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命理师

第16章 艺商磨砺(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别惹命理师》最新章节。

在邵氏家族那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府邸中,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我静静地站在家族的祠堂,仰头望着悬挂在墙上的先辈画像,那些画像中的面容或威严、或慈祥,却都透露出一股坚韧不拔的气息。

他们曾经为了家族的兴盛呕心沥血,如今家族面临着与吕氏家激烈的商业竞争与角逐,已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每一步决策、每一次行动都紧紧地关乎着家族的兴衰荣辱。

近期,听闻香港特首为庆祝回归这一盛大的历史时刻,精心筹备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艺术展,各界名流、精英贤达以及艺术爱好者们都会纷纷出席。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曙光,瞬间照亮了我心中为家族寻找出路的希望。

我自幼便展现出了对绘画极高的天赋,那些灵动的线条、斑斓的色彩仿佛是我与生俱来的挚友,前世我有幸在巴黎美院深造,在那座艺术的殿堂里,我沉浸在各种艺术流派的熏陶中,尽情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不断磨砺着自己的技艺。

虽然今世尚未再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但前世积累的深厚功底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最坚实的依仗。我坚信,凭借自己精湛的绘画才能,定能在这次展会上崭露头角,脱颖而出。若能在众多宾客中结识到贵人相助,或许还能巧妙地探听到吕蒙家的关键消息,为家族扭转当下这不利的局势。

怀揣着这样坚定的决心,我快步找到了父亲邵坤炎。此时的父亲正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家族的事务。我径直走到他面前,目光坚定地看着他,斩钉截铁地说道:“爹地,我想参加这次香港特首举办的艺术展。这对我们家族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想用我的画作,在这艺术的舞台上为家族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设法探听吕氏家的情况,寻找能够助力家族突破困境的契机。您放心,我定会小心行事,步步谨慎,绝对不会让家族陷入任何麻烦之中。”

父亲邵坤炎听到我的话,起初眼中满是担忧地看着我,他知道这次艺术展背后的复杂局势,也明白我作为家族的一员,可能会面临的种种风险。但当他的目光与我坚定的眼神交汇时,他似乎从我的眼中看到了破局的希望和决心。最终,他微微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小汇,既然你心意已决,那便放手去做吧。但一定要时刻牢记,凡事都要谨慎小心,不可有丝毫的莽撞之举,家族的命运如今就与你此行紧密相连了。”

得到了父亲的支持,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闭关创作之中。在接下来的数月间,我仿佛与世隔绝一般,将自己紧紧地关在画室里,每一分每一秒都全身心地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

我精心选定了香港夜景作为画作的主题,因为香港这座城市,不仅是繁华的象征,更是我们家族扎根发展的地方,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

我的眼前出现了前世的香港——夜幕缓缓降临,香港这座繁华都市便换上了另一副面孔。城市的灯火如同繁星般点亮,将这座东方之珠装点得如梦似幻,仿佛置身于一个璀璨夺目的世界。香港的夜景是繁华与静谧的完美交融,是现代与传统的巧妙融合,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站在太平山顶俯瞰,香港的夜景尽收眼底,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徐徐展开。维多利亚港两岸的灯火辉煌,港岛一侧,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夜色中矗立,灯光从高楼的窗户中透出,闪烁着温暖而明亮的光芒。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商业中心等高楼大厦,灯光璀璨夺目,彰显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繁荣与活力。这些建筑的灯光设计独具匠心,有的是柔和的暖色调,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有的则是冷色调的蓝光,透出一种现代科技感。灯光随着建筑的轮廓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仿佛在诉说着香港这座城市的辉煌历史与璀璨未来。

九龙半岛的灯火同样璀璨夺目,尖沙咀的钟楼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灯光将钟楼的轮廓勾勒得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香港的百年沧桑。星光行、海港城等购物中心的霓虹灯闪烁着五光十色,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而那些沿街的商铺、餐馆,也纷纷亮起灯光,将街道点缀得如梦如幻,营造出一种繁华而又热闹的氛围。九龙半岛的灯光与港岛的灯光隔海相望,交相辉映,将整个维多利亚港点缀得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香港的夜景不仅仅是高楼大厦的灯光秀,还有那些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静谧之美。在中环的荷里活道,古老的石板路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幽静,两旁的古董店、艺术画廊透出柔和的灯光,营造出一种怀旧而又典雅的氛围。漫步在这条街道上,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年代。而在西环的薄扶林村,古老的村屋在夜色中静静地矗立,灯光从窗户中透出,透出一种宁静而又祥和的气息。这些古老的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仿佛在诉说着香港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变迁。

