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界诡运录》最新章节。
在这纷争不断的乱世之中,益州宛如一片宁静的港湾。公元 222年,历经悠悠岁月的烽火硝烟,天下局势的脉络终于渐次清晰。曾经雄姿英发的曹操,其壮志宏图在赤壁那熊熊烈焰中遭受重创,往昔的辉煌如过眼云烟。虽仍坐拥广袤疆土与雄厚兵力,但其锋芒已不再如往昔那般锐利,仿佛一只受伤的猛虎,虽威风犹存,却难复昔日的威猛霸气。
刘备的蜀汉政权,宛如一艘在狂风巨浪中失去了舵手的航船。荆州这一战略要冲的失守,犹如斩断了其向外伸展的有力臂膀;关羽等一众猛将的离去,恰似抽去了其脊梁中的坚骨。如今的蜀汉,深陷困境,每一次向外扩张的尝试都如同逆水行舟,艰难无比。
孙权的东吴,看似凭借长江天堑得以暂且自保,然而内部的明争暗斗、权力倾轧,如同一把把无形的利刃,不断削弱着自身的力量。各方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斗角,使得东吴的发展举步维艰,难以挣脱这内部争斗的枷锁。
正值傍晚,郝运的府邸沐浴在柔和暮光中,庭院绿树成荫,花香四溢。
郝运坐在亭中,身旁是两位夫人。郝运历经多年风雨,面容带着岁月痕迹,却更显坚毅沉稳,身材挺拔,气质内敛平和。
柳如烟身着月白色华服,虽中年仍风韵不减,眉眼温柔,浅笑说道:“夫君,这些年跟着你,风风雨雨也过来了,如今这般安稳,真好。”
孙尚香身着粉色裙装,青春俏皮,娇嗔道:“哼,夫君,以后可不许欺负我和姐姐。”
郝运哈哈一笑:“我疼你们还来不及呢,哪舍得欺负。”
孙尚香眨眨眼:“那你得给我买好多好吃的,好玩的。”
郝运点头应道:“没问题,只要我的香香喜欢。”
柳如烟轻轻拍了下孙尚香:“你这丫头,就知道吃和玩。”
孙尚香嘟起嘴:“姐姐,人家还小嘛。”
郝运笑着搂住柳如烟:“如烟,你也别太惯着她。”
柳如烟温柔地说:“妾身知道,只是看着她这般活泼可爱,心里欢喜。”
孙尚香凑过来:“哼,你们就会说我,不理你们啦。”
郝运赶忙哄道:“别别别,我的香香最乖了。”
就在这一家人欢声笑语之时,一名侍从匆匆跑来,躬身行礼道:“主公,庞统军师求见。”
郝运微微一怔,随即说道:“快请军师前来。”
不多时,只见一位身形略显佝偻、头发花白的老者快步走进庭院。
柳如烟和孙尚香见状,识趣地起身告退。
郝运连忙招呼庞统坐下,说道:“军师此来,可是有要事相商?”
庞统拱了拱手,说道:“主公,刚得到的消息,如今局势对我们极为有利。刘备病入膏肓,其内部混乱不堪,仅凭诸葛亮一人苦苦支撑,难以长久。此时正是我们出兵的绝佳时机。主公当果断出击,一举拿下蜀汉,成就大业。我军如今武器装备精良,士兵训练有素,定能旗开得胜。”
郝运听闻,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朗声道:“哈哈,果真如此?若真是这般,那真是天助我也!”……
郝运端坐在营帐之中,面前几案上摊着的军事地图仿佛是一片风云变幻的战场。目光扫过在座的文臣武将。
庞统手摇羽扇:“主公,如今刘备病重,其内部混乱不堪,此乃天赐良机,若不趁机出兵,恐错失良机。”
孙七性子急躁,大声嚷道:“主公,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机不可失啊!”
身材魁梧的王虎粗声说道:“主公,末将愿为先锋,定能一举破敌!”
李二则较为沉稳,拱手进言:“主公,出兵之事需谨慎规划,不可贸然行事。”
吕布满脸自信,朗声道:“主公,有我吕布在,何惧敌军,定能大获全胜!”
