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从待宰羔羊到破茧成蝶》最新章节。
在那阳光依然明媚,却不知暗藏危机的一天,柳静雯的命运被彻底改写。李华敏姐弟像两个带着伪善面具的猎人,盯上了她这只懵懂的猎物。起初,他们的热情好似春日暖阳,话语里满是对美好未来的描绘,让柳静雯毫无防备地踏入了这场噩梦。
随后的日子,就像一场荒诞又恐怖的闹剧。李华敏姐弟拽着柳静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那些他们口中所谓充满机遇的“工作室”,每一个都像是隐藏在繁华都市背后张着血盆大口的陷阱。一路上,柳静雯满心疑惑,可那姐弟俩不容置疑的态度,让她来不及细想,就被带入了这个可怕的世界。
在这场疯狂的“旅程”中,柳静雯结识了一群同样命运凄惨的人。他们来自天南海北,身份背景犹如天上繁星,各有不同,却都被命运无情地捉弄,汇聚到了这个好似深渊的地方。
那位曾经在工作岗位上威风八面的退休干部,往昔在会议室里指点江山,决策着重要事务,下属们对他毕恭毕敬。如今,本该在宁静的午后,坐在摇椅上,看着孙辈嬉笑玩耍,享受含饴弄孙的惬意晚年。可传销组织用那如梦幻泡影般的财富承诺,像一把钩子,勾起了他心底深处对金钱的渴望。他以为自己抓住了人生再次辉煌的尾巴,殊不知,这只是陷入黑暗的开端。
还有那些普普通通的百姓,每日在生活的重压下苦苦支撑。清晨,在菜市场为了几毛钱与小贩讨价还价;夜晚,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狭小的出租屋。他们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摸爬滚打,生活的困境让他们对任何改变命运的机会都充满渴望。于是,当传销组织天花乱坠的谎言传来,他们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头扎进这个看似满是希望,实则是绝望深渊的陷阱。
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人民教师,曾经站在三尺讲台上,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手中的粉笔书写着知识的篇章,培育着祖国的花朵。他们本应受到学生的尊敬,家长的信任。然而,传销组织那些似是而非的话术,像一阵妖风,吹迷了他们的双眼,让他们在这场骗局中迷失了方向,忘记了曾经的教育初心。
那个大字不识的放牛娃,在广袤无垠的田野间长大,每天与蓝天白云、牛羊为伴。他的世界单纯而质朴,心中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无限憧憬。他渴望走出这片田野,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传销组织利用了他这份单纯的渴望,将他骗入其中,让他在虚幻的梦想里越陷越深。
开公司的大老板,在商场中历经无数次的谈判、竞争,见过大风大浪,本以为自己练就了一双能看穿一切的火眼金睛。可面对传销组织精心策划的阴谋,他却像一个毫无经验的新手,轻易地就被蒙蔽,多年打拼积累下来的心血,就这样拱手送人,多年的努力化为泡影。
而那些负债累累的欠款者,在债务的深渊中苦苦挣扎,每一个夜晚都被噩梦纠缠,害怕接到催债的电话。他们试图在这里找到翻身的机会,可没想到,这只是从一个泥沼踏入了更深的泥沼,债务的枷锁越勒越紧。
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汇聚在一起,乍一看,场面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断,仿佛是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可实际上,他们都陷入了传销组织精心编织的牢笼。每个人都在这虚假的繁华中,逐渐失去自我,就像被抽去灵魂的木偶,被传销组织操控着,一步步走向深渊。
柳静雯和这些一同陷入困境的“同学们”,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所谓“成功人士”。这些人就像从好莱坞走出来的演技精湛的演员,说起话来满嘴行话。他们在台上口若悬河,大谈宏观调控、暗箱操作,那些专业术语从他们口中说出,就好像他们真的站在世界经济的顶端,掌控着国家经济的命脉,在幕后翻云覆雨。他们吹嘘着,只要投资,就能一本万利,仿佛财富就像路边的石头,随手就能捡到。那描绘出的虚幻图景,让那些被欲望蒙蔽双眼的人,深信不疑,仿佛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他们日复一日地在不同的“工作室”接受洗脑。那些“成功人士”为了达到目的,可谓煞费苦心。他们就像狡猾的猎人,采用步步为营的策略。先是抛出金钱的诱饵,用巨额财富的承诺,像投下一块香喷喷的肥肉,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贪婪。接着,详细讲解所谓的藏宝图、五级三晋奖金制度,那些复杂的图表和术语,就像一团浓厚的迷雾,将人们笼罩其中,让他们在迷茫中逐渐失去判断能力,分不清东南西北。
