧烈动荡与民众的艰苦生活,动荡不安与民生维艰成为该时代不可抹去的印记。尽管如此,南北朝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可儿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