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第96章 处罚(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最新章节。

“你自己好好看看,这些年,你究竟都做了些什么?

自你投效我李家以来,朕待你如何,你心知肚明。

李唐皇室对你的恩泽,非但未能换来你的忠心耿耿,反而干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

你,就是这样报答李唐皇室的吗?你的所作所为,对得起朕的信任,对得起这满朝文武的期待,对得起天下苍生的仰望吗?”

李世民的声音在空旷的御书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让人无法回避,更无法反驳。

此刻的张亮,除了跪伏在地,颤抖着双手去拾起奏折,看到里面的内容之后额头上的汗都流了下来。

他双膝跪地,神色凄然,声音中满是悔不当初的哀求:

“陛下,微臣一时失足,铸成千古大错,恳请陛下念及微臣往昔微末之功,

赐下一线生机,让微臣得以戴罪立功,赎此滔天之罪。”

李世民闻言,龙颜大怒,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痛心:

“你让朕如何慈悲?那些无辜孩童的亡魂,那些因你之手而饱受折磨的孩子,又该如何安息?

更不用说,你暗中培养的影卫,手上沾染的鲜血,桩桩件件,皆是叛国之行,与谋逆何异?

张亮,你的命运早已注定,非是朕不近人情,实则是天理难容。

你且静候发落,接受应有的惩罚吧。”

张亮闻李世民之言,面色骤变,双腿似灌铅般沉重,终是不支,缓缓跪倒在地,身躯因震惊与绝望而颤抖。

李世民凝视着他那颓然之态,眼中闪过一抹决绝,沉声喝道:

“侍卫何在?速将此贼押入天牢,严加看管!”

话音未落,两名甲胄鲜明的侍卫应声而入,如同两道冷冽的寒风,不由分说地将张亮架起,

拖出了这金碧辉煌的御书房,只留下一串沉重的脚步声回荡在空旷的殿内。

李世民转而望向李夜,眼中多了几分信任与期待,缓缓言道:

“夜儿,接下来便看你的了。朕命你即刻领兵,将一切涉案之人一网打尽,切勿遗漏。

至于张亮那府邸连同其家中不义之财,皆归你所有,以彰你此次功劳。”

李夜闻言,躬身行礼,声音坚定而有力:

“臣李夜,定不负陛下所托!张亮府邸臣可以修整一下,作为那些孩子们的学堂和宿舍。

那些稚嫩的孩童若能早些安顿妥当,他们的心绪亦能更早地归于宁静与安定之中。

恰逢秦将军此刻正悠居我府,闲暇之余,若能由他亲自引领这些孩子习练几招几式,不仅强身健体,更可磨砺意志。

而我,亦会为他们精心挑选几位博学多才的教书先生,教他们读书。”

李世民闻言,温和一笑,道:“夜儿你初至长安,人脉尚浅,寻人一事或有不便。

不妨交由我来安排,我会与长孙无忌商议,让他协助于你,确保此事周全。”

李夜闻言,眸中闪过一丝感激,轻轻颔首,语带温馨:“如此甚好,有长孙大人相助,此事定能圆满。”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秦天穿越到唐朝,拜神道袁天罡为师,一直在山上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重,秦天下山穷游行医,却机缘巧合之下被兵头头牛大毛绑进长安,成为了长孙皇后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从此便开始了自己在大唐的鬼混之旅。漫漫长生路,他曾经历了贞观时期的万国来朝,也曾目睹了盛唐帝国的崛起。他曾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也曾是压得武则天喘不过气的第一权臣。他曾鲜衣怒马、对酒当歌,也曾借酒消愁
天命在我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关于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王厚穿越三国,成为袁绍帐下第一毒士。他给袁绍献毒计十二策,十八路诸侯会盟,灭董卓,屯冀州,威震天下!官渡大战,他谏言毒计上中下三策,灭曹操,诛刘表,袁绍志大才疏,认为王厚毒计太毒,冀州之大,无他容身之地,逼得他投奔曹操帐下。此时,曹操正值赤壁大战前夕,面对袁绍二十万兵马,天崩开局。他在曹操帐下,屡献毒计!曹操军中爆发瘟疫,何解?王厚献计:用投石车投放到敌方阵营
隐居的鱼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一觉醒来,人在东汉末年,战火纷飞。黄巾贼作乱时期。本以为能遇到召唤闪电的仙师张角,谁知开局偶遇的是徐州牧刘备刘玄德。三言两语,便要拜我为军师?如此抬爱,那这被张飞必丢的徐州,我替你守了!区区三姓家奴吕布,本军师温酒便可斩杀之!
小小肖肖
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
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
++++主角二人组非完全工具人,有隐形任务。新媒体人徐爱和历史系毕业的闺蜜罗玉华商议着合作一档讲述历史的聊天节目。结果却因风格搞笑,野史正史一起来,天马行空的内容,被万界系统盯上了……而与此同时,万界客栈也因此打开,华夏历史上那些老祖宗们纷纷收到了邀请。那身长玉立,叫人一见便瞪大了眼睛的美男祖龙嬴政。中世纪最强碳基生物,爱哭鼻子的东半球话事人李世民。太祖长拳舞的虎虎生威的赵匡胤带着他那,驾车技术
金小鲤
大明第一能臣
大明第一能臣
关于大明第一能臣:李洪意外重生洪武初年,这时候,朱标还建在,朱元璋还不喜欢杀人。但身为后世之人,李洪知道,那一日终究会来。于是,他常劝身边的人赶紧辞官归乡。“诸位,辞官归乡吧,皇帝要杀人了,保命要紧啊。”“大明的官,狗都不做!”
万里天和