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从劳改犯到千亿富翁》最新章节。
萧晴放下手里的杯子,起身跟了过来。
“怎么了东总。”
关上书房的门,萧晴抬手刚要挽下秀发,便被陈东一把推在墙上,惊的差点叫出声。
…………
《纽约人在青州》火了。
它用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给了观众带来了震撼的感官冲击。
比如电视剧里手机出现的频率,对里面很多角色来说就是家常便饭,手机就是大家平时联系的工具。
比如里面的角色已经在讨论房价上涨、车位不好买、商业综合体、学区房、大龄剩女。
你说它是“炫富装逼”吧,好像也不是,因为里面的角色哪怕生活在你想都想不到的美好生活中,但依旧有各种的烦恼,
对这个时代的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别说买个汽车,就是家里能有个摩托车,大家都会觉得很幸福。
但电视剧里,很多家庭已经有汽车了,却依然是各种各样的烦恼,没有想象的幸福。
除此之外,连续剧还加入了众多的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词:舔狗;备胎;绿茶婊;破防;内卷;躺平;直男;噶韭菜;BOSS;白嫖党;
几乎每隔两三集,电视剧里就能出现一个“新词语”,这其实是另类的文化入侵。
当观众、尤其是那些小年轻们,在使用这些新词语的时候,听不懂的人自然会去询问这个词什么意思,怎么来的。
没看过《纽约人在青州》你就OUT了。
这是文化上的降维打击,低阶文明必然羡慕、学习、模仿高阶文明,再牛逼的编剧、导演,也突破不了这种跨时代的思维方式。
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人。
所以《纽约人在青州》以近乎无敌的状态,收视率横扫各大卫视,在2月2号,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六天,突破了19%,创下历史新高。
这种现象级的收视率,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第一个火的当然是苏晓琪。
苏美女以自己都不敢想象的速度爆火,电视剧才上映7天时间,她外出走亲访友、购物,都会被大部分人认出来,然后一阵围追堵截。
第二个火的是开原省卫视。
很多观众来电、来信,强烈要求连续剧改为每天三集;
电视台的广告价格更是水涨船高,春节期间其他节目的收视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第三个火的是蔚蓝影视,圈内人都在打听这是个什么公司,怎么就异军突起了,很多演员、编导、甚至公司开始求合作。
然后火起来的是青州,虽然很多人也知道,电视剧里绝对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但市民服务中心的高效、盛世皇朝酒吧里的美女、东方时代广场里的超级商业综合体、科研大楼内先进的科研设施,还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不可能是摆拍,没有哪个公司为了拍一部连续剧,建一座“东方时代广场、超五星级国际大酒店”。
至于远东集团,旗下的产品倒是火了一把,但因为连续剧里面没有远东集团的字眼,所以基本没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