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官运亨通》最新章节。
“荀遇,老杨也是你能叫的?在四合院里你无法无天就算了,现在可是在轧钢厂,你怎么一点长幼尊卑都没有?”
对于傻柱拙略的挑拨离间,荀遇连眼神都懒得分一个,反而目光直直的看着杨厂长,见到他并没有驳斥傻柱后,眼中的嘲讽不由得浓郁了几分。
“老杨啊,看在多年老同事的份上,我还是得好心劝你一句,不要觉得当个厂长就可以目空一切了,这也就是我宰相肚里能撑船,要是和其他副厅级干部这么说话,估计脸都能给你打歪。”
荀遇这一番杀人诛心的话语,瞬间让包厢内变得落针可闻,不仅傻柱被这句副厅级干部吓得面无血色,就连杨厂长都被惊的呼吸困难。
“是我有些得意忘形了。”
经过一阵诡异的沉默,做了好几个深呼吸的杨厂长自嘲一笑,随后亲自为荀遇斟满酒杯。
“刚才是我口不择言,还请荀厅长不要在意,为此我先自罚三杯。”
伴随着杨厂长的低头认错,这场晚宴终于是正式开始了,期间,三人虽然表面上都是一副有说有笑的模样,但杨厂长的内心却是苦涩无比,傻柱更是吃的味同嚼蜡。
一个小时后,杨厂长笑容僵硬的送走荀遇李怀德,当二人的身影消失后,杨厂长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对于李怀德这个人,杨厂长从一开始就非常厌恶,不仅仅是因为工作上处处和他作对,更是因为二人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如今一朝浴火重生,原本,杨厂长想着借此机会恶心一下李怀德,至于顺带邀请荀遇这个狗腿子,只不过是搂草打兔子罢了。
但老杨万万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情,会再次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不仅没恶心到李怀德,反而被荀遇啪啪打脸。
一回想起荀遇那如同教训孙子般的语气,杨厂长就觉得两眼发黑。
将包间内目之所及的东西砸了个稀巴烂后,杨厂长又是一阵无能狂怒,直到嗓音开始嘶哑,杨厂长才无力的瘫坐在地。
另一边,已经走出轧钢厂的荀遇李怀德,看着那熟悉的厂门,一时间,二人均是涌起一抹怀念,毕竟这是他们为之奋斗了十多年的地方。
“原来在轧钢厂工作时还不觉得什么,但自从晋升到冶金部后,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尤其是那种,看着它在我手里一点一点改变的感觉,真的是太让人沉醉了!”
听着李怀德的诉说,荀遇同样感慨万千,不过再想到以后的领导杨厂长后,心里立即恶心起来。
“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厂子,竟然交给老杨这个废物。”
————————————
时光流转,岁月如梭,转眼时间来到了1976年7月。
虽然后世而来的荀遇不是那场灾难的亲历者,但国人对这种举国同悲的事情总是难以忘怀的。
因此,眼看着灾难来临,却又不能改变什么的荀遇,最近总是一副神情低落的样子,
不过,在想到借着职务之便,提前准备了一些赈灾物资后,荀遇那一直低落的心情总算有了一点慰藉。
这天夜里,原本安静祥和的四九城,地面突然剧烈的震动起来,连带着一座座房屋也跟着摇晃不止。
本就提前做好准备的荀遇,更是第一时间叫醒熟睡的关晓梅。
屋子外,确认了家人们安然无恙,又叮嘱龙凤胎照顾好小老三后,荀遇和关晓梅立即组织起救援队伍。
期间,闫富贵这个算盘精还想冲进屋子抢救财产,但在一次余震中,亲身经历了瓦片擦着鼻子落下的场景后,终于是消停下来。
就这样,荀遇一行人一直忙活到天微微亮,四合院的救援工作终于是告一段落,虽然有几家邻居的房子年久失修,在此次地震中倒塌了,但万幸的是,95号四合院并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可其他四合院就没这么幸运了,听着远处传来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所有人都是一副脸色凝重的模样。
就连一向不对付的傻柱许大茂,此时也在齐心协力的清理着烂砖碎瓦。
因为经历过几次余震,一时间谁也不敢返回屋子,所以,几经讨论后,邻居们开始自发的建造起防震棚。
这边将家人们安顿好,荀遇又火急火燎的来到了丈母娘家,确认丈母娘一家安然无恙后,这才来到单位,有条不紊的开展发放物资工作。
都说天灾过后必有大雨,地震过后的第二天,天上便下起了瓢泼大雨。
大雨一直持续了好几天,虽然四合院里是有下水道的,但降雨量实在是太大,没过多久,院子里的积水就已经没过脚面。
就这样,邻居们开始了,一边提防着余震,一边轮流清理积水的日子。
四九城作为首善之地,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生活保障,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因此,在连续几天的暴雨停止后,政府部门立即开展了灾后重建工作。
不出一个月,原本断壁残垣随处可见的四九城便恢复如初,人们也逐渐从这场悲痛的灾难之中走了出来。
1976年是让人们难忘的一年,无论是那场举惊世骇俗的灾难,还是先后逝去的两位伟人,无一不引得全国人民悲痛万分。
时间一晃来到了1977年,刚刚过完生日的双胞胎已经15岁了,因为知道今年是高考恢复的第一年,所以平日里荀遇一直督促孩子们的学习。
一开始孩子们对荀遇的态度还有些不明就里,但随着10月21日的到来,人民日报上报道了一则让全国上下都为之振奋的消息。
高考恢复了!
别看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其中包含的意义却非同寻常,尤其是这十几年间,因为政策不得不下乡插队的知青们。
当初他们怀抱着远大的理想来到农村,并期待着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现实却给了他们严重的一击。
因为这些城里长大的少年少女们发现,农村的生活并不美好,有的只是缺衣少食的艰苦环境,和时刻不能停歇的体力劳作。
渐渐的,有的人为了活下去,选择了和当地人组成家庭,有的人却坚持着自力更生,但无论他们的选择是什么,回家的信念始终萦绕在心头。
终于,高考恢复的消息让他们看到了回家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