香港的夜景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尖沙咀的星光大道,灯光将这里打造成一个星光璀璨的世界,电影明星的手印、脚印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在诉说着香港电影的辉煌历史。而那些沿街的电影海报、宣传画,在灯光的照射下,将香港电影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香港文化中心,灯光将这座现代化的建筑装点得如梦似幻,各种文化活动在这里轮番上演,吸引着众多市民与游客前来欣赏。香港的夜景,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将香港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香港的夜景还蕴含着无限的活力与希望。在铜锣湾的维多利亚公园,灯光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运动场所,市民们在这里跑步、打球、跳舞,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热情与活力。而在中环的兰桂坊,灯光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充满时尚气息的夜生活聚集地,酒吧、餐厅、夜店纷纷亮起灯光,吸引着众多年轻人前来享受夜生活。香港的夜景,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的缩影,将香港这座城市的无限活力与希望展现得淋漓尽致。

香港的夜景是繁华与静谧的完美交融,是现代与传统的巧妙融合,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在这片灯火辉煌的土地上,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无论是站在太平山顶俯瞰这座城市的璀璨灯火,还是漫步在中环的荷里活道感受那份怀旧与典雅,亦或是在维多利亚公园享受那份运动的快乐,香港的夜景总能给人带来无尽的惊喜与感动。

我准备画二十一世纪的集文化、风水一体的香港,将这座东方之珠的蓝图,以绘画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观众眼前,吸引无数的人们去追寻和铸建自己的梦想和香港的未来。而我的这幅《香港之夜》,则会如同一位优雅的舞者,用她那绚丽的舞姿,将香港的美丽与魅力,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创作过程中,每一次提起画笔,在画布上勾勒线条,都像是在诉说着我对家族的深情厚谊。

我仔细地描绘着香港那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波光粼粼的维多利亚港以及灯火辉煌的街道,每一处细节都力求精准生动,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

同时在调配色彩时,我更是用心良苦,每一抹色彩的选取和融合,都蕴含着我对家族老宅风水格局的深深敬意。我巧妙地将老宅的轮廓、布局以及周围的环境融入到画中,使其与香港的夜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那古老的宅邸静静地坐落在画面的一隅,宛如一位坚守岁月的守护者,寓意着邵氏家族守护城市之光,世世代代守护着香港这片土地的繁荣昌盛。

画作初步完成后,我并没有丝毫的松懈,而是反复地端详着画布上的每一处细节,不断地雕琢、完善。

我仔细检查每一条线条是否流畅自然,每一种色彩的过渡是否和谐细腻,每一个元素的布局是否合理美观。有时候,仅仅是为了修改一个细微的部分,我就会花费数小时的时间,力求让整幅画面达到完美无缺的境界。

要知道此时在画面上的香港有些建筑是根本不存在的,警如坐落在交通枢纽九龙尖沙咀,香港最高建筑标志具有里程碑的118层490米,由玻璃幕墙及金属材料构成的被称为香港天际线的香港环球贸易广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香港故宫、m+博物馆、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楼等等建筑,我都展现出画布前,绘画其实就是在做加法,除非在心有沟壑大格局人的面前,他们会在脑海里呈现未来的香港的繁荣景象,会提前布局,在一般人面前,这只是一幅震撼人心的画作而已。

我身体里住着一个成年人,无论见识、经历都会让走捷径,在得知艺术展筹备期间会有作品研讨会,我知道这是一个拓展人脉、交流心得的绝佳平台,对于我和家族来说至关重要。于是我开始精心准备关于绘画与风水意境融合的发言稿。

我一头扎进家族的藏书阁,查阅大量的艺术典籍,从古今中外的绘画大师作品中汲取灵感。我仔细研究达芬奇的细腻笔触、米开朗基罗的雄浑构图、梵高的浓烈色彩,以及张大千的泼墨神韵、徐悲鸿的写实与写意融合之道。

