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

第40章 两宫隙(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精彩纷呈宋王朝》最新章节。

公元1063年四月初一日,赵曙即位,时年三十二岁。四月四日,群臣上表,请赵曙正式到大殿听政,赵曙没有批准。这两三天时间,宰辅大臣入对奏事,赵曙裁决得当,朝廷内外都认为赵曙是英明之主。

可惜,好景不长。四日晚,赵曙突然得怪病,疯言疯语、举止失常。五日,宰相韩琦等按前几天议定的方案,尊曹皇后为太后,同时将赵曙的病情向曹太后禀奏。

赵曙这病来得很奇怪,事前没有任何征兆,否则,赵祯也不会选他为继承人。也许只有一种可能,他太兴奋了!又无人倾诉,结果…

四月八日,韩琦等见赵曙不能单独处理朝政,经请示赵曙,下诏昭告天下,在听政日请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十一日,宰辅大臣到柔仪殿入对,曹太后一起在东门小殿垂帘听政。这是大宋第二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

曹太后这人,熟读经史,能够熟练地引用经典裁决军国大事,朝廷奏章每天多达几十本,曹太后都能一一记住主旨内容。对大臣奏事有疑虑难以决断的,她都说“相公们多讨论!”自己并不专横武断。

四月二十九日,朝廷立高氏为皇后。高氏是高琼的曾孙女,她母亲是皇太后的姐姐,和赵曙同年出生,赵曙四岁接入宫内抚养时,高氏也被送入宫内,由曹太后抚育。仁宗曾经对曹太后说过,等他们成年后,将高氏许配给赵曙,赵曙和高氏,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两人成年后,由赵祯赐婚,两人在濮王府邸成婚。赵曙的四个儿子全部是高氏所生,另外还生育了一位公主,所以她的地位十分稳固。

赵曙病情时好时坏,举止失措,喜怒无常。对待身边宦官尤其严厉暴躁,宫内宦官都很害怕见皇帝,服侍左右的更加战战兢兢。而“入内都知”任守忠,在先帝仁宗身边时间久,权势熏天,加上仁宗没有子嗣,诏令赵曙为皇子,起初是让任守忠去宣旨,任守忠找借口不去。不仅如此,任守忠还向仁宗建议立昏庸软弱者,以便他可以控制。

等到赵曙即位,任守忠十分不满,此时任守忠趁赵曙疯魔,怂恿党徒在曹太后面前说赵曙的坏话。说得多了,曹太后便有疑心,皇帝与太后之间因此产生了很大的误会,朝廷内外人心惶惶。

七月,赵曙的病情稍微有些好转。知谏院吕诲知晓皇帝与太后之间有嫌隙,便上疏皇帝赵曙和曹太后,规劝两人和解,言辞恳切,说了许多他人不敢说的话,但是效果不佳。

十月,朝廷葬仁宗皇帝于永昭陵。十一月,宰相韩琦从永昭陵归朝,曹太后写了一封信派内侍送给韩琦,韩琦打开一看,里面都是赵曙平时的抱怨诗词及过失事例。

韩琦看完,也不多说话,立即当着内侍的面将书信焚毁了。

第二天,韩琦与欧阳修到曹太后垂帘前奏事。太后呜咽流涕道:“老身已无容身之地了,请相公们替老身做主!”

韩琦温言劝解道:“陛下是因为病重的缘故,病好了就不会这样了。儿子得病,做母亲的还不能相容吗?”

曹太后还不解气。欧阳修接着道:“太后侍奉先帝数十年,仁德布于天下。以前温成皇后(张贵妃)专宠,太后尚处之泰然,现在母子间反而不能相容吗?”欧阳修的高帽子给曹太后一戴上去,曹太后的怒气顿时消了不少,心情也似乎好了许多。

欧阳修趁热打铁道:“先帝在位久,德泽世人,故一旦晏驾,天下迎奉新君,无人敢有异议。太后一妇人,臣等五六书生罢了,不是先帝的遗旨,天下谁肯听从呢?”

曹太后听后,默然无语。

韩琦又毫不畏惧地进言道:“臣等在宫外,陛下若失调护,太后难辞其咎!”其他宰辅大臣见韩琦如此质问太后,都吓得汗流浃背。

曹太后也颇感意外,惊骇道:“这是什么话?老身的心情比你们更迫切啊!”

过了几天,韩琦单独见了赵曙,赵曙似乎更委屈,对韩琦道:“太后对朕没有恩情啊!”

韩琦急忙回答道:“自古圣明君王不少,独称舜为大孝,难道其他的君主都不尽孝吗?父母仁慈而子女孝顺,这是人之常情。父母不慈爱而子女孝顺,这才真正值得称道!只怕陛下做得不够好,父母哪有对子女不慈爱的呢?”

韩琦苦口婆心,赵曙总算听进去了。

十二月,赵曙御延英殿,开经筵(为帝王讲经论史特设的御前讲座)。翰林学士刘敞讲读《史记》,讲到尧禅位给舜时,刘敞拱手进言道:“舜身处卑贱时,尧毅然将天下禅让给他,天地享有,百姓爱戴,没有别的道理,只是舜身上具有'孝友'的高尚品德,能够光照天地。什么是'孝友'?善事父母为'孝';善爱兄弟为'友'。”

刘敞言辞明快,声音清朗,赵曙知道他在借机劝谏自己,肃然改容。太后听了以后,内心也十分高兴。

朝中大臣的谆谆劝导,皇帝与太后之间的间隙逐渐冰雪消融。

佐料:《宋稗类钞.君范》记载了一则英宗的故事,可以侧面了解英宗的为君之道。

按以前惯例,祭祀天地的大典时,官员失仪不敬,不能赦免罪行。一次祭祀后,主管御食的官员遵英宗诏令,向相关官员赏赐食物,有位郎中易知,一贯贪嘴好吃。竟然喝得大醉失礼。御史弹劾他“不敬”之罪,宰相韩琦向英宗请示,按法律处罚。

英宗不同意道:“宁可因为其他事处罚,大臣因为饮食获罪,朝廷有何面目见士大夫?”

英宗此话,见识确实高韩琦一筹!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关于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叶晨穿越到了大魏王朝,成为被废的太子。他本想埋头搞钱,做一个纸醉金迷、妻妾成群的皇子,岂料在时局的推动下,他只得除奸臣、荡敌寇、南征北战!蓦然回首,他已然建功立业!
三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