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从突击归来的老特》最新章节。
针对装甲九旅下个月的一场演习,总参临时更改了演习科目。
蓝志广是临时收到的通知,一大早天都没亮,这位装甲九旅的旅长就匆匆忙忙直奔军区打听消息去了。
身为装甲九旅的旅长,蓝志广这位旅长也算是做的尽心尽职了。
每天全旅上下,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不说亲眼看一遍,至少大事小情他都得知晓,新的战术策略研究,即便是他现在人到中年依旧在努力的学习,从早到晚的忙碌,都是为了九旅的未来。
年初装甲九旅拿出了新式战术,号称全地形精准定点空投技术!
具体一点说,就是将主战坦克装进运输机,飞到指定地点之后,通过定点空投将坦克精准的投放进入战场。
想想这个概念,是不是有点熟悉?
没错,二战时期前苏联就用过类似的战术。
目的也很直接,就是因为地形地貌对于战车履带压力巨大,加上较大的战略纵深限制,苏联军队需要将坦克快速的运达指定作战区域,而不是靠坦克在地上慢悠悠的跑过去。
毕竟疆域不小,当年的小胡子派人进攻,为什么一个个穿着夏装进入寒冷的西伯利亚?
不是因为傻,而是没想到春天出发,一路打到西伯利亚,敌军没冲上来,寒风刺骨率先登场了。
这种定点投送技术,其实真的很有必要。
当时的前苏联是通过降落平台保持坦克水平,外加空降伞降低坦克落地的速度,结果就是绑的好像粽子一样的固定绳索,让当时的前苏联军士一根根的隔断,割的直骂娘。
后来经过调整,他们在降落平台上加了探针,触发一个喷射火箭,通过反向推动降低坦克落地的巨大冲击。
结果也没什么可意外的,那帮老毛子计算了不知道多长时间,就没想过这项工程有多复杂,这个实验最后因为士兵操作艰难被废除了。
事实上,就那么复杂的搞法,正常士兵都学不会。
大洋彼岸的老美同样觉得自己能够攻克这个难题,毕竟他们可是军事大国,而且他们还嘲讽这帮老毛子满脑子都是伏特加,既然空投主战坦克,那为什么不能连同坦克驾驶员一起空投过去,搞什么人车分离?
所以这帮作死的老美,在展开嘲讽之后也展开了一系列军事实验,几个月之后实验以失败告终。
不是没研究出来操作流程,而是没能攻克一个重量的问题。
那帮老毛子,最开始开发的bmd-1伞兵战车,全车重量才七吨,确实符合空投的标准,但这种战车上了战场,其实能施展的空间就真的不大。
后续开发定的bmd-4重量也没超过十三点六吨,据说在加重,车辆落地就不能保证还是一辆车了。
老美后来算是一步到位,直接开发了谢里登坦克,重量也就十三吨,导致了这两坦克性能几乎可以形容为‘薄皮大馅儿’,上了战场就是被追着打的货色。
很无奈的就是这两家最后谁都没能突破这项技术,老美至今使用的还是超低空牵引投放重型坦克。
说的好像很高大上,其实就是运输机降低高度,距离地面三米打开牵引伞,将坦克从机舱里拖拽出去。
谁都没想到,装甲九旅竟然真的能将这项技术完成,这算是蓝志广绝对能拿的出手的一项技术了。
毕竟这项技术突破的可不只是重量上的限制,96式主战坦克在轻,也是重达四十多吨的主战坦克,战甲九旅展开的还是载人空投。
完成那次模拟演习之后,蓝志广虽然也捏了一把汗,但随后的一段时间,他在军区说话都硬气了几分。
攻克一项技术,他确实有拍胸脯的底气。
同时也算是理直气壮地跟上级领导,提出了想要更换99式主战坦克的想法。
毕竟西北军区更换设备已经开始了,作为甲类部队的装甲九旅,蓝志广觉得这第一批更换装备,应该有自己一个。
结果那批坦克被其他部队拿走了,蓝志广找了很多理由,但事实上根本说服不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