他们还故意断章取义、歪曲国家政策,把黑的说成白的,坚称这是国家支持的合法项目。为了让人们深信不疑,还许下一系列荒谬至极的承诺。说只要先交5500元,申购一份,预订入行工号,只要有一张身份证,发展三条线出局,就可以拿着这个工号进行二次对接。他们说得轻松随意,仿佛一切都易如反掌。比如,成功出局后,本人可以凭借这个工号去从商,在他们的描述里,商场的残酷竞争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简单,商业成功轻而易举。甚至还声称自己的孩子可以上党校,经过党校培训后,就能空降某省县副县长级别的职务从政,如此离谱的说法,他们却讲得有板有眼,好像官场的晋升真的可以被他们随意操控,让那些涉世未深或者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傻傻地相信了这些鬼话。
他们把胡编乱造、断章取义的文章和刻意剪辑的视频当作铁证,在众人面前夸大其词地描绘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在诱导着柳静雯等人,让他们一步一步相信这是具有政治性、合法性、安全性和持久性的国家政策,从而心甘情愿地抓住这个所谓的“机会”,做着早日实现财富自由的美梦。殊不知,等待他们的只有更深的陷阱,每一个承诺,每一个谎言,都像是一根无形却坚韧的绳索,紧紧地勒住人们的脖颈,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这些牵强附会的理由,在柳静雯看来荒谬至极。每次听到,她都忍不住在心里暗笑,笑这些人的愚蠢,也笑自己的轻信。而其中两个所谓成功人士的故事,更是像一道闪电,让柳静雯彻底确定自己深陷传销组织的泥潭。
刘小鹏,那个来自内蒙大草原的放牛娃。他身形瘦高,站在人群中就像一棵挺拔的白杨,本应带着草原赋予的质朴与纯真,可在传销组织的熏染下,却变得无比浮夸。他身上随意套着一件精致的黑色皮夹克,里面搭着一件灰色毛衣,衣角随性地塞进修身牛仔裤里,刻意营造出一种成功人士的假象。手腕上那块限量版机械表,在他举手投足间闪烁着冷硬的光,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的不凡。可柳静雯却知道,这不过是他内心空虚的外在表现。与人交谈时,他妙语连珠,时不时抛出个让人捧腹大笑的段子,笑起来露出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亲和力十足。可当他的目光不经意扫过旁人时,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慢,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优越感,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十分反感。他毫不掩饰地将豪车钥匙和几本房产证重重地拍在桌子上,那张扬的姿态,仿佛在向全世界炫耀他所谓的“成功”,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欺骗他人的基础上,就像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看似华丽,实则不堪一击。
据刘小鹏自己讲述,他的前半生,生活比黄连还要苦涩。六七岁时,父母离婚,他就像一个被丢弃的玩具,成了无人要的累赘。父亲狠心将他送给草原上一个没有儿女的老汉。老汉并没有珍惜这份上天赐予的礼物,反而把这个弱小无助的孩子当成了免费劳动力,让他去放牛。草原上的人家,牛群数量至少五六十头,一个小孩子根本看不过来。他几乎每天都在打骂声中度过,有时一连好几天都吃不上饭,饿极了就只能去偷点野菜,或者偷偷吃喂牛的豆饼。那些悲惨的日子,就像一道道伤疤,刻在了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十五六岁时,他的母亲幡然醒悟,回到草原将他带走,送他去读书。然而,多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的内心充满了自卑与叛逆,对学习提不起丝毫兴趣。于是,他早早踏入社会打工,餐厅服务员、洗车工等各种底层工作他都做过。直到二十五六岁,他坐火车去湖城谋生的路上,听推荐人说起这个所谓的“机会”。他心想,反正都是去打工讨生活,做什么都一样,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于是,他拿出多年辛苦攒下的积蓄,投资了这个项目。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如今的他在云南、成都、张家界等地都购置了房产。他拿起桌子上的房产证,打开给大家展示,又掏出身份证让大家对照,那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他的故事,就像一个精心编造的童话,看似美好,却漏洞百出。柳静雯在心里暗暗想,他的房产说不定是租来的,这些不过是骗人的把戏。
