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

第123章 谈影响(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精彩纷呈宋王朝》最新章节。

从前文我们可以看出,宋辽两国“澶渊之盟”的过程,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前后经历了两个多月时间。

“澶渊之盟”的过程,也是一个“边打边谈”的过程。而其中的主要促成者是王继忠、曹利用。决策者则是辽国的萧太后、耶律隆绪,宋朝的真宗赵恒。

但是笔者认为,“澶渊之盟”的真正奠基者则是寇准。纵观古往今来的历史,“和谈”往往都是建立在武力基础上的,没有军事实力作为支撑,“和谈”无疑是空中楼阁。寇准力主赵恒亲征,鼓励士气、激励军心、指导军民顽强抵抗,让辽国看到了宋朝的强大实力,感觉到了宋朝的抵抗决心,才会经过多次试探以后,最终甘心真正坐下来友好“和谈”!“和谈”,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

让我们再重新简单捋一捋“澶渊之盟”的曲折和谈过程。

最初在九月,契丹在王继忠的建议下,向宋朝发出“和谈”信息,赵恒接收信息,尚不能确定真假,来不及回复。双方将士没有领会各自最高层的意图,在前线闷头开打,结果应该说互有胜负。这是契丹的第一次试探,没有成功!

十月,王继忠力劝“和谈”,辽国再发出“和谈”信息,此次,赵恒在毕士安的鼓励下,接受信息,派出曹利用为“和谈”使者,同时勉强接受寇准的规劝,下诏准备亲征,做好了边打边谈的两手打算。

首次“和谈”,契丹要价太高,双方不欢而散,“口上功夫”未分高下,接着又“手上功夫”见真章。还是输赢各半,不相上下,战局犹如棋局,和局最让双方精疲力尽。

十一月,赵恒亲征,抵达澶州,宋军士气高昂,契丹先锋大将萧挞揽未战先亡,战争形势逐渐有利于宋军,辽国萧太后和耶律隆绪见势不妙,最终下定决心“和谈”,第三次派使至宋,表达真实和谈意图,请求赵恒派使“和谈”。

双方你来我往,经过几轮谈判,几次互派使者,最终订立条约,确立盟好,握手言和!

从整个“和谈”过程来看,萧太后是迫不得已,赵恒是诚心至上。但是从以后近百年的发展态势来说,契丹派使“和谈”尽管是迫于无奈,但也是真实意思表示。

“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宋辽两国双方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此后宋辽两国睦邻友好、礼尚往来、互通使者,有记载的使者互访竟达三百八十多次。

合约签订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建立榷场,开放贸易。

从此,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陆续传往辽国。同时,北宋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大米和丝织品等,交换契丹的羊、马、骆驼等牲畜。

双方的关系最后发展到,辽国边境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界赈济契丹灾民,后来,宋真宗赵恒崩逝消息传到辽国时,辽圣宗耶律隆绪“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很是感怀这位友好的兄长。

史书说,“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之间“生育繁息,牛羊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双方边境,牛羊遍地,不分彼此,即使上了年纪的白发老者,也不知道战争是什么状态。

二、宋辽双方都节省了军费开支,减轻了人民负担。

从宋朝来说,往年由于战争,每年用在边境的军费开支在千万两以上,如今每年仅花费十万两,为平常的百分之一,减轻了朝廷赋税压力。而且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造成民众过量的徭役,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平安。

三、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当然这一点是我们现在历史学家总结的,当时的文武大臣,谁知道“民族融合”是个什么东东?

总之,用一纸“和约”换来百年和平,这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是少有的。一百年在滚滚历史洪流中,时间不能算很长,但是在一朝一代来说,却是相当长久的。

凡事都有利弊,长期的和平,让宋辽双方都疏于战事,兵备松弛,最后双双被后起之秀金国灭亡。我们学史,既要从中吸取教训,更要铭记教训。任何年代,军事实力都是国家的根基,没有军事实力筑基,再坚固的高楼大厦也会轰然倒塌。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佐料: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了王钦若的几件事,据此,我们可以侧面了解王钦若为人。

王钦若善于揣摩真宗赵恒的心思,而且极力曲意奉承,每每能搔到赵恒的痒处,赵恒只要看见他,就满脸笑容。

赵恒每次升王钦若的官,王钦若进宫拜谢时,赵恒都亲切地问:“做这官中意吗?”宠遇异于常人。

王钦若为人阴险狡诈,善于用虚伪糊弄人,被骗的人还很难醒悟。

王钦若和王旦同朝为宰相时,翰林学士李宗谔有名声,王旦很看重他,想推荐他为参知政事,便将想法告诉了王钦若,王钦若不动声色地回答道:“好!”

王旦道:“我应该向皇上奏报。”

当时,李宗谔家里贫穷,无钱婚娶,王旦前后借给他共一千缗(一缗即一贯,一千个铜钱),王旦借钱给李宗谔这件事,不知怎么被王钦若知道了。

而按当时朝廷的惯例,大臣获得参知政事的职位,将有三千缗的赏赐。

王钦若偷偷向赵恒秉奏:“李宗谔欠王旦钱,王旦想推荐他为参知政事,图李宗谔获得陛下三千缗赏赐,以便归还自己的债务,他王旦恐怕不是为国家选择贤才!”

第二天,王旦果然向赵恒举荐李宗谔,赵恒勃然变色,不同意,王旦一直搞不清赵恒发作的原因。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现代医学博士谢宁,一朝猝死,再睁眼成了古代乡村打爹骂娘、卖媳妇的人渣混蛋。上辈子活活累死的他,本想搂着老天派发的美貌妻子懒懒躺平,可妻子和村民的期望,让他被迫努力,他提高粮食产量,广济良方,就连科举也是一骑绝尘。不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状元?谢宁这个现代医学博士根本不怕。一口气考他个大宴朝第一个六元!被皇帝、太子捧为眼珠子之后,谢宁发现庙堂之高,朽木为官,殿壁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形之辈,凶
霸气侧漏漏你一脸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