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6,下乡当知青

第30章 来信(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回1976,下乡当知青》最新章节。

回到李家,看见桌子上摆着两大盆白米饭,众人都欣喜不已。

越到下半年接近秋收这段时间,是整个生产队最难熬的时刻,别说细粮了,能有点土豆和玉米等填饱肚子众人就感恩戴德了。

“李老二,我们这可是来占便宜了,哈哈。”看见米饭配大白菜,一个汉子笑着道。

“是啊,我可有一个多月没尝过细粮了。”

李广胜笑着看了众人一眼,“拉倒吧,这是杨知青送来的大米,而且就这一顿量,后面可没大米饭招待你们了。”

闻言,那汉子满不在意道:“一顿也成,本来都不指望能吃上白米饭。”

“不错不错,有一顿米饭已经很好了。”

……

下午,杨景虽然有些念叨着写书,但这么多乡亲都来帮忙,自己这个主人肯定要跟着一起干,不然就是不懂事了。

想着他也开始撸起袖子开干,没忙活一会儿全身都是汗。

李广胜瞧见他这副认真模样,心里越发的满意。

旁边的徐小天和吕良伟就逊色了许多,没干一会儿就开始坐地上休息。

这修房子可是重体力活,比他们去地里干活累不少,两人都有些疲惫。

但人多力量大,太阳还没落山,地基就打好了。

主要还是运气不错,黑石头这边啥都不多,就是石头多,所以众人不用去老远搬石头来打地基,效率提升了不少。

杨景休息的时间打量了一下四周,见周围有四五户人家围着这里,倒也不算是孤僻。

而且正面就是生产队的玉米地,经常会有民兵队过来巡逻,倒是安全了不少。

众人又忙活了一会,这才停工吃饭休息。

忙碌了一整天,不仅地基已经打好,地上石砖也铺满了整个院子里外,接下来就是修建墙体。

杨景估算了一下,照这个效率下去,完全用不着一个月,估摸着二十天左右就能修建好房子。

而且土坯房不像后世楼房,没有装修过,自然也没啥甲醛。

随便晾几天,房子没那么潮湿后就可以搬进去。

虽然全身都跟散架了一样,但一吃完饭,杨景就回到住处点上煤油灯开始动笔写书。

一旁的吕良伟回屋后就直接躺下了,连找他说话的精力都没有。

隔壁屋,看见累得灰头土脸的徐小天进屋就躺下,朱元东脸上忍不住露出嘲讽笑容。

他们都知道杨景已经开始建房子,早上那会黄涛还主动提出去帮忙,可被杨景拒绝了。

原因是人手够了,杨景不想耽误知青点这些人去挣工分。

主要杨景还是担心知青点这些人干不了重活,又没啥经验,到时候耽误修房的效率和质量。

这可让朱元东高兴坏了,早上那会,他生怕杨景答应下来,到时候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要知道最近地里不是很忙,每天就拔拔草,比前段时间轻松了不少。

杨景一直写到深夜,想着明天要早起去黑石头那边,这才收笔。

可一晚上他也写了4000多字,加上昨天的3000,一共7000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让你打工,你却玩成了作弊模式
让你打工,你却玩成了作弊模式
关于让你打工,你却玩成了作弊模式:灵气复苏,蓝星无数人类都成为了玩家,可以被召唤去诸天万界打工!牧安加载了最强打工人系统。只要朝九晚五地打工就能触发无数神级奖励!一拳超人、无限禁咒、最强神豪、亡灵天灾、妙手回春、厨道之神、圣女之友......当无数逆天的称号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时,万界都惊麻了。你管这叫做打工人?牧安却无辜地摊了摊手。作为一个打工人,我厉害亿点点也很正常吧?
蓝凉
蝶变的第43种痛觉
蝶变的第43种痛觉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刘璐娜
重生七零:炮灰大哥强势崛起!
重生七零:炮灰大哥强势崛起!
炮灰大哥强势崛起!:++++++++前世,陆明川1974年死去之后,变成魂魄在妻子林云秀身边整整五十年。他亲眼目睹了妻子带着龙凤胎儿女在陆家如何艰难的生活。后来一对儿女突然消失不见,这成了击败妻子的最后一根稻草。陆家人的磋磨再加上失去儿女的悲痛,林家人过来探望林云秀,她只剩下半条命。林家人无奈只能托关系将林云秀带回京城。从今以后林云秀一边寻找儿女,一边在京城闯下一片天地。陆家人也依靠林云秀成了东
一致幽兰
重生七八:开局一片田到华夏腾飞
重生七八:开局一片田到华夏腾飞
开局一片田到华夏腾飞:21世纪农业科技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长,重生回到70年代,苏豫开局放弃了回城上大学,坚守村花娇妻,不再重蹈前世的遗憾。凭借自己携带的空间农场,在这富饶的土地上,遍地是黄金。在别人都还在田里刨食、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苏豫与妻儿相守,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当人们都削尖脑袋,争着抢着往城里钻的时候,不想再被割韭菜的苏豫,只想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说农民就要受穷!我家农场的农民,全
张九离
天道为尊
天道为尊
彼时往事,一枕如世,相见当初。她本是不问世事,本是安安稳稳隐居在天界领地的上仙。三百年前,魔族来袭,爱人战死,为爱复仇,她领了三千兵将打退魔族。至始天族为尊,魔族为侯。魔族失尊,往后以质子为和,魔族少主周初在天族被人欺,恰好遇上了她。她收他...
从玉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