同时我结合自己前世在巴黎的学习经历和独特感悟,将那些在画室中与同学们激烈争论艺术观点的场景在脑海中一一回放,从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理念中提取精华,反复打磨发言稿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期望能在研讨会上一鸣惊人,引发众人的共鸣,为家族赢得声誉和宝贵的机会。

艺术展前几天,我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从吊坠空间中取出那些在国外收集的独特颜料和画笔。这些宝贝都是我前世的珍藏,每一支画笔都承载着我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难忘回忆,每一盒颜料都蕴含着独特的色彩魅力和深厚的情感记忆。我小心翼翼地用它们对画作进行最后的润色,当那些珍贵的颜料涂抹在画布上时,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原本就精美的画面更加生动鲜活起来。香港的夜景在这些独特颜料的渲染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闪耀着迷人的光芒,我的心中也随之涌起一丝希望的曙光。

提交参展作品的那天,我早早地起床,精心挑选了一身得体的衣服,怀着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随父母、哥哥来到了评审现场。我手中紧紧抱着自己的画作,那幅画不仅仅是我数月心血的结晶,更是家族未来的希望所在。评审室内,几位资深画家正襟危坐,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专业与严苛,仿佛能够看穿每一幅作品的灵魂深处。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稳步走上前,恭敬地准备将画作展开在他们面前。

“这是谁的作品?”一位评委微微抬头,目光扫向我,见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女孩子,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和审视。

“是我的,老师。”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但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出卖了我内心的紧张。当我鼓足勇气抬头时,却对上了何况那满是质疑的眼神。

“你还小孩子,这是大型欢庆香港回归的大型画展,你的作品等下次在少年儿童画展再参加展出,现在就别浪费大家时间了。”何况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不耐烦,看都不看我的作品,便挥了挥手,那动作仿佛一道无形的墙,将我和我的作品挡在了门外,让我的心瞬间沉入了谷底。

在那一瞬间,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家族长辈们期待的眼神和信任的话语,那些画面如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我内心的阴霾。

我迅速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然后不慌不忙地展开画作,开始说道:“何老师,我明白您可能因为我的年龄而对我产生怀疑,但请您给我几分钟的时间,让我向您介绍一下我的这幅油画《香港之夜》。您看这构图,我采用了西方绘画中经典的黄金分割比例,使得画面的主体更加突出,同时运用透视法,让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街道产生强烈的空间感,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就像这高楼大厦的线条,是不是有一种直插云霄的震撼感?您再看这楼体的明暗对比,是不是让它更加立体生动,仿佛能够触摸到它的质感?在色彩方面,我借鉴了国画中细腻的晕染技巧,像这夜空的颜色,从深蓝到浅紫的过渡,是不是如同香港的夜色一般深邃而神秘,又不失柔和与梦幻?还有这我们邵氏老宅,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我们家族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家族对香港这片土地的深情守护,与香港回归的喜庆氛围相得益彰。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许多大师都曾尝试过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到绘画作品中,以此来表达对家乡、对民族的热爱与眷恋。比如梵高的《星月夜》,那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运用,展现出了他对家乡的独特情感;再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抽象的形式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家乡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我滔滔不绝地阐述着自己的创作思路,旁征博引,从西方的梵高、莫奈、毕加索,到东方的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对这幅作品的构思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评委们面前。

随着我的讲述,评委们的眼神逐渐从最初的质疑变成了惊讶,最后变成了欣赏。何况的脸色也如同多变的天气,从最初的不耐烦和轻视,逐渐变得凝重,最后满是愧疚与敬佩。

“邵汇,真是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见解。这幅作品,入选了!”何况站起身来,脸上带着一丝歉意和欣慰,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到了作品研讨会的那天,会场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界的艺术家、评论家以及艺术爱好者们齐聚一堂,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和思想碰撞的火花。父母和哥哥陪我坐在第三排,我手中紧紧握着那份准备已久的发言稿,眼睛紧紧盯着台上,等待着发言的机会。