张辽:“主公,末将愿听从调遣,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高顺一向寡言,只是郑重地点头说道:“主公,末将随时待命。”
郝运听完众人表态后,他微微转头,看向庞统,问道:“军师,众人皆求战心切,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出兵灭刘备,同时又要防备东吴?”
庞统轻摇羽扇,略作思索后说道:“主公,刘备如今势弱,但仍不可轻视。我们可兵分两路,一路由王虎将军率领,佯攻刘备侧翼,吸引其主力。另一路由吕布将军和张辽将军带领精锐,直捣刘备中军。但出兵之时,需密切留意东吴动向。可派高顺将军率一部兵马驻守要地,以防东吴趁虚而入。”
郝运皱眉问道:“那如何确保高顺将军能及时察觉东吴的动静?”
庞统回道:“可多派探子,散布于东吴边境,一有风吹草动,立刻飞鸽传书。同时,与东吴边境的各方势力保持联系,互通消息。”
郝运又问:“若是东吴真的出兵,我们又当如何应对?”
庞统胸有成竹地说:“主公莫忧,若东吴出兵,我们可令驻守的高顺将军坚守不出,以消耗其锐气。同时,迅速调集后方兵力增援。另外,可派使者前往东吴,以和谈之名拖延其进军速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郝运点了点头,说道:“军师此计甚妙,只是这兵力调配还需仔细斟酌。”
庞统拱手道:“主公放心,臣已有计较。待我们成功打下刘备,可在荆州屯兵休整。荆州乃战略要地,进可攻东吴,退可守我方领土。届时,我们可观察东吴动向,若其内部有变,或是防守薄弱,便可从荆州出兵,直取东吴。”
郝运沉思片刻,说道:“军师所言有理,那打下刘备之后,粮草补给方面可要提前筹备。”
庞统应道:“主公考虑周全,臣会安排妥当,确保粮草充足,无后顾之忧。”
郝运的大军按照庞统的计谋,向着刘备的阵营进发。
王虎将军率领着他的部队如猛虎出山,朝着刘备阵营的侧翼猛冲过去。他们旌旗飘扬,喊杀声震耳欲聋。刘备军见状,急忙调动一部分兵力前去抵御。
与此同时,吕布和张辽将军率领的主力部队趁着敌军分兵的时机,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直扑刘备军的核心防线。吕布挥舞着方天画戟,身先士卒,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张辽则指挥着士兵们紧密配合,保持着整齐的阵型,稳步推进。
刘备军中的将士们虽然拼死抵抗,但在郝运军强大的攻势下,渐渐显得力不从心。战场上硝烟弥漫,刀光剑影交错。
王虎的部队在侧翼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他们勇猛无畏,让刘备军难以分身。
在主力部队这边,吕布的勇猛和张辽的指挥相得益彰。士兵们士气高昂,一步步地突破着刘备军的防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军的防线开始出现缺口,士兵们开始出现恐慌和混乱。郝运军抓住机会,迅速扩大优势。
刘备战败后,在残兵败将的护卫下,仓惶逃至一处荒凉的山谷。他发髻散乱,战袍破碎,满脸血污,身形佝偻,哪还有往日的英雄气概。
他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喃喃自语道:“吾一生立志兴复汉室,奈何今日落得如此下场。吾有负百姓之望,有负将士们的信任呐!”
身旁的将士们皆垂头丧气,沉默不语。
刘备惨然一笑,悲声道:“吾之败,乃吾无能所致。二弟、三弟,大哥对不起你们,未能实现当初的誓言。”
说着,他抽出佩剑,欲自刎谢罪。
就在这时,一名忠心的将士冲上前,死死抱住刘备的手臂,哭喊道:“主公,不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刘备泪流满面,嘶声喊道:“吾已无颜面对天下人,让吾去吧!”
然而,众人纷纷跪地,齐声高呼:“主公,吾等愿誓死追随,定能东山再起!”
