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回到高考后,利用先知成富豪》最新章节。
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来社会竞争的加剧。现代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身处大都市里的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远离尘嚣的精神补偿,而如蒙花布,则顺理成章地成为现代都市人的精神驿站。
在宁静的黄昏,披着氤氲的暮色,沿着幽绿的小径,穿过荔枝园旁的老屋和祠堂,踏着清郁的花香和零碎的鸡犬声,靠倚于古榄前,饮一杯酽茶,或赤脚踏足沙滩,呼朋唤友;回到简朴的农家旅馆,先给远方的亲人发一个电邮,报一个平安,然后去就近的农家乐,要一壶青梅酒,就着渐渐浓郁的夜色,品尝蒙花布的优柔时光……
林佩霜说:“蒙花布村从前叫黄沙坝,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黄沙坝又有蔗又有糖,又有蔗棍敲头那,又有黄豆打缺牙,又有芝麻捆糍粑,又有大米喂猪娃。
历史上,黄沙坝村曾开有两家糖厂,透过这首民谣,足见当时的黄沙坝物产丰富,美丽富饶。”
晨飞宇说:“蒙花布的先人是山东渤海湾的,大约三百多年前移居增城正果。村子里的人考证说,当年施琅收复台湾,沿海居民退守三百里,高家就是那个时候迁移来这里的。”
蒙花布村子里的人都姓高,可惜的是,高家宗祠毁于文革,我们看到的宗祠是92年修缮的,典型的客家建筑格局,天井的石沿边,已长满了青苔,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那个年代里丢失和消散的还有高家的历史文献,那些由先人们怀着虔诚的心境编写的历史。但是,蒙花布高家先祖的画像和他两个夫人的画像保存了下来,使得后人得以模糊的了解一些过去的历史。
这段历史印迹,维系着一个族群的文脉和记忆,也使得偏安一隅的蒙花布和过去的岁月建立起某种有意味的关联。
晨飞宇说:“蒙花布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被寄寓了很多想象和希冀。”
这是个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的时代。所以很难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来蒙花布,人们想领略一种身心的放松感,更多的人来到蒙花布,想寻找一种丢失的感动。
越来越多的人给蒙花布加注自己的评判和定义,有人说她是世外桃源,有人说她是桃花源,有人说她是中国最精致的乡村,岭南最美的村庄,有人说是情人岛,有人说是森林公园,有人说是生态公园,也有人说是乡村公园……
那么多人关注这个小村庄,是因为蒙花布集合了“最美村庄”的几乎所有要素——生态的、环境的、人文的、视觉的、感觉的……每个对蒙花布 怀有创意感觉的人,都想透过这个村庄来达成自己内心的一个冲动和希望。
晨飞宇说:“这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基地,增城市旅游示范点、和谐社会示范村、湖心岛旅游景区的旅游目的地、正果镇旅游产业的核心构成、生态农村标本……”
林佩霜:“现在涌现了很多示范农村。”
晨飞宇说:“是的,我们镇上就有一条村也是。”
林佩霜说:“这里还有高家庄农家乐,蒙花岛度假村,烧烤野炊场等。”
晨飞宇说:“农家乐这两年比较火,经常有家长带孩子参加。
林佩霜说:“如果我有孩子,也进行农家乐亲子活动。”
晨飞宇说:“我们回去吧。”
林佩霜说:“好啊。”
往回走时候,林佩霜一个不小心踢到树枝,向前倾倒,晨飞宇伸手去抓,碰到凸起软软的一坨,林佩霜尖叫一声。
晨飞宇把她扶正摊开双手说:“对不起。”
林佩霜脸色微红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
晨飞宇带着林佩霜在附近农家乐吃饭,然后就把她送回家了,驱车回到新市家中找付佳婷姐姐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