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最新章节。
“行了,您自便。”许大茂打包好黄金,毫不生气地回应完就离开了何雨柱家。
但他没有直接回到后院,反而穿过前庭走出了小巷,显然是准备处理手中的黄金了。
26.9% 11:39
先前他没有讨价还价,并非许大茂脑袋发昏,而是他认为以每克五元的价格确实划算。
当时是1974年,国际黄金价格大约为150美元每盎司,相当于约5美元每克。
而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大约是1比1.8397,即1美元等于1.8元人民币。
按此计算,每克黄金的利润已高达80%,而这仅仅是官方汇率下的收益!
** 的汇率要高得多,一般情况下1美元可以换到8元,遇到急需用钱的人,甚至有10元愿意兑换的。
尽管如此,想获得美元也绝非易事。
或许会有人质疑,正处于那个非常时期的中国,换取美元干什么?不害怕被逮捕吗?
实际上无论是非常时期的前后,还是结束后的改革开放时代,总有无数人不断试图逃离。
虽然直接出国难度极高,但不要忽视的是,中国的最南端与 ** 仅隔着一条河流!
不错,中国南方边境与 ** 仅一水之隔。即便那边有军队防范人们擅自过境,每年仍不乏有人试图游过河去,这一区域的海域不知吞噬了多少追梦人的生命。
问题在于,国内的货币在这个时期的 ** 并不通行,该怎么办?黄金自然是最优的选择!
将国内的现金换成黄金,带到 ** 后再换成港币,黄金体积小价值高,便于携带。
黄金本身不受水分影响,若携带量不大且准备好适当的过江工具,一旦安全到达 ** ,就很容易将黄金变现并开启新的生活。
当然,在交易时是否会被欺诈或抢劫,又是另一层风险。
足够明智的人往往会先换成少量的港币并随身携带部分黄金,以便先立足再逐步换取全部所需,这样的策略能大大降低风险。
许大茂所找到的渠道,正是专门为像娄家那样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设法离境的人提供货币转换服务的地方。
的确,在混乱的时代黄金最受欢迎,盛世时期则是古董当道,黄金确实是个不愁销路的好物品。
实际上,连官方银行也在面向民众大量回收黄金,过程中甚至不需要任何发票或凭证。
原因是,这些黄金多数源自老一辈留下的家产,谁会有保存发票的习惯呢?只要数量不多,银行通常不会追问金子的来源。
简单来说,1974年的中国外汇储备为零。
是的,真正的零,完全没有任何外汇储存。
实际上,这种情况并非最糟,早在1973年,外汇储备甚至是负数;直到1980年,负值还更深!
在这种情形下,黄金这种硬通货变成了连官方也非常需要的宝贵物资,理所当然地希望能够鼓励回收。然而,问题在于,在这样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即使有人手中握有黄金,也没有几个人敢冒着风险送到银行。
于是,自然就涌现了一大批掮客、倒爷、中间商和投机倒把之流。
比如说,许大茂找到一家店,把那根小黄鱼交了出去。
“请您鉴别一下真假。”
“是真货。”那个干瘦的老头接过小黄鱼,掂了掂后说道,“但这个东西很新。”
“是的,就是新的,怎么卖?”许大茂递给老人一根“大前门”香烟。
“6块钱吧。”接烟的人报了一个价。
一克黄金可以赚一块钱,一条50克的小黄鱼就能赚50元。“这价格太低了,您可不能糊弄我。”
“那你出个价。”“1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