“下面有请青年画家陈策为我们分享他的创作理念。”主持人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在会场中响起。

陈策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台,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开始了他冗长而又略显自负的演讲。台下的听众不时点头称赞,他的话语似乎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等他讲完,我刚准备起身发言,却被他那刺耳的声音突然打断。

“小丫头,你懂什么艺术,回家玩泥巴去吧。”陈策不屑地看着我,眼神中充满了嘲讽,那语气就好像他站在了艺术的巅峰,对我这个“小丫头”不屑一顾。

他的话如同冷水一般浇灭了我心中的热情,我的脸瞬间变得滚烫,尴尬和委屈涌上心头。但我想起自己肩负的家族使命,想起在画室中日夜创作的艰辛,我怎能就这样被他轻易击退?我深吸一口气,强忍着眼中的泪水,等陈策走下台后,我毅然站起身来,稳步走上台去。

“各位老师、前辈,大家好。刚才陈策老师的分享很精彩,但我也有一些不同的见解想与大家分享。”我开始说道,声音微微颤抖,但随着话语的展开,逐渐变得坚定有力,“我曾在预科班学习绘画和雕塑,我有幸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理念。在我看来,艺术是没有国界和年龄限制的,它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就像我这幅《香港之夜》的创作,结合了西方的绘画技巧让画面更加真实可触,而华夏的风水意境的融入则赋予了它独特的东方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在中外画家的画展上,看到那些大师的作品时,我深受触动。他们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世界,无论是历史的厚重,还是生活的琐碎,都能成为艺术的源泉。我在创作这幅画时,也试图将香港的历史变迁、家族的传承与发展融入其中……”

我讲述着学习经历,那些在画室中与同学们争论艺术观点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我分享着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索,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和创作思路,比如如何将西方的色彩理论与东方的风水哲学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和精神体验。

我谈到如何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来表现风水格局中的阴阳平衡,以及如何通过画面的布局来传达家族文化中的和谐与秩序。台

下的听众们从最初的质疑和好奇,逐渐变成了认真倾听和思考,不时有人点头表示认同,甚至有人眼中露出了惊喜的光芒。

“哼,说得头头是道,不过是运气好罢了。”陈策坐在台下,脸色铁青,嘴唇微微颤抖,却再也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艺术展终于在众人的期待中拉开了帷幕,现场熙熙攘攘,人流如织。各界名流、艺术爱好者们穿梭在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之间,或驻足欣赏,或轻声交流着彼此的看法。

我身着一袭简约而优雅的黑色连衣裙,宛如黑夜中的精灵,又如同一只灵动的蝴蝶,周旋在人群之中。我的眼睛如同敏锐的猎手,不停地搜索着可能提供有用信息的人。

“阿宇,你看那位是不是传闻中消息很灵通的收藏家?”我凑近好友阿宇的耳边,轻声说道,同时用眼神示意着不远处那位穿着西装革履、戴着眼镜,正与旁人交谈的中年男子。

“好像是,我听说他和很多家族都有往来,说不定知道吕氏家的一些情况。”阿宇顺着我的目光看去,小声回答道。

我心中一喜,正准备整理一下裙摆,走上前去与他搭话。就在这时,吕氏家族的一个跟班匆匆忙忙地走了过去,抢先一步拦住了收藏家,两人随即热络地攀谈起来。我顿时心急如焚,就像一只即将抓住猎物的猎豹,却被突然出现的障碍挡住了去路。

“阿宇,我们先去旁边看看。”我强装镇定,佯装欣赏旁边的一幅画作,慢慢地靠近他们,同时悄悄地利用吊坠空间里的窃听功能,小心翼翼地启动了它。

“我们吕家这次可是下了大功夫,准备收购那家和邵氏家族有业务关联的公司,只要拿下,邵氏家族就会陷入困境,你用些假汝窑去邵家套现,定会赚得盆满钵满。”吕氏家族管家的声音隐隐约约地传入我的耳中,尽管他的声音很低,但在我听来却如同惊雷一般。

“这样做是不是太狠了?若他们知道这些汝窑是假的,兹事体大,毕竟邵氏家族在香港也有一定的根基。”收藏家微微皱眉,有些担忧地说道。

“哼,商场如战场,无毒不丈夫。我们吕家这次志在必得,可不能让邵氏家族有翻身的机会。”管家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得意和狠辣。

