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国匠精魂》最新章节。
“女子太能干,那可就是‘材料大’了,在咱们这儿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不好驾驭。”阿丽的娘亲接口道。
“第三,人品要好,精明能干、节俭、懂事儿、无生活作风问题,还得勤快,能干农活。‘手巧’的女子更受欢迎,要是爱说爱笑,或者同男性接触较多,那可就‘疯’了,是个缺点。”三爷爷继续说道。
“这人品确实很重要,不管在哪儿都一样。”贾茂林感慨道。
“第四,身体健康,无缺陷或疾病。这可是大事儿,要是婚后再发现有严重疾病,那可就麻烦了,说不定还得退婚呢。”阿丽的爹亲补充道。
“第五,年龄合适。过去讲究‘女大三,抱金砖’,现在可不兴这个了,理想的结婚年龄是男女同岁或者男方比女方大一岁、二岁。”三爷爷说道。
“那女青年找对象呢?是不是也有这么多讲究?”贾晓臻好奇地问。
“女青年找对象,也有不少讲究。”三爷爷喝了口茶,继续说道,“第一,长相上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现在咱村的女青年也像城里的女青年一样,要求男方个子高。不过,男子富于性魅力也不是啥有利条件。”
“第二,在品德方面,要老实、勤快、能干、孝顺,还得‘正干’。过去‘不老吭’是优点,现在这已经不明显了,但‘冒料’的人还是不受欢迎。”
“第三,家庭声誉要好,父母‘清亮’、家庭和睦、‘混’得好、‘不冤’、‘会过’、‘仔细’,‘胡毒弄’的人家可不受欢迎。”
“第四,家族情况要好,‘大门大户’的,弟兄多是个有利条件,这代表着男方有个庞大的宗族集团,女方嫁过去有个依靠,不会受欺负。”
“第五,‘成分’问题,过去可是重要的考量条件,80年代以后就不那么重要了,现在已不再构成问题。”
“第六,家庭的经济情况要好,家里‘有’,这可以用很多具体的指标来衡量,比如家里是否有外来收入,是否有砖瓦房、拖拉机、电视机等。”
“第七,个人的受教育情况,理想的学历是高中毕业,中专毕业更好。”
“第八,个人的职业和技能。漂亮或受较多教育的女孩都希望嫁给城里人,但受户口、工作的限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是‘吃商品粮的人’比较受欢迎,尽管现在‘吃商品粮的人’不一定安排工作,即便安排工作收入也不一定稳定,但优势还是有的。再次是长期在城里干临时工,或者能做小买卖的,会一门手艺的也不错,比如木工、泥瓦活等。过去虽有‘寻个当兵的怕打仗,寻个干部怕下放’的说法,但实际上军人和干部仍是女青年择偶的首选。”
“这择偶的标准可真多,不过也体现了咱们这儿对婚姻的重视。”贾晓臻感慨道。
“可不是嘛,婚姻是大事儿,得慎重考虑。”阿丽轻声说道。
“这择偶标准,男女对理想异性的要求也不一样,男子偏重于个人相貌和品格,女子偏重于家庭背景和能力,这也反映了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差异,以及人们对男女评价的不同标准。”三爷爷总结道。
“那要是有人标准定得太高,几次失败后,年龄变大,可就有‘搁住’的危险了。”阿丽的爹亲说道。
“对,有这么个例子,北村有个小名叫二楞的小伙子,他家条件和个人条件都不错,可他母亲太自信,说‘不着急嘛,咱们家这样的好“地儿”,不愁找个好媳妇。金镢头还能愁个柳木柄儿吗?’这话传出去,人们都知道他家是好地方,可传来传去,这话有了讽刺意义,不了解情况的人真假难辨,不敢给二楞提亲,结果二楞都40多岁了,也没配上个‘柳木柄儿’。这事儿给咱们的教训是,即便家庭条件好,对待别人的‘说媒’也须持积极态度,不然就有被‘敬而远之’的危险。”三爷爷说道。
“这择偶啊,可是一门大学问,得根据实际情况来,不能太挑剔,也不能太将就。”贾茂林感慨道。
“就是就是,婚姻幸福,得两个人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光看表面条件可不够。”阿丽的娘亲说道。
“对,这婚姻啊,就像这炉火,得用心去经营,才能一直暖烘烘的。”土根笑着说道。
大家伙儿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窗外,寒风依旧呼啸,可屋内却充满了温暖和欢笑。这择偶的话题,就像这冬日里的炉火,让大家伙儿的心也跟着热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