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文朝轶史》最新章节。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短暂的欢声笑语中时,刘太师、孙大将军率众臣急促地奔向皇帝的御书房--损斋。
心情大好的仁德帝在堂内悠闲地踱着步,手持一本《战国策》,一边思索着,一边惬意地赏玩着文房清供。
小玄子得体地侍奉在皇帝左右,时不时的恭维上几句吉祥话,哄的仁德帝圣心大悦。
此刻,御书房侍奉太监弓着身子凑到了小玄子身旁,小声嘀咕了几句后便退下了。小玄子脸色突变,颤颤巍巍地跟仁德帝禀报着北疆战事紧,众大臣殿外候旨。
仁德帝先是一怔,定睛缓了缓神后低沉地向小玄子点头示意。小玄子心领神会,急匆匆地跑出堂外,宣众臣进谏。
十几位文武大臣拜过礼后,刘、孙二人率先发言。刘太师还是一如既往地主和,而孙大将军态度坚决地请战。双方各不相让,各抒己见,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忙里偷闲的仁德帝,此刻心里飞快地盘算着小九九,定要用一场胜利的战争,一鼓作气收回北疆失地。其深知战争的残酷,更明白北关九城对北疆的安稳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委派谁前往,成了此刻的难题。
看着吵得不可开交的刘、孙两派,心烦意乱地仁德帝猛地挥起手来,一把将手中的书物狠狠地摔在地上,并大声呵斥着。
突如其来的一幕,着实吓坏了众臣,齐刷刷地跪地求饶。
仁德帝叹着气,闭目说道:“北关九城乃北方之屏障,今落失之,此为吾等之过。今又烽火连天,狼烟四起,深入我内地,士可忍孰不可忍。狼烟烽火何时休?朕决意,以战止战,定要打出个三十年和平。”
刘太师党人见皇帝圣意已决,便只好急转车头,恭迎附和着。孙大将军切切得意,忍禁不住地笑出声来。御前如此失仪,让本就烦躁的仁德帝狠狠地痛斥了一番。诚惶诚恐的孙大将军党人顿时消停不少,不敢再作声。时间仿佛停滞一般,氛围瞬间尴尬了起来。仁德帝挥挥手,示意众人散去,独留自己深思着,此时的他,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随即难掩悦色地召唤着小玄子:“速召秦王觐见。”
小玄子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地小声试探着:“上位,秦王,秦王他……”
看着小玄子欲言又止,仁德帝略带急色地说:“宋林何故?”
小玄子咽了咽口水,吭吭哧哧地回禀道:“上位旨意,此刻的秦王应该还在赴往秦地的路上。”
仁德帝哈哈大笑了起来,打趣道:“天子,操劳天下,近在咫尺之事,却是忘记了。”
小玄子又抓住了拍龙屁的机会,急忙补说道:“上位日理万机,操劳天下万民之事,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可谓万世之明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仁德帝虽知溜须拍马,但也乐得听之。抬手拍拍小玄子的脑门,温声道:“去吧。”
御林军得旨后,快马加鞭地朝着秦地奔去。万万没想到的是,秦王人马却是龟速前行,走了多日也只是刚刚踏出京都。
返程后,秦王恭恭敬敬地拜过皇帝,仁德帝也装模做样的温婉谦和着,上演着兄掌天下,弟守国门,同心同德,齐力断金的伎俩。
仁德帝一番拉拢过后,才漏出本意:“皇弟自幼习武,善于研判兵法之道,今北疆告急,欲封吾弟北伐先锋,待建功凯旋之时,亦为加封亲王之日。”
宋林深知亲王爵位的重量,不仅世袭罔替,更是自高祖建国至今,也无几人获此殊荣。怎奈这是个送死的差事,又不好明着拒绝皇帝,只好借以太后身体为由,欲想先给太后请安后再做定夺。
仁德帝自然是知道秦王的心眼,随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说道:“三日后,军马整顿完毕,尔率五千铁骑先行出发,北伐主攻大军及粮草稍后随行。太后不必操劳,放心去吧!”
秦王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有苦说不出。只好灰溜溜地回去,做着出征前的准备。
听闻北关战事吃紧,仁德帝只派了五千骑兵救援,无非是螳臂挡车,飞蛾扑火。叶梓枫急欲入宫面圣,却被宋建阻拦。
宋建道:“不可违之事,还是静观其变吧!”
叶梓枫不解追问道:“杯水车薪,这就是去送死!”
宋建道:“这也正是皇兄的阴狠之处,秦王是有去无回了,驳了圣意,可想而知。”
“可是,可是,秦王是圣上的兄弟啊,怎可如此残酷不仁?”
宋建轻微一笑着说:“皇家是没有兄弟的,只有君臣。君要你死,可以有万种理由,也可以不用理由。”
“明白了,圣上是想用这无后援的五千铁骑,殊死相搏,以最小的牺牲,赢取更多调兵遣将的时间,还……”叶梓枫欲言又止了起来。
宋建接过话:“还借刀杀人,除去了心头之患。”
叶梓枫庆幸生在了千年后,繁荣强大的国度,安逸和平。但想到穿越到了兵伐血刃的千年前的文朝,又徒增了些许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