我的心中猛地一紧,没想到吕蒙家的阴谋如此险恶。我深知此事事关重大,必须尽快告知家族长辈。于是,我不动声色地拉着阿宇,悄悄地离开了他们所在之地。

我的画作在艺术展上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备受瞩目。那独特的创意、精湛的技艺以及深刻的寓意,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许多人围在画前,眼中流露出惊叹和赞赏之情,纷纷议论着这幅作品的独特之处。

“这幅画真是太有创意了,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而且寓意深刻,让人回味无穷。”一位穿着华丽旗袍的女士站在画前,眼中闪烁着光芒,不住地赞叹道。

“是啊,这作者是谁?哦,竟然是邵氏家族的那个邵汇,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才华,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旁边的一位绅士附和道,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钦佩。

我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凭借着自己的真诚和智慧,与他们热情地交流起来。在交谈中,我结识了几位商界大亨和情报贩子,我们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建立了初步的联系。这些人脉就像是我为家族收集到的珍贵宝藏,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回到家后,我顾不上休息,立刻将吕蒙家的收购计划告知了家族长辈。祖父听闻后,脸色变得异常凝重,立刻召集家族成员商议对策。

“大家都说说,我们该怎么办?这次吕蒙家来势汹汹,想用假汝窑套现我们的资金,你们必须想出解决办法并谨慎应对。”祖父坐在主位上,眼神威严地扫视着众人。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得赶紧想办法保住那家公司,或者寻找其他可靠的合作伙伴,共同制衡吕氏家。”父亲邵坤炎沉思片刻后,率先打破了沉默,语气坚定地说道。

家族成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提出加强与那家公司的合作,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稳固双方的业务关系;有的建议积极寻找其他潜在的商业伙伴,拓展家族的业务版图,增强家族的实力,以共同对抗吕蒙家的收购计划。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我们最终决定双管齐下,全面布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家族成员们齐心协力,四处奔走。有的负责与合作公司沟通协调,不断优化合作方案,提供更优惠的条件和更优质的服务,加强双方的信任与合作;有的则忙着与新的商业伙伴洽谈合作事宜,深入了解对方的需求和优势,寻找互利共赢的合作点。

至于为了应付收藏家上门谈汝窑售卖一事,我和我哥哥邵与恺专门前往汝州了解制作汝窑的工艺。

在汝州清凉寺村终于找到了一家世代制作汝窑的王师傅,他们见我懂得雕塑对陶瓷又侃侃而谈,于是他们决定教我。他们带我进入作坊,从普通的拉胚开始到观察釉色。而釉色是辨别汝窑瓷器真伪的重要方法。真品汝窑瓷器的釉色以天青、豆绿、月白等为主,釉色纯正且自然。天青色在不同光线下会呈现出蓝绿之间流动的效果,蓝中有绿、绿中有蓝。釉面光滑柔和,有如玉般的质感。而仿品的釉色往往显得过于单一或不自然,可能因加入化学原料而呈现不自然的复合色。釉面可能显得粗糙,缺乏真品的温润感。

釉质的观察也很关键。真品汝窑瓷器的釉面匀净,气泡寥若晨星,隐显自然。釉层下有微小的蓝色或其他色的有色微粒,形成独特的釉下雾棉效果。而仿品的釉层气泡分布杂乱无章,釉层较浑浊,且有大量气泡在釉面破裂。釉质可能过于光亮,缺乏真品的古旧感。

胎土的观察也不可忽视。汝窑瓷器的胎土细腻,胎色灰中略带黄色,俗称“香灰胎”。在光照下,胎土微见红色。胎体轻薄,敲击时声音清脆。而仿品的胎土可能较为粗糙,胎色不够自然,可能过于白皙。胎体较重,敲击时声音沉闷。

开片的观察也是辨别汝窑瓷器真伪的一个重要方面。汝窑瓷器的开片自然,纹路细密且有层次感,俗称“蝉翼纹”。开片线条细曲,隐于釉面之下。而仿品的开片往往过于明显,线条粗直且分布不均匀。

