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时空之红色纪念

第192章 赵天雷点第一次穿越3(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错位时空之红色纪念》最新章节。

大庆油田也在如火如荼的筹备建设当中,到1942年底华夏这个曾经的贫油国可以在年底实现石油年产量800万吨。

到明年按照规划,随着越来越多油田的开发采,产油量可以达到2000万吨。

煤炭和钢铁就不谈了,华夏原本就是产煤大国,几个大的铁矿也开始投产。

特别还有南洋地区的爪哇岛这座资源宝库,那里面产出的石油、钢铁、以及天然橡胶非常的可观。

如今,扬州南部地区新建的大学城,已经有近二十几座高校在此建立新的分校。

毕竟王永作为一个当地人,他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家乡从古代的辉煌中渐渐没落下去。

他也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够恢复往日的荣光,加上此地,地处平原,交通方便又有运河与长江,还有一条连接南北的铁路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

就这样,这座历史名城,在王永东一榔头西一棒锤的建设下,已经初步完成了工业化的雏形。

在第四天,他们一行五人坐上了飞往北平的飞机。

当然,这个时代的运输机可不像后世的那些大型客机那般舒适。

等几人走下飞机的时候,脸色都略显苍白,等他们看到老北平城那高耸的城墙时,也忍不住感叹这一座铭记着华夏近代六百年兴衰史的伟大首都。

他们这一辈子人从来就没有见过北平城的城墙,因为后世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老旧城墙已经全部被拆除。

当王永带着赵天雷别与另外四名后世的同志一起走进紫禁城的时候,见到那些活在自己心目中的前辈。

这几人真的是激动得浑身颤抖,他们没有想象过自己有一天还能看到这些老前辈,看到这些一辈子,为国家付出了所有的革命先辈!

有一名老同志在见到赵天雷手中的摄像机,一直对着他们拍摄的时候,还忍不住和他开了一句玩笑。

“怎么我们这些糟老头子有一天还能成为电影明星吗?到时候是不是也要和你们那个时代的人一样,给你们签个名留个纪念。”

这位领导的玩笑话,引得周边的那些老人们哈哈大笑,赵天雷等人也没有想到这些革命先辈,还有如此风趣可爱的一面。

就因为这些轻松地玩笑话,一下子让他们的紧张与不适消除了大半。

其实也是因为这些前辈们,知道面前这几位来自后世的同志们十分紧张。

这才开了几个玩笑,缓解一下他们紧张的心情。

到了晚上赵天雷躺在自己的床上,拿着摄像机在回翻看今天拍摄的内容,他感觉自己仿佛活在梦中。

真的不敢想象,他今天所能遇到的人,要是将手中摄像机所拍摄的内容,放到后世,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

也许有人会说,他这是假的,但是只要了解历史真实资料的人,都会被这一份拍摄内容所震惊。

你找一位或者两位和那些先辈们长得一模一样的演员可以,但是你找那么多的一模一样的演员,那就不可能也无法做到。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秦天穿越到唐朝,拜神道袁天罡为师,一直在山上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重,秦天下山穷游行医,却机缘巧合之下被兵头头牛大毛绑进长安,成为了长孙皇后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从此便开始了自己在大唐的鬼混之旅。漫漫长生路,他曾经历了贞观时期的万国来朝,也曾目睹了盛唐帝国的崛起。他曾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也曾是压得武则天喘不过气的第一权臣。他曾鲜衣怒马、对酒当歌,也曾借酒消愁
天命在我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关于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王厚穿越三国,成为袁绍帐下第一毒士。他给袁绍献毒计十二策,十八路诸侯会盟,灭董卓,屯冀州,威震天下!官渡大战,他谏言毒计上中下三策,灭曹操,诛刘表,袁绍志大才疏,认为王厚毒计太毒,冀州之大,无他容身之地,逼得他投奔曹操帐下。此时,曹操正值赤壁大战前夕,面对袁绍二十万兵马,天崩开局。他在曹操帐下,屡献毒计!曹操军中爆发瘟疫,何解?王厚献计:用投石车投放到敌方阵营
隐居的鱼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一觉醒来,人在东汉末年,战火纷飞。黄巾贼作乱时期。本以为能遇到召唤闪电的仙师张角,谁知开局偶遇的是徐州牧刘备刘玄德。三言两语,便要拜我为军师?如此抬爱,那这被张飞必丢的徐州,我替你守了!区区三姓家奴吕布,本军师温酒便可斩杀之!
小小肖肖
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
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
++++主角二人组非完全工具人,有隐形任务。新媒体人徐爱和历史系毕业的闺蜜罗玉华商议着合作一档讲述历史的聊天节目。结果却因风格搞笑,野史正史一起来,天马行空的内容,被万界系统盯上了……而与此同时,万界客栈也因此打开,华夏历史上那些老祖宗们纷纷收到了邀请。那身长玉立,叫人一见便瞪大了眼睛的美男祖龙嬴政。中世纪最强碳基生物,爱哭鼻子的东半球话事人李世民。太祖长拳舞的虎虎生威的赵匡胤带着他那,驾车技术
金小鲤
大明第一能臣
大明第一能臣
关于大明第一能臣:李洪意外重生洪武初年,这时候,朱标还建在,朱元璋还不喜欢杀人。但身为后世之人,李洪知道,那一日终究会来。于是,他常劝身边的人赶紧辞官归乡。“诸位,辞官归乡吧,皇帝要杀人了,保命要紧啊。”“大明的官,狗都不做!”
万里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