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未完成式》最新章节。
我从未想过会以这种方式认识晏执九段。
作为《围棋天地》的新晋记者,我林昭月终于争取到了报道全国职业围棋大赛的机会。会场内,空调冷气开得十足,却压不住观战室里沸腾的热度。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央大棋盘上——晏执执白,正在上演一场令人窒息的攻防战。
“第167手,天元位!“解说员的声音陡然拔高。
我屏住呼吸,看着晏执修长的手指拈起一枚白玉棋子,轻轻落在棋盘正中央。这一手犹如晴空霹雳,整个观战室瞬间炸开了锅。
“漂亮!“身边的资深记者老陈拍案叫绝,“这小子又来了,他的标志性'天元一击'!“
棋盘上,原本胶着的局势在这一手之后豁然开朗。黑棋的大龙被拦腰截断,胜负已定。我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这精彩瞬间,同时不忘观察对局室里的晏执。
透过玻璃窗,我看到他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那笑容里带着几分不羁,几分傲气,还有几分我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他随手拨了拨额前垂落的刘海,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仿佛刚才那记绝杀只是随手为之。
半小时后,晏执中盘获胜。按照惯例,胜者需要接受简短采访。我挤在记者群最前排,近距离观察这位围棋界的风云人物。他比电视上看起来更高挑,皮肤白皙得近乎透明,眼下却有一抹淡淡的青黑,透露出职业棋手不规律的作息。
“晏九段,恭喜获胜!请问今天再次使用'天元一击'是预先策划的吗?“一位同行抢先提问。
晏执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手指转着一枚白色棋子:“谁知道呢?也许只是我觉得那里最顺眼。“他顿了顿,突然冲镜头眨了眨眼,“就像在酒吧里选伴一样,直觉最重要。“
现场一阵哄笑,我却皱起了眉头。这种轻浮的回答与他棋盘上的凌厉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果然,第二天围棋论坛上就有人批评他“不尊重对手“、“有损职业棋手形象“。
“昭月,想不想做个晏执的深度专访?“主编把我叫到办公室,“现在舆论对他两极分化,正是出深度报道的好时机。“
我眼前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可是晏执从不接受深度专访...“
“所以才要你去争取啊!“主编拍拍我的肩,“你可是我们社最懂围棋的记者。“
三天后,我的采访申请如预料中被婉拒。晏执的经纪人礼貌而坚定地表示他“近期没有接受专访的计划“。
但我林昭月不是轻易放弃的人。通过棋院的朋友,我打听到晏执每周三晚上会去一家名为“星位“的围棋主题酒吧。于是那个周三,我精心打扮后,独自来到了这家隐藏在胡同深处的酒吧。
推开厚重的木门,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檀香和低沉的爵士乐。酒吧中央摆着几张棋盘,角落里零星坐着几桌客人。我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吧台边的晏执——他正一个人对着棋盘摆谱,手边放着一杯琥珀色的威士忌。
深吸一口气,我径直走到他旁边的座位坐下。
“一杯金汤力,谢谢。“我对酒保说,然后装作刚刚注意到身旁的人,“咦,这不是晏执九段吗?真巧。“
晏执抬起头,似笑非笑地看了我一眼:“《围棋天地》的林记者,对吧?“他指了指我包上挂着的杂志logo挂件,“伪装工作做得不太到位啊。“
我的脸瞬间烧了起来,没想到他一眼就识破了我的身份。
“我...“我正想解释,他却打断了我。
“既然来了,陪我下一局?“他推过棋盘,眼神里带着挑衅,“输了的话,答应我一个条件。“
我咬了咬唇:“那如果我赢了呢?“
“那我就接受你的专访。“他笑得胸有成竹,“不过,你觉得可能吗?“
被他的傲慢激怒,我二话不说抓起黑子:“让先?“
“当然。“他做了个请的手势。
我落下第一手星位,心跳如鼓。虽然我在大学围棋社拿过冠军,但面对职业九段,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我必须赌一把。
前五十手,我全力应对,竟然勉强维持住了局面。晏执的表情从漫不经心渐渐变得专注起来。
“你下得不错。“他第78手打入我的大空时评价道,“业余五段水平?“
“六段。“我纠正他,同时苦苦思考应对之策。
一个小时后,当我投子认负时,晏执看我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
“你真的是记者?“他不可思议地问,“这水平完全可以当职业棋手了。“
“我父亲是围棋教练。“我解释道,“从小耳濡目染而已。“
晏执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突然笑了:“愿赌服输,我接受你的专访。不过...“他凑近了些,身上淡淡的木质香气萦绕在我鼻尖,“我改主意了,不管输赢,我都会接受采访。“
“为什么?“我愣住了。
“因为...“他啜饮了一口威士忌,眼神透过酒杯显得格外深邃,“能一眼看出我第167手不是'直觉'而是'精确计算'的人,值得我花时间聊聊。“
我心头一跳——在赛后采访中,我确实在个人博客上写了对晏执那手“天元一击“的分析,指出那是经过周密计算的杀招而非他表现的“随意之举“。没想到他居然看到了。
就这样,三天后,我在晏执的公寓里完成了专访。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棋盘上,他难得地卸下防备,谈起了对围棋的热爱与困惑。当谈到小时候第一次接触围棋时,他的眼睛亮得惊人,与赛场上的傲气判若两人。
“你知道吗?“他摆弄着一枚棋子,“围棋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每一步都是选择,就像人生。“
我停下记录的笔,抬头对上他的目光,突然意识到晏执九段可能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要复杂得多。而这次专访,或许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