此外支钉痕的观察也很重要。汝窑瓷器采用满釉支烧工艺,支钉痕大小如粟米,形状规整,痕迹很浅。而仿品的支钉痕可能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且痕迹较深。

造型的观察也是辨别汝窑瓷器真伪的一个重要方面。汝窑瓷器的造型规整典雅,线条流畅,具有古朴大方的美感。手工拉坯的工艺使得器物细节处富有灵性。而仿品的造型往往显得呆滞,缺乏神韵。尤其是采用注浆成型的产品,线条不流畅。

气泡的观察也不可忽视。真品汝瓷的釉层中有大小不一的气泡,分布自然,有层次感。气泡外层有乳白色圈痕,形状如同流动的棉絮。而仿品的气泡分布杂乱,釉层浑浊。

我的学习被父亲的电话打断,说那收藏家下周末带汝窑来家里。在我准备与我的汝窑师傅王子君师傅告别时,突然决定带王师傅前往香港打假。因为邵氏家族对国内几所大学捐献了教学楼等设施,王子君赴港的手续很快办好。当王师傅以其独具慧眼将仿制的汝窑一一指出时,收藏家不得不按照规矩赔钱和被逐出香港。

在鉴别汝窑瓷器时,王子君虽不是鉴别大师,可他是汝窑制作大师,他从釉色、釉质、胎土、开片、支钉痕、造型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还通过手感、声音等感官体验来辅助判断。通过对比真品和赝品的特征,准确地辨别汝窑瓷器的真伪给我上了一堂收获满满的课。

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成功破坏了吕氏家的阴谋。吕氏家的收购计划落空,他们对邵氏家族愈发忌惮,而邵氏家族则因为这次的成功反击,在商场上稳住了脚跟,重新赢得了一定的话语权。

艺术展结束后,家族对我的信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祖父把我叫到书房,眼神中充满了欣慰、期许和宠溺。

“小汇,这次你做得很好,为家族立下了大功。你的勇气和智慧让我们看到了家族的希望之光。我们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吕家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定会想尽办法报复。”祖父语重心长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思梦旅
思梦旅
入世前。你是一盏灯,指引着我走出黑暗的恐惧。俗世红尘,一厢情愿绽放了整个青春的雨季,是永恒的寒香,在万千灯火中,点明了浮世繁华的幻想;车水马龙,滑破了故里乡愁。光明来势汹汹,眼睛已被挖走,从黑暗中来,又往黑暗里走。也许走一段寂寞孤独,静观万...
尸梦旅
卷王小师妹修仙界第一难杀
卷王小师妹修仙界第一难杀
清坞宗众人没有想到,一向逆来顺受,哭哭啼啼只为讨他们欢心的小师妹会突然谋反,亲手给他们下药后逃出宗门。更没有想到,再见面就是敌对的一方。那群岳冥宗的少女少年们聒噪吵闹粗暴,却将她牢牢护在中间,为她开路,“都让让啊!没看到我们蝶妹来了?”“都小心点看着脚下,别一不小心把我们小东西踩死了嗷!”“惹到我们家蝶蝶你是不知死活,吓到她怎么办?我们蝶蝶这么柔弱!”其他七大宗弟子:你们管这叫柔弱?!八大宗联合
正余弦生活在太阳
园林守墓人
园林守墓人
你知道人在穷的时候,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吗?而我就做过!我叫吴远,是一名大一在读的大学生,我自幼父母离异,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为了凑够上大学的学费,我早早来到了大学所在的城市!直到有一天,我在电线杆上面看到了一则园林招聘守墓人的工作!
雨夜听花落
全民求生:诡海迷航
全民求生:诡海迷航
诡海迷航:整个世界被神秘的力量拉入一片诡异之中,武渡的探险之旅也随之拉开序幕,在这诡秘的汪洋里,神秘的岛屿,惊悚的畸形怪物,船,是移动的孤岛,亦是放逐与救赎的容器。
再撑两天到周末
爱在落雨飘雪时
爱在落雨飘雪时
在爱情和友情的加持下,我们会获得幸福;但是当爱情和友情冲突的时候,我们会选择爱情?还是友情?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必须?
凌乱的鸢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