刘备望着这些不离不弃的部下,手中的剑缓缓落下,他仰天悲呼:“天不助我刘备,可吾不能负了尔等!”
当刘备战败的消息传到东吴,整个东吴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
孙权坐在王座上,脸色阴沉,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身旁的谋士们神色紧张,气氛凝重。
鲁肃急切地说道:“主公,刘备此次大败,对我们东吴极为不利。如今我们实力已弱,若郝运趁机来攻,恐怕难以抵御。”
张昭忧心忡忡地摇头道:“局势危急,切不可贸然行动,稍有差池,东吴便危在旦夕。”
吕蒙上前一步,大声说:“主公,不如派使者与郝运求和,或能保东吴一时平安。”
陆逊坚决反对:“主公,求和非长久之计。郝运野心勃勃,求和只会让他轻视东吴,当加强军备,严阵以待。”
孙权听着众人的话,沉思良久,缓缓说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东吴如今处境艰难。先观察郝运动向,再做定夺。”
在东吴的市井里,百姓们人心惶惶。街头巷尾,人们聚在一起,满脸愁容。
“听说刘备败了,东吴可怎么办?”一位老者唉声叹气。
“只希望东吴的军队能守住,别让战火殃及我们。”一个年轻人忧心道。
酒馆中,人们也是议论纷纷。
“东吴如今势弱,未来不知会怎样。”
“祈求上苍保佑东吴度过此劫。”
郝运合兵一处,于荆州整顿军备,准备挥师东进,直取东吴。此地乃战略要冲,北通中原,东连东吴,地势险要,资源丰富。
郝运站在荆州城楼上,俯瞰着自己的大军,心中壮志满怀。他目光坚定,望着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东吴的土地在自己脚下。
此时,他的身旁谋士庞统说道:“主公,此次东进,当谨慎行事。东吴虽势不如前,但仍不可小觑。”
郝运微微点头,说道:“吾深知此理,但如今时机已到,若能一举拿下东吴,便可成就大业。”
晚上孙尚香急匆匆地赶来,还未站定便急切说道:“夫君,求您暂且息兵,莫要攻打东吴。”
郝运微微皱眉,沉声道:“夫人,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军已做好万全准备,怎能轻易罢手?”
孙尚香眼中含泪,说道:“夫君,你我夫妻一场,难道你就忍心看着东吴生灵涂炭,让我娘家陷入绝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郝运目光中闪过一丝犹豫,但仍说道:“夫人,这是天下之争,我若此时收手,如何面对手下将士?又如何成就大业?”
孙尚香深吸一口气,紧紧拉住郝运的衣袖,说道:“夫君,大业可徐徐图之,但战火一起,多少无辜生命将消逝。就算你得了东吴,却失了民心,又有何意义?”
郝运沉默良久,长叹一声道:“夫人,此事让我再好好想想。”
郝运沉思片刻,说道:“夫人,若东吴愿交出兵权,俯首称臣,我自会善待他们,保其百姓安宁。”
孙尚香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忙道:“夫君此言当真?”
郝运郑重地点点头:“夫人,我既已开口,自然算数。但此事还需东吴尽快做出决断。”
孙尚香赶紧说道:“好,妾身这就回去修书一封劝说兄长。”
在东吴的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众人已经乱了分寸。
“主公,郝运势大,我们难以与之抗衡,不如投降,还能保一方平安。”一位大臣急切地说道。
“哼!投降?我东吴岂有不战而降之理!”另一位大臣怒目而视,坚决反对。
“战?拿什么战?如今我们兵力不足,粮草匮乏,这一战必败无疑!”投降派的大臣高声反驳。
“我东吴将士向来英勇,怎可未战先怯!就算战死沙场,也不能丢了东吴的尊严!”主战派的大臣毫不退让。
“尊严能当饭吃吗?一旦开战,百姓遭殃,东吴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若投降,我们将永远沦为他人的附庸,子孙后代都要背负耻辱!”
“够了!都别吵了!”孙权怒拍桌子,脸色铁青,“你们各执一词,让我如何决断!”