另一位是来自安徽的胡大娘,如今已经七十五岁高龄。从外表看,她就是一个十足的农村泼妇。她往那儿一站,浑身就透着一股泼辣劲儿。身材矮胖,水桶腰像是被岁月硬生生塞了两圈棉花,显得格外臃肿。粗短的脖子上坠着几层褶子,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脸盘子又大又圆,两腮的肉随着说话的节奏一颤一颤的,就像挂着两坨软乎乎的面团。一头花白色的银发随意地梳着,几缕碎发肆意地翘着,仿佛荒地里疯长的野草,没有丝毫打理的痕迹。她那双混浊的眼睛常常瞪得滚圆,眼珠子像是随时都会从眼眶里蹦出来,透着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疯狂。
“你们都给我听好了!我这样的老太婆都能把这事儿做成,你们一个个年轻聪明的帅哥靓妹,难道还不如我?”胡大娘扯着嗓子喊道,那声音尖锐刺耳,仿佛要穿透每个人的耳膜,在房间里回荡,让人耳朵生疼。“我可是地地道道的农村老娘们,大字不识一个。以前,我就是个名副其实的泼妇。我投资这个行业,在我们家是最后一个。我儿子第一个做的,然后是我闺女,我妹子和几个外甥。他们做的时候特意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告诉我,怕我把事儿搞砸了。他们一出去就好几个月不回家,我心里纳闷,打电话发信息他们都只字不提。我就威胁我女儿,你要是不说你在哪儿干啥,我就不给你看孩子。这一闹,我儿女怕了,就给我买了票,让我过来。刚开始,我就说,你们这是骗人的,是犯法的,把他们臭骂了一顿。我儿子说,‘妈呀,我给你买票,你回去吧’。我说你们和我一起回去。我儿子说他做的是合法的大事业,是赚大钱的正经事!这事是国家政策,还得保密,你这么一闹,知道的人多了,咱们挣钱的机会就少了。之所以不告诉你,不让你知道,就是怕你像现在这样闹。”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儿女的不满和对这个传销组织的盲目信任,就像一个被洗脑的信徒,坚定不移地相信着那些荒谬的言论。
“我就纳闷了,那你给我讲讲,我听明白了就行啦。于是,我儿子给我讲了一天,又带我听了三节课,我不闹了,直接交钱就干。这么好的机会我可不能错过。就这样干了六年了,我的脾气还改了不少。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大家庭,大家都和和气气、好言好语的,就我一个人大声叫嚷,怪不好意思的。现在就嗓门大,哈哈哈。你们就放心干,别听那些流言蜚语,他们说咱们这是传销,其实都是嫉妒咱们!他们没本事,就想把咱们拉下水。你们要是信了他们的鬼话,那就是傻到家了!”她停下来喝了一口水,接着信誓旦旦地说,“这几天的课听了,视频也看了,我基本了解了。仔细分析分析,这能和传销一样吗?我敢用我七十五岁的命打赌:要是这是坏事,是传销的话,我出门就被车撞死!”她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颗疯狂的子弹,冲击着人们的理智,让那些本来就摇摆不定的人,更加陷入迷茫与困惑之中。
柳静雯在一旁听着,心里不禁感叹,这真是个十足的泼妇!他们为了拉人头,简直不择手段,连自己都能这样诅咒,对待外人更是心狠手辣。回想起李华春、杨欣欣等人,他们所谓的热情和友善,不过是伪装出来的假象,根本没有丝毫真情实感。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骗钱。他们专门在网上以网恋交友、找工作的名义,像撒网捕鱼一样,忽悠诸多不明真相的男男女女前来,将他们发展成为自己的下线。柳静雯此时心里已经完全明白,只恨自己当初太傻太天真,轻易就相信了他们的谎言,就像一只愚蠢的飞蛾,扑向了那看似光明,实则是致命的火焰。
但事已至此,为了自己能安全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她只能佯装听话、乖巧,无论去谁家,怎么去,听什么,她都不再多问一句,还假装很开心、很认真地配合着。她的每一个笑容,每一个点头,都是在表演,都是在为自己争取时间。她知道,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只有小心翼翼,才能不引起猎人的注意,才有机会找到逃脱的缝隙。这样一来,李华敏等人也渐渐放松了对她的警惕,不再紧紧盯着她。不过,只要一提到钱,柳静雯就哭穷,说自己“没有”。因为之前和李华春聊天时,她就一直诉说自己生活的不易,一个人打工,要交房租,还要给女儿出抚养费,手头实在没有存款。她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暂时稳住这些人,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寻找逃离这个传销组织的办法。
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柳静雯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她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被洗脑,变得麻木不仁,心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但她从未放弃过希望,她在黑暗中等待着,等待着那一丝曙光的出现,等待着逃离这个噩梦的那一刻。她相信,总有一天,她会重获自由,将这些传销组织的罪行公之于众,让更多的人不再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