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

第47章 解疑惑(下)(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精彩纷呈宋王朝》最新章节。

假如文莹和尚上述所记录的,真的都是事实,也没有任何问题,并不存在赵光义杀赵匡胤之事!我们具体来看:

按文莹的说法,起初,赵光义进宫,是赵匡胤自己召进来的,而不是赵光义凭什么借口混进来的!赵匡胤夜里召赵光义进宫进来是什么目的呢?那是因为他极端相信那道士的话,认为十月二十晚,如果天气好,就可以增寿,否则便危在旦夕!

十月二十日晚,赵匡胤发现突然变天,心里着慌,立即传令让赵光义进宫。赵匡胤深夜想和赵光义见面,无非是相信道士的话,觉得自己命不长久,想早点向赵光义交代后事,以防不测!

赵光义进宫后,赵匡胤应该对他说了很多,文莹没有记载,事关极端机密,他也记载不了!赵匡胤对他交代完毕,同时要求他留宿在内侍的值班房,不过是害怕自己万一真如道士所说,有所不测,赵光义可以及时处置。

按照宋朝制度,外臣不得留宿宫内,赵光义听到赵匡胤要他留宿宫内的指令,事出突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当然会惶恐不安,因此也就出现了文莹记载的,宫人看到他“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他这种状态,其实是内心惶恐,向赵匡胤推辞留宿的举动。

客观讲,这事放在谁身上,都难以保持平静,都会惶恐不安!

出寝宫时,赵匡胤嘱咐赵光义“好做”,当然是要他好好做皇帝,不要有什么顾虑!

世人一直认为赵光义留宿宫里,是特意的,是趁机弑兄夺位,简直是无稽之谈!赵匡胤的寝宫有宋皇后在场,赵光义要行凶,宋皇后不是个哑巴,更不是瞎子!

赵匡胤驾崩后,他的遗体,按文莹的记载“玉色莹然如出汤沐”,没有任何异样,更加排除了赵光义弑兄的可能性!

文莹的这个记载,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明朝人陈邦瞻写《宋史纪事本末》时,把整个记录掐头去尾,从而让人觉得疑点重重,实在不是史学家应有的态度。

除了文莹这个记载外,还有人认为赵光义杀赵匡胤,是派程德玄下毒造成的死亡,因为程德玄懂医术,所以历史记载几次都有程德玄出现。

先不说死于毒药的遗体会有痕迹,假如赵光义歹毒到让程德玄下毒弑兄,那么程德玄自己焉能活过第二天?赵光义怎会让一个天大的把柄给程德玄攥着?

程德玄本人一直活到了宋真宗景德年间,六十五岁才过世。

这是假设文莹对赵匡胤死的十月二十日当晚记载真实且赵光义留宿皇宫的分析。

事实上,赵匡胤驾崩当晚,赵光义根本不在皇宫内。

文莹这本《湘山野录》笔记体野史,记录了大量因果报应、神妖鬼怪的故事,也有许多鸡毛蒜皮的无聊事。

野史、野史,路子确实“野”得紧,认不得真!

而司马光《涑水记闻》里的记载,赵光义当晚并未在皇宫。是赵匡胤死后由王继恩召进宫来的。

相比之下,司马光的史学态度,应该比文莹的野鸡路子,认真可靠得多!

另外,宋史里零星的人物传记里都记载,十月二十日晚,赵匡胤死时,赵光义确实不在宫内。

《宋史.程德玄传》记载:太祖大渐之夕,德玄宿信陵坊,夜有扣关疾呼趣赴宫邸者。德玄遽起,不暇盥栉,诣府,府门尚关。方三鼓,德玄不自悟,盘桓久之。俄顷,见内侍王继恩驰至,称遗诏迎太宗即位…

《宋史.马韶传》记载:及诘旦(清晨),太宗入谒,果受遗践阼(登基)…

《宋史.王继恩传》记载:(赵匡胤)及崩夕,太宗在南府(开封府),继恩中夜驰诣府邸,请太宗入…

赵匡胤死时,赵光义不在现场,所谓“斧光烛影”当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结论:

一,金匮之盟完全是事实,赵匡胤将赵光义内定为接班人,从未变更。

这和赵光义先假装有意传位赵廷美,然后挑赵廷美各种毛病,最后赵廷美冤死,完全不可等同而语!

