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静悄悄,瓜人在作妖是!

第68章 不得了的秘密(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朝堂静悄悄,瓜人在作妖是!》最新章节。

[哇去!你们简直想不到,他一年回来两个月是为了什么!]

大家伙面面相觑:

什么意思?不是拿钱?难道还有其他的瓜?

[他回家是为了看他的相好的!]

吃瓜群众觉得瓜有点大,人叫少了,于是小孩子再次出动,绿头巾咽口水:

这声音不会真的有点什么吧!

[哈哈哈哈……你们敢想,他的相好是谁!]

吃瓜群众的眼神如龙似虎,想要找出神仙音:

神仙,求您!您说!我们不会猜!

[抱头男媳妇是真的没脑子啊!他一年回来两个月,还有半个月陪媳妇,他能给你什么快乐!]

人群里有人一声惊呼:

“什么玩意?那么刺激!这真是我能听的?”

本来气势低迷的抱头男,不可置信的看向自己的娘子',突然间心如刀绞。

自己是嘴花花,她是真花花啊:

“说!你是不是和他有一腿,你每年都回娘家一个多月,到底去做什么了?”

那妇人哪里顾得看自家男人,她一直以为声音说的是自己,没想到居然他外面还有其他人,于是打人的柳条立马换了方向,向着绿头巾得脸抽去!

绿头巾哪里愿意,两人当即打了起来。人群顿时乱糟糟的,说啥的都有,徐清清的瓜还在继续:

[吆!这抱头男真会问重点,当然是去约会了,可惜女人不知道,还有除她之外的女人!]

[不得不说,这两个人真的心坏,知道抱头男肯定不认,拿了明矾水给男的用。只要融合了,孩子就是抱头男的,到时候,双方就可以和离。]

[当然,抱头男就算不认也没关系,反正事实已经成了,到时候抱孩子的妇人受不了流言蜚语可以去死,一个丧偶,一个和离,他们还是可以在一起!]

乱哄哄的人群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是抱孩子的妇人第一个发出尖锐的爆鸣,抱着孩子,使劲的抽打绿头巾!

正义的吃瓜群众,扭着绿头巾就要送进官府,绿头巾叫嚣:

“你们有证据吗?你们这是道听途说!”

“放开我!快放开我!”

[哎呀!还要证据!抱头男,你媳妇娘家隔两个小院,里面一个老仆看着一个小孩,那就是你媳妇当年回家说是八个月流掉的孩子!]

[其实是够月份了,只不过孩子不是你的!]

抱头男咚的一声晕了过去!

[至于那个外面的,不就在隔壁县的怡红楼,这人在那里可是豪掷千金把人赎了出来,就住在千金巷里。]

本来还在犹犹豫豫的抱孩子妇人,咬咬牙,跺跺脚,扭头回到家里:

他偷人还可以忍忍,但要和怡红楼的女子共用一个男人,肯定是不可能!

“哎呀!这不是刑部的卫仇,卫大人嘛!这里有个案子,您是来抓人的?”

得了许子慎的命令过来看情况的卫仇:

我就知道,徐行走走哪里,哪里出事!

徐清清吃瓜吃的心满意足,拐角想到仙客来吃顿好的。

[咦!这是我爹手下的陈叔叔的家人?别说,同样是陈叔叔的脸,看起来漂亮多了!]

她的身边还站着一个高大的姑娘,看起来还是很像自家爹的另一个属下!

[什么鬼?双胞胎什么时候那么常见了,居然看到了刘叔叔的脸,这脸是不是白了点!]

两位细高苗条的姑娘回蓦一笑,后面又有两位姑娘跟了上来,徐清清捂住嘴,轻手轻脚小心跟上:

“没看错的话,后面这两位是刑部同款脸!”

[哇哇哇!我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他们要去哪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团宠公主亡国后,新朝君臣火葬场
团宠公主亡国后,新朝君臣火葬场
昭绥安,大晟唯一的子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王朝最耀眼的明珠。可惜盛世将倾,朝堂蛀虫啃噬着摇摇欲坠的江山,她那位操碎心的父皇,正竭力为爱女撑起最后一片澄澈蓝天。佑安五年,小公主带着贴身暗卫偷溜出宫,隐瞒身份到了偏远的受灾小县城,从乞丐堆里捡...
锦月惊鹊
重生之国民影帝恋上我
重生之国民影帝恋上我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来点路子
佛系穿越都随心
佛系穿越都随心
欢迎大家阅读我的作品,初次写作的小萌新,希望大家别较真就为了乐呵自己,作者很佛系,第一视角永远是自己,有时候圣母有时候无情,都是根据作者第一时间的想法来决定事件的走向,我不是完人也会犯错
吾虎想瘦
桃花开时就永别吧
桃花开时就永别吧
祁玥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三学生,有一天她在放学的路上捡到了一棵桃花树苗,她把它带回了家,第二天,他们学校新转来一个转校生——林修禹,他们的姻缘就是这样开始的。然后他们俩考到了同一所大学,而且还是在同一个系,后来在一节课上两人遇见了,之后两人...
玺易千只烊
笼中雀:惹上偏执兄长逃不掉
笼中雀:惹上偏执兄长逃不掉
沈清棠与平南王府的世子定下亲事。没有人知道。她曾做过一个梦。梦里,她那个平日最是温润儒雅的兄长将她强压于锦榻之上,姑娘月白的裙和着清冷的月逶迤一地,满室旖旎。轻纱荡漾,她意识已然颠倒,耳边却清楚传来郎君的声音。“妹妹怎得这样不乖,还想要逃到哪里去?”她从梦中惊醒,冷汗淋漓。沈清棠以为那只是一个梦。直到成亲前夕。平日里温润儒雅的兄长揭破了伪装,轻挑起她的下颌,深深看进她的眼里,意味深长的叹。“既与
鸾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