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贫困县女县令

第130章 接圣旨(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贫困县女县令》最新章节。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念及楚辞之贤能,勤勉政事,忠于职守,深得百姓爱戴。

其政绩卓着,治理有方,为一方之典范。

特晋封楚辞为咸阳城从五品知州,望其继续秉持公正廉明之原则,勤于政事,为民谋福祉。

勿忘皇恩浩荡,恪尽职守,以报朕之殊遇,钦此!”

那个太监宣读完圣旨之后,把圣旨合上双手递到楚辞面前,语气也比较温和的说道。

“楚大人,接旨吧。”

楚辞双手接过圣旨说道。

“臣接旨,多谢皇上厚爱。”

而周围跪着的那些人,也都对这个圣旨的内容非常的震惊。

这一下就给她连续跳级升职,成知州,知州是从五品的官职。

在正四品的知府之下。

这一次皇上封楚辞为咸阳城的知州,那么也就是。

楚辞的身份在咸阳城这些县令之上,可以管理咸阳城内的所有县令,但是在知府之下。

只不过这根本不算个事儿,毕竟大家谁都知道,知府对楚辞是非常的看好。

甚至就连知府的女儿明熙,都和楚辞是好友。

所以虽然说楚辞的身份在知府之下,但是她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咸阳城这方圆百里的一把手了。

刘县令满眼惊喜的看着楚辞,他就知道,他和楚辞搞好关系绝对没有错。

楚辞现在直接就成了他的领导,而自己和楚辞的关系这么好,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李县令听到这则圣旨,也忍不住抬头看向楚辞的背影。

楚辞虽然跪在地上,但是脊背依旧挺直,没有任何弯曲,眼中是充满了羡慕。

楚辞的年龄这么小,今年才18岁,最重要的是她上任才一年左右。

但是却可以升职成知州,而自己在梨花县当了10多年的县令,可却依旧没有任何升官的迹象。

一开始他也对此愤愤不平。

觉得是因为自己没有背景后台,没有人愿意提拔自己,所以才会一连在梨花县这个小县城当了10多年县令,都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

但是现在在看到楚辞之后。

他才终于明白,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背景,所以才没有办法升官,而是他确确实实没有楚辞这样子的能力。

楚辞她甚至是被京城当中的大官陷害,才来到松阳县这个小地方。

按理来说应该升职比他们更加艰难,但是楚辞却凭借自己的本事成功让皇上给她圣旨。

直到这个时候,李县令才不得不承认,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楚辞接了旨之后,先让柳绿给那些千里迢迢来传旨的太监们发了银钱之后,才对那个来传旨的太监问道。

“这位公公,我想问一下,我给皇上送去的那个肥料方法,现在怎么样了?”

楚辞心想,在京城当中的皇上也一定知道了民间对她的这些误会。

现在这些百姓肯定很抗拒这个肥料,皇上对此应该怎么办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成四岁小谋士,震惊朝野
穿成四岁小谋士,震惊朝野
原名:母子齐穿越,儿子穿成我父皇了可爱萌娃谋士+意想不到的谋略+出其不意的反转+搞笑+独宠+爽文有名企业家阳玉灵跟自闭症儿子回家的途中发生车祸,随之胎穿到了一个不知名世界古代,成为在冷宫出生的小公主。只是,这帝王怎的跟自己儿子长得一模一样?既然她都穿越了,那儿子可能也穿越了啊。突然有一天,两个小笨蛋来冷宫附近偷鱼。机会来了,那必须忽悠着他们带自己出宫啊。而后,四岁奶娃娃揭了求贤令……这小丫头片子
进墨书
陆医生的小娇妻真乖
陆医生的小娇妻真乖
“手给我,针扎上了,我喂你吃饭,刚刚不是说饿了吗?饥肠辘辘,楚瑾熙知道自己逃不过,还不如早挨一下早点吃上饭,不高兴的将手右手伸了出去。“你轻点。“嗯。男人站在床边,弯着腰,左手托起她仿若无骨的小手,右手拿着棉签轻轻的擦拭着她的手背上的青色的血管。她的手很小很小,不足他的二分之一,手背凉滑,做了美甲的指甲,衬的她的小手更加纤细白皙,一看就是双养尊处优的手。冰凉的棉签接触到肌肤的时候,楚瑾熙还是
嗯嘛
玄学大佬摆烂生活
玄学大佬摆烂生活
当代玄学没落,从小山村出来的祝余对于现状不太了解原本只想靠着玄学本领赚点生活费谁曾想一出手,震惊了整个玄学风水界某受人追捧的符箓大师:什么?你说这符你只花了998?祝余:卖...卖贵了?某受人敬仰的风水先生:什么?你说那小丫头会寻龙点穴?祝余:你...你不会?某收徒无数的玄学协会会长:什么?她说不想拜我为师?祝余:已有师父,勿扰。......后来。符箓大师追在祝余屁股后边:“祝大师求您一定要收我
煤气罐罐儿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关于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双穿越+种田+科举+考试+家长里短+发家致富+温馨过日子)(没有系统,没有空间,没有金手指,女主和她的儿子都是穿越。)(女主勤奋聪明,漂亮能干,男主表面老实,实则恋爱脑护犊子还守男德,儿子更是过目不忘的科举奇才,情商还贼高!母子双视角)尔雅没想到穿越一场,她父母变了,相貌变了,连身处的时代都变了,唯有她那该死的阳光过敏症没变!这一世,身为大周朝徽州府宋家村的一
不如退而结网
羽念春时好
羽念春时好
宁静的青山村,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村子有着古老的传统与习俗,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淡却也充满温情的生活。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只剩下些老人与孩童留守,但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一些新变化悄然发生。
爱吃红烧牛杂的花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