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踏尽神魔骨

第250章 都是被害人(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界踏尽神魔骨》最新章节。

风婆子走上前去,厉声喝问塔里:“朱赫大祭司何在?”

桑田收了青铜长戈,抬手打出一个木笼,把塔里关在里面,还帮他把右手的伤口止了血。

塔里已经快被神像和神鼓吸干了,怕他死了事情还没问清楚,木笼还能帮他吊着命。

这个地方热得要命,景象着实令人恶心,桑田的意思是,要不把人带出去审问?

李玄哲把那面神鼓法器收进了一个方寸物。

桑田拎着塔里的干瘦本体和一个分身,起身就走。

风婆子只好跟着,这事好像轮不到她老太婆做主了。

到了山门口,风婆子才开口:“李真人和桑小友知道塔里有问题,却不提醒老太婆,是觉得我也可能是同谋吗?”

李玄哲没回应,桑田抢着答道:“不怪李师伯,是小子自作主张了。”

风婆子默然不语,这事情的确诡异,若换作是自己,只怕会做得更过分。

这小子全程掌控一切,游刃有余,还给老太婆留了点面子。

当初在敦煌初见他,只觉得是个惊才绝艳的后辈,这才一两年时间,无论是修为还是心机手段,都已经是宗师级的人物了。

桑田问了一个时辰,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大致搞清楚。

按塔里的说法,他也是个受害者。

塔里虽然早就离开了总坛,实际还是藕断丝连,当初就是不服师弟朱赫升任大祭司闹情绪

早几年就听门下弟子说,朱赫大祭司让人开挖洞府,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萨神教古老相传,地下镇压着一件上古法器,塔里当然也听过那个传说,只是从未当真。

后来还警告过朱赫,不要再继续寻找,即便真有神器,那东西被先辈镇压,必然是有原因的。

七天前,塔里察觉到不对劲,自己留在弟子体内的神识被灭了,总坛肯定是出了大事,于是回来查看。

朱赫被神像和神鼓控制,吸干了门下一千多个弟子的神魂。

塔里冲进地火支脉,和神像里的朱赫斗了一天一夜,最终把朱赫耗死了。

自己却舍不得毁了那件神鼓法器,拿起来研究,没想到也被它蛊惑了。

神鼓有意志,说只要给它吸够了神魂,它就能恢复上古神器的威能。

总坛弟子都被它吸干了,塔里于是以总坛遭袭为由,向所有萨神教分支发了求救信,

相信来救援的都是高手,说不定很快就会让神鼓复苏。

没想到,风婆子会向庐山求救,引来道门高手。

塔里没搞明白,连风婆子都难以抵抗的鼓乐,桑田怎么丝毫不惧,但却不敢相问。

最后,塔里只求一死,虽然他是被神鼓控制,却亲手害死了草原十二部上百名高手。

何况他的神魂已经十不存一,本体还被砍了一只手,活着也是丢人现眼。

桑田相信他说的大部分是真的,一心想死的人,没必要说假话。

现在问题是,怎么处置那个烫手的神器?

李玄哲把那面神鼓拿出来,依然用一个雷法牢笼罩住。

塔里建议毁了,这么个妖邪之物,实在不该面世。

总坛一千三百多人,加上来救援的草原各部一百多名高手,全都被吸干了神魂。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打破谶言,野千金和娴狐妖反杀
打破谶言,野千金和娴狐妖反杀
一人一妖,两个女孩,一出生就被交换。她们要如何在邪恶侵扰中找到真正的自己?构想起源于《子不语·陈圣涛遇狐》。一个无德才财貌的中年男子遇到一个为他倾尽所有的狐妖的故事。最后他儿子杀了她儿子,狐妖就这么消失了。为了让这个故事合乎逻辑,我重新构建...
狐阿紫
破苍穹问天
破苍穹问天
28岁的吴仙蜷缩在云南墨江的破旧阁楼里,困于平庸人生的泥沼,却在雨夜拾得上古至宝“乾坤引,被卷入神秘东方修仙世界“玄灵界。平凡少年的逆袭之路由此开启——罗盘器灵玄老亲授秘法,他在灵气氤氲的山林中踏出修仙第一步,于危机四伏的洛家纷争里初露锋芒,更在幽冥荒原的血色迷雾中邂逅绝美千金洛瑶、神秘散修红菱,艳遇与机遇交织,实力与魅力共涨。当乾坤引撕开空间裂隙,吴仙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单一世界:玄灵界的宗门恩
沫凡晨
碧血潮生录
碧血潮生录
暴雨夜,玄渊阁遗孤明月奴携绝世秘籍亡命天涯,额间刺青灼痛如烙,揭开三百年轮回血咒。青铜巨舰破海而出,机械义眼的故人踏星图而来,玉箫音波斩碎时空,露出归墟深处十万冰棺——每具棺中皆是她自己。从江湖追杀到量子星舰,从血祭傀儡到时空观测者,秦昭月撕开身世迷雾,方知所谓宿命竟是初代阁主跨越古今的疯狂实验。蜜渍龙鳞纹的剑锋劈开轮回,机械心脏跳动声里,陆明洲的谎言与真相皆成杀招。当浑天仪吞噬星河,血月映亮青
不哭的橘子
问道仙台
问道仙台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浩瀚天地,包罗万象,深山大泽,多生龙蛇,密林幽谷,虎豹盘踞,至于山野精怪,珍禽异兽,更是数不胜数。相较于这些生灵物种,人族或在体质上相对孱弱,但万物灵长,却是绝非虚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无数人族先贤筚路蓝缕,苦苦参悟天地造化,终于开创出修真炼道之法,以血肉之躯,掌强横力量,控万千变化,可搬山倒海,降妖镇魔;亦可益寿延年,凭虚御风,遨游山河,自在逍遥。白云苍狗,岁月悠悠,
漂泊的瓜子
源录
源录
关于源录:天地未开,万物未生,有物如卵,称之为源,虽不能动而吸宇内之气,待天时而气满卵生。只见此物,无毛,无足,无目,无口。一亿年吞息吐纳,气入体,分清浊,分轻重。清轻上浮化为首,浊重下沉化为足。再一亿年首足二分,首轻上升为源天,足重下沉为源地。首足分处为源海。又一亿年,足沉底,首触顶,海始平,谓之,源录
郭风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