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我拥有了系统

第68章 通讯部队(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军阀:我拥有了系统》最新章节。

定安城此时是热闹非凡,各地的建筑工地,民工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大搞建设。

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自从安平军来了以后,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的时代,百姓们能有一日两餐就很不错了。

想要吃饱吃好,肯定是不可能的,能有这两餐吊着命就不错了。

现在,定安城大量的建筑需要工人。

从才开始的招工,只招男工,一直到现在的,只要能干活的,安平军几乎是来之不拒,统统的给他们找到了合适的活。

这些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百姓们,他们来给安平军干活,其实并不是为别的,全部都是冲着那一日三餐而来的。

来给安平军干活,一日三顿管饱不说,基本上每顿都能见到油汪汪的大肥肉。

这是他们以前过年都不敢想的东西,现在每顿都能吃到,他们还有什么奢求?

最让他们感动的是,只要来干活的,你只要不偷懒,无论是老人,还是孩童,每人同样都有工钱可拿,并且薪酬还不低。

徐建安现在每天都能签到几十万块银元,他现在妥妥的是一名大财主,金钱和物资都不缺。

为了继续丰润自己的无限空间,徐建安对城中的东西进行了一番大采购,然后进行了复制。

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粮食,蔬菜肉类,整个无限空间里,堆成了无数的大山,一眼望不到头。

正是有了这些数不尽的物资,徐建安才敢如此的挥霍。

看着建筑平地而起,徐建安的心情非常的高兴。

何磊找了过来,"大帅,保安团我们已经收编了,把人分散到了各个团中。

我们抓捕77师的100多名俘虏,我们是不是也要收编?

对了,大帅,这100多名俘虏里面,好像有两名是电台兵。

当时抓捕他们的时候,他们正在摧毁电台。"

徐建安的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你说什么?俘虏里面有电台兵?"

何磊点了点头,"是的,听当时抓捕他们的人说,他们把电台摧毁后,才向我们投降的。

我们又没有电台,所以当时抓捕的人,把这两名电台兵当普通俘虏抓了起来。

这还是我刚才路过俘虏营时,看守俘虏的营长给我提起的。"

得到了确定的回答后,徐建安的心是激动不已。

自己现在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缺少的就是各方面的人才。

电台被摧毁算个屁事,在商城里,这个时代的电台,还是最顶配的,可以说想买多少就有多少。

"你现在就去把这两个电台兵给我叫过来,我们是否能建立起通讯部队,还得从这两个人身上下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关于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王厚穿越三国,成为袁绍帐下第一毒士。他给袁绍献毒计十二策,十八路诸侯会盟,灭董卓,屯冀州,威震天下!官渡大战,他谏言毒计上中下三策,灭曹操,诛刘表,袁绍志大才疏,认为王厚毒计太毒,冀州之大,无他容身之地,逼得他投奔曹操帐下。此时,曹操正值赤壁大战前夕,面对袁绍二十万兵马,天崩开局。他在曹操帐下,屡献毒计!曹操军中爆发瘟疫,何解?王厚献计:用投石车投放到敌方阵营
隐居的鱼
燕颂
燕颂
关于燕颂:一部孤臣孽子的谋逆实录,一场豺狼虎豹的奋力厮杀,无关天下苍生的大义,也无关匡扶天下的宏图,一切的一切不过是野心家们涂脂抹粉,竞相上台。这不是一首封建王朝的颂歌,这是一幅充斥着野心、阴谋、杀戮、背叛的修罗画卷。成王败寇,史笔下漆黑的墨字,每一笔都浸染着干涸的血液。这是一部架空历史小说,时间设定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官制以明朝官制为基础创作,没有穿越,反常规非伟光正的主角塑造,尽全力以写
心有茅草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老六权谋爽文。朱钧穿越到了大炎王朝,成了寄居侯府的庶人皇子。原本想着和侯府世子一起潇洒快活,哪曾想,这些皇子们一个个都不想放过他,都成庶人了,还是想要搞死他,没奈何,只能反击了!先拥兵自重吧!边疆练兵种田,回京搅风搞雨,出外征战四方,反正怎么爽怎么来,我是老六我怕谁!
老黄金兔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关于秦时之血衣侯传奇:魂穿到了秦时明月的世界中,成为了少年时代的血衣侯白亦非。七国还未统一,韩非尚未出生,嬴政也还没出生,那可有搞头了!开局一个一座城堡,十万精锐,怎么说也能拼一下吧!搞起!郑重声明:本文无系统,不穿越其他世界!
汉时关山
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
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
关于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穿越+无系统+大唐日常+历史种田+搞笑轻松没有行医资格证的沈英俊为魂穿到纨绔子弟房遗爱身上,开局凭借前世职业经验,拯救了原本必死的长孙皇后傍上长孙皇后的大腿。轮椅+奶茶+诗社+酒肆+马鞋+……………后世有的,我通通照搬过来,我要做大唐最有钱的人,我要改写大唐历史,我要做史上最强驸马,最牛逼的纨绔子。高阳我才不要,文成我倒是想要,至于长乐那我必须抢到手。
南山以北北山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