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78,抢黄金,拼手速!》最新章节。
IBM的玻璃盘体技术,张野早就动心了,要知道玻璃盘体用的并不是所谓的玻璃,而是高分子材料,这个技术现在还很不成熟,因此IBM玻璃盘体的返修率一直居高不下。
但是,张野很清楚这个技术以后的方向。
硬盘分为大盘3.5寸和小盘2.5寸,当然以后还有所谓的固态硬盘.
现在而言主流硬盘还是这两种,大盘主要应用在台式机,服务器上,而小盘则用于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上。
作为非金属盘体,就很考验硬盘的工作环境,特别是移动设备上,稍微有些个震动都可能影响到磁盘磁头的工作状态。
一不小心就会划伤所谓的玻璃盘体,因为玻璃盘体自身的重量非常的轻,这就让他高速旋转的时候其平衡力度非常的小,稍微有点震动就会产生一个轻微的波动,这个波动可能我们肉眼是无法识别的,但是对于需要用微米来计数的磁头,那就非常之大了。
这种情况下,IBM的玻璃盘体硬盘返修自然就非常高了。
相对而言,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IBM玻璃盘体的优势也很大,首先是轻便,相对金属盘体,玻璃盘体的重量就非常的轻。
再有就是成本,跟金属盘体不同的是,这种合成材质可以在盘体制造的同时覆盖好存储涂层,不但自身的成本低,制造工艺上也能减少支出。
张野记得很清楚,后世2.5寸盘的盘体绝大多数都是使用的这种高分子玻璃材质,因为相对于大盘,小盘体更容易控制其的平衡性。
特别是之后分子材料的发展,硬度上已经不逊于金属了。
“好吧,听得出张总对这项技术的看重,不过我想张总应该不会介意多几个技术吧,而且随着如今计算机的普及度越来越高,我相信今后的计算机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以现有和黄旗下的硬盘工厂很难满足这个需求,与其还是靠外部订单,干嘛不趁着这个机会扩大自己的生产线呢?”
史蒂芬的话自然很有道理。
现在的美国,但凡沾着点计算机的产业都可以说是白菜价了。
张野也特意了解过这个时期的亚马逊,先不说盈利了,今年亚马逊的负债已经超过二十亿美元。
因为之前的恐怖事件,加上互联网网络泡沫事件,双重打击之下,现在亚马逊的股价已经不足八美元!
要知道去年他的股价一度还曾经超过了一百元,这都不是拦腰斩了,说一句地板价都是夸赞了,这都是地下车库的价格了。
当然,张野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让投资部门从股市上收购了大量的亚马逊股票。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直接收购了呢?
张野倒是也想,只不过亚马逊的老大不是甘于认输的性格,也是那种甘愿居于人下的性子。
加上他对公司的掌控比金宇中还夸张,即便收购了亚马逊,对方一招手另起炉灶再造一个尼罗河也不是没有可能。
与其这么折腾,倒不如当他们公司的一个大股东,然后让他给自己赚钱。
投资部的存在就是张野针对这种公司的。
包括他的对头AT&T,高通,AMD,微软还有IBM这些公司他都持有大量的股份,只不过因为是投资部分散持股,所以并没有达到百分之三的。
张野这边跟史蒂芬唇枪舌剑的博弈之后,得出了一个双方都暂时满意的方案。
十亿美元,和黄集团拿下希捷硬盘,当然了希捷也并不是只单单的制造硬盘,还有其他一些个产业,这些张野都没有要,只收购硬盘部门。
同时保留现在希捷的运营模式,当然该有的改变还是必须要有的,这一点上必须跟着和黄的政策走。
人事方面不做太大的改变,这也是史蒂芬最为关心的,不能自己辛苦谈下来,转头再把自己踢出去,那还不如继续在希捷当CEO呢。
张野呢,一来地板价收购了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公司,再来就是可以通过希捷向IBM施压,能用更低的价格拿下IBM的硬盘事业部。
就如同史蒂芬所言,他可以促使IBM尽快的想尽办法达成收购协议。
“张爵士,听闻和黄这边打算收购希捷硬盘了?”
果然,消息刚放出去不到三个小时,IBM的事业部老总威廉姆斯就亲自来到远东,张野的办公室里。
张野算了下时间,都没看对方的行程就知道这是从小日子飞过来的。
而且还是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飞过来的。
“呵呵,说句不合适的话,这场危机对和黄来说就是一个发展壮大的最佳时机,我们总不能因为你们拖延了我们的计划。”
张野微微一笑,也不反驳。
威廉姆斯沉着脸点了点头,这事情大家都知道,现在整个it业还能笑得出来的,都是跟和黄千丝万缕绑在一起的公司。
“那不知道我们之前的约定是不是还有效?”
之前两家已经谈到了十五亿,只不过这个预期在IBM那边还是差别太大了,所以谈判就陷入了一个僵局,IBM是琢磨等眼下这阵风波过去些,市场形势会好点之后再来跟张野谈。
只是没想到,希捷这时候半道杀了出来,变相的劫走了自己跟和黄谈判的果实。
“当然,我的口碑想来你也打听过,只要我们承诺过的事情,绝对不会反悔!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我们跟希捷已经谈定了交易,协议也签订了,不怕告诉你十亿美元的成交价,这样一来我们对于你们IBM的硬盘事业部就没有那么大的需求了,不如我们聊一聊你们的PC事业部?”
张野的情报里显示,IBM要出售的可不仅仅只有硬盘事业部,还有他们的个人PC事业部。
就是我们后来听说最多的ThinkPad品牌。
前世是联想集团可是花费了十多亿美元才拿下的,要知道这只不过是一个品牌而已,就算有些技术专利在里面,对比起来现在的和黄自家的品牌,那完全就是一个天上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