二,赵匡胤五十岁(虚岁)驾崩,纯属巧合,属于猝死,应该是现代心肌梗塞之类的突发性疾病,所以时间死亡过程很快,事先也没有任何症状和征兆!结合赵匡胤喜欢饮酒的习性,很有这个可能!历史上还有两位大名鼎鼎的皇帝也是五十岁驾崩,一是秦始皇死时虚岁五十;二是李世民,恰好五十岁驾崩!

三,赵光义绝对没有弑兄谋位,这一点无须质疑!有人说,赵光义将杀赵匡胤的证据抹掉了。如果赵光义真杀了赵匡胤,也不存在抹掉这个说法,因为史官无人敢记载,本来就没有证据,何须抹掉?《宋史》是元朝人编写的,《宋史》很多素材都取材于文人笔记,《宋史》编纂者觉得赵光义有嫌疑,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因元朝人无须美化赵光义,可《宋史》无任何记载。

赵光义在宫内杀赵匡胤,谁杀?赵光义自己动手?那宋皇后也必死无疑!再说,如果他杀赵匡胤,怎么确保顺利登基?宫内就全是他赵光义的人?英明神武的赵匡胤会如此糊涂?

四,赵光义继承皇位没有明确的遗诏予以确认!可能赵匡胤在死之前一天晚上口头给赵光义交代过国家大事,但他没有想到自己会突然病故,因此留下千古疑案!

五,赵光义即皇帝位不仅没有明确的遗诏予以召示,也没有相应的顾命大臣口头确认。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结果,举朝上下也都已默认,并且首先得到了宋皇后的口头支持。《宋史.程德玄传》里记载,王继恩对程德玄说有“遗诏迎太宗即位”,只是个孤证!

六,赵光义接替皇位,是宋朝举朝上下众望所归的结果!皇权交替很平稳!使宋朝得到了持续长足发展,这是赵匡胤长期谋划的结果!

七,因为赵匡胤有成年儿子的条件下,毅然传弟不传子,和封建正统思想格格不入,世人总觉得别扭,后人便猜测赵光义的种种阴谋,这只是后人为赵匡胤鸣不平的结果,没有任何证据证实!

佐料:《宋稗类钞》记载:赵光义做皇帝后,有一天突然问臣属:“朕比唐太宗如何?”

皇帝这样问话,等于是自己向大臣索要高帽子!大臣个个心灵剔透,争先恐后的回答:“陛下乃是当今尧舜,唐太宗怎么能相比?”

不过也有不识眼之人,比如李昉,闭口不言。

赵光义侧脸问道:“李爱卿有话没说啊?”

李昉慢条斯理地吟诵白居易的诗句道:“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意思是说,唐太宗放了三千宫女回家嫁人,并让四百死囚回家过年,约定过完年后他们自行归狱,死囚果然如期归来!)

赵光义听完,沉默一阵后说:“朕不如也!”

看来赵光义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HP之霍格沃兹,满校尽是我靠山
HP之霍格沃兹,满校尽是我靠山
有一个大自己十岁的优秀哥哥是个什么体验?十七岁的何笛表示,简直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别人家的孩子”,还是自己的亲哥哥,简直无时无刻不在被人比较!卷不过,所以摆烂了,于是成了父母眼中的“叛逆”孩子。“叛逆”孩子,躲进自己的小小世界,玩起了模拟人生的游戏。她想成为一个像她喜欢的HP世界中的巫师。哪知才刚创建完人物,正打算体验随机生成的巫师人生。等等,怎么停电了?!再次醒来时,何笛成了霍格莫德村的孤女
ls99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关于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穿越元末,成为朱元璋亲弟,开局下葬爹娘。“小弟你去当乞丐,哥去当和尚,口粮不够咱省给你!”眼见洪武大帝朱重八要把破碗递给自己,朱远砸了他的碗,并决定这一次带着朱重八走上一条不一样的皇帝之路!朱远:刀在手,跟我走!杀地主,抢钱粮!咱们兄弟二人定要闹个天翻地覆,亲手打出一片天来!………朱远:一场朝会两个时辰,站得腿好酸!朱重八:来人!给仁义王搬一张龙椅来坐!满朝文
半份红豆泥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世事百态:南北朝时代风云激荡,世事纷纭。政权如走马灯般更迭,民族融合日益加深,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孕育出众多历史英杰与璀璨文化。然而,伴随辉煌的是社会的剧烈动荡与民众的艰苦生活,动荡不安与民生维艰成为该时代不可抹去的印记。尽管如此,南北朝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可儿妙桃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