正在这时,一名侍卫快步走进朝堂,双手呈上一封信,说道:“主公,孙郡主派人送来此信。”
孙权眉头紧蹙,伸手接过信,随后缓缓展开信纸:
“ 大哥:
见字如面,泪已潸然。如今这局势,犹如狂风骤雨,东吴已在生死边缘摇摇欲坠。小妹每每念及,心如刀绞。
郝运之军,气势如虹,来势汹汹,东吴实难与之抗衡。战火若燃,硝烟弥漫,无辜百姓将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那一幕幕凄惨景象,小妹不敢去想,却又忍不住去想。
大哥,小妹深知东吴的尊严重于泰山,可百姓的安宁更是重于一切啊!郝运已向小妹承诺,若东吴主动归附,他定会善待东吴,不让百姓受苦,不让东吴蒙羞。他亦知晓战争带来的无尽苦痛,愿为这天下苍生谋一份太平。
大哥,小妹自幼与您一同长大,深知您的抱负与担当。可如今,为了东吴的父老乡亲,为了这片我们深爱的土地能够免受战火摧残,小妹恳请大哥放下执念,深思熟虑。莫要为了一时之气,让东吴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小妹孙尚香 ”
看完信,孙权如遭重击,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喃喃自语道:“难道,真的要……”
短暂的沉默后,孙权像是用尽全身力气一般,缓缓说道:“罢了,为了东吴百姓,为了这一方安宁,吾愿归附。”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主公,不可啊!东吴怎能如此轻易低头!”一位老臣痛心疾首地喊道。
“可若不如此,又能怎样?难道真要让百姓遭受战火之苦?”另一位大臣满脸无奈。
“我们还可以一战,未必会输!”有将领仍不愿放弃。
“战?拿什么战?这不过是飞蛾扑火!”反对的声音也毫不示弱……
公元 223 年,郝运成功收服东吴。东吴之地,旌旗飘扬,百姓们在忐忑与期待中,迎来了新的统治。
郝运高坐于东吴朝堂之上,孙权及各大臣皆神色复杂地立于堂下。
郝运目光平和,缓缓说道:“孙公,过往之事,不必再提。今东吴归服,吾定当信守承诺,保东吴安宁。”
孙权微微躬身,语气略显低沉:“多谢郝将军。”
郝运接着道:“孙公治理东吴多年,颇有功绩,今后仍可管理东吴事务,吾信孙公之能。”
堂下大臣们面面相觑,有人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有人则仍心有疑虑。
郝运扫视众人,朗声道:“诸位皆为东吴之栋梁,过往各为其主,今当同心协力,共创太平盛世。”
孙权抬头,眼中多了几分坚定:“愿听郝将军差遣。”
郝运微笑点头:“如此甚好,东吴之繁荣,指日可待。”
深夜,房间内烛光摇曳。
孙尚香轻步走到郝运身前,盈盈下拜,眼含感激地说道:“夫君,今日之事,多亏有你,方能让东吴百姓免受战火之苦,妾身感激不尽。”
郝运赶忙扶起孙尚香,满眼怜惜地说道:“夫人莫要如此,你我夫妻,本就该相互扶持,我又怎能不顾及你的感受。”
孙尚香抬头,望着郝运的眼睛,深情地说:“夫君如此厚爱,妾身无以为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郝运轻抚孙尚香的秀发,温柔地说道:“夫人言重了,只要你安好,我便心安。”
孙尚香依偎在郝运怀中,轻声说道:“得夫如此,妾身此生足矣。”
郝运紧紧拥着孙尚香,在她耳边低语:“我会一直护着你,”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一位大臣出列,拱手进言道:“主公,如今您先收服川渝之地,后又将东吴纳入囊中,势力大增,当顺应天命,称帝以正名分。”
话音刚落,名叫李严的大臣也附和道:“是啊主公,如今您兵强马壮,正是称帝的好时机。”
然而,郝运却神色严肃,缓缓说道:“称帝之事,不宜操之过急。天下尚未一统,仍有诸多强敌环伺。此时应当整兵秣马,厉兵以